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曰:“可测海气潮信,能辨斗杓方位,凭此泛槎绝域,货殖百万。”
上拊掌曰:“大哉道术!竟能致用若斯。”
这……这是什么神书?
刘孝对体悟大道的妙用不感兴趣,他也不懂玄学,但对所谓的“近道”感兴趣,因为真有好处啊。
难道琅琊王氏能当三公、丞相,真是祖坟选得好?靠观星象来定祖坟,好像有这种说法。另外,真可以靠观星象来预测海上天气、潮信,乃至定位,远航绝域?
他不懂航海,但觉得似有几分道理。如果真能如此,“货殖百万”都说少了。
“感兴趣?”邵勖问道。
“正是。”刘孝也不装了,立刻点头道。
“此乃《露华问对》,假托今上与丞相对谈,写了很多体悟大道的事情。”邵勖说道:“黄头。”
邵恭遂将书递给刘孝。
刘孝小心翼翼接过,翻看第一篇。
第一篇《问道》可谓开宗明义,道生万物,万物之中又隐藏着道的蛛丝马迹,谓之“道迹”。
大道难寻,但揪着这些道迹,或许可以更接近道,兴许有一天运气好,积累够了,就得道了。
昔年神农尝百草,就是追寻道迹。
神农可能最终没有得道,但他也不无所得,寿元一百二十载,远远超过普通人。
刘孝不知道神农是不是真活了一百二十年,但这么有名的人物,应该是真的吧?
寿元长,这可真是极其现实甚至弥足珍贵的好处了。
哪个人不想活得长?上到公卿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想长命。
或许,今后很多人会去研究百草乃至捕杀灵龟,寻找道的蛛丝马迹——总不会有人去研究人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