片刻之后,谯献之来了。
“明公。”谯献之二话不说,躬身长揖。
庾亮将背于身后的手放了下来,道:“君何须如此?”
谯献之直起身来,道:“伏闻太子殿下加元服、正储位,德彰九州,器蕴山河。此非独天授之姿,亦赖明公以元舅之尊加以训导。某虽愚钝,亦知神器有归,则大梁可兴。明公总戎方镇,威德遐被,他日殿下御极,明公必如尚父佐周、萧曹辅汉,使九鼎重安、八表清晏,故当受此礼。”
庾亮深吸一口气,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君过誉矣。”
庾怡站在一旁,悄悄看了眼庾亮。
元规不是毫无城府之人,但依然可以看出他心下大喜。
实在是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又太过巨大,便是积年老吏也难以自持,何况元规?他本来就不是特别沉得住气的性子。
“且请入内。”庾亮点了点头,又朝小史吩咐道:“煮茶。”
小史领命而去。
三人遂分次落座。
庾亮沉默片刻,道:“君来得正好。天使携诏而至,令天下士人云集汴梁论道。汝为蜀中名士,可入京也。”
“敢问所论何道?莫非晋阳论道那般?”谯献之略加思索便问道。
“非也。”庾亮摇了摇头,随后吩咐庾怡将王衍所书,再由邵勋、王惠风修改得面目全非的文章递了过去。
谯献之疑惑地接过一看:《露华问对》。
第一篇《问道》就是一段对话——
上问:“夫道生万物,万物岂无道迹?”
丞相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