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说说笑笑,好像在走亲戚一般——呃,他们本来就是亲戚。
“大姑竟然也要伴驾随行?”风中隐隐传来声音,那是楚王妃祖氏在说话。
“是啊,我要随阿娘去趟平原。”邵福说道:“六妹也会跟着一起去。”
祖氏闻言有些羡慕,但似乎注意着什么,没说话。
楚王邵珪站在一旁,脸上没甚表情。
陈逵心下暗哂,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性子。天子又不是没给过你机会,自己没把握住怪得了谁?
看到楚王,陈逵又想起了诸皇子中最年长的齐王。
齐王璋开过年来都二十九岁了,可谓成也长子,败也长子。
作为庶长子,他年岁最长,历练最多,最先进入天子考察的眼帘,本身能力其实不算差,且随着历练的增多,本事渐长。
但他也败在这个长子身份上,原因无他,天子二十岁那年有的这个孩子,若天子再活十来年,齐王都四十多岁了,不太可能再接掌帝位。
年龄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再者,家事处置不好,已然失了机会,不足为虑。
听闻齐王前阵子又被派到青州去了,依然是青州观察使,兼领东莱太守,东宫上下只是稍稍盯着这人,已然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比起齐王,楚王曾经的机会稍稍大那么一些,而今也烟消云散。
“大妹何日去汴梁?”楚王珪突然问道。
“就这几日吧,兄长要和我一起走么?”邵福问道。
“就一起走吧。”邵珪沉默片刻,说道。
“好。”邵福向停在门前的马车走去,嘴里说道:“年后我要去襄阳小住一段时日,五月回,兄长要去么?”
邵珪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
他往返于南阳、襄阳间很多次,那边的每一条河流他都仔细考察过,开挖了很多陂池,清淤了不少河道,还把一些破败不堪的河浦重新修缮了一遍。
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干的脏活、苦活,奈何父亲看不到啊。上个月甚至还把王府右常侍段辽父子给诱捕了,宾客悉数抓走,一一审问。
他眼里大概只有太子、燕王和赵王吧?而今或许又多了个汉王。
邵珪收拾心情,摇了摇头,道:“襄阳比刚拿下来那会好了不少,景色更是秀丽,大妹去那边小住应是不错的,我就不去了。”
邵福不以为意,道:“那就算了,二兄你好好在家休养。”
说罢,行了一礼,登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