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占官(2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023 字 2天前

哪有那么多时间读圣贤经典?所以考起试来错误不少的。

但这个姬瑜实在太猛,他不怎么游山玩水,也没有庄园需要打理,可杂学其实学得不少,曾经和人辩论自古以来的乐章,滔滔不绝,把人怼得哑口无言。

太学生去洛阳西苑行猎,驰马奔射,这厮无一缺席。

在高都县任博士带学生,时不时让学习好的人领读,自己和当地结识的胡人去山中打猎。

就这么“荒废”学业,他还是这么能考!

我能说什么?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不过好在试通五经就已经到头了,不然真的头大。这项制度,还大有改进的余地,红利都让前面几批的人占去了。

“卿明年试经么?”邵勋问道。

“自是要试通五经的。”姬瑜回道。

一旁的汴梁度支都尉司马温毅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脸上满是佩服。

他入的是汴梁国子学,还是半道入的,目前试通三经,得授正八品文职武官。

而这个入学名额,是他父亲在秦州讨平叛乱,建立军功后得到的——温毅乃温峤庶子,今年十九岁,母河内毕氏。

对他而言,通三经已经是不得了的成绩了,明年通四经毫无把握,盖因其日常处理运兵事务,忙得脚不沾地,下直后或假日还有各种游艺交际,根本没时间准备。

他相信姬瑜一样很忙,但这人就能挤出时间温习典籍,还有信心试通五经,真是牲口。

不过没关系,他和姬瑜走的不是一条道。

“温卿明年可要试经?”邵勋不再问姬瑜了,转而看向温毅。

“臣会试经。”能不能过是一回事,考还是要考的,最关键的是不能让陛下看轻。

“不错。”邵勋说道:“朕静候佳音。”

温毅心下一紧,完了。

陛下这么说搞不好到时候要看他的卷子,若是错题太多,可就难看了。罢了,得好好温习下功课了。

“太学、国子学每两年试经一次,为国输送贤才。少则二三十,多则六七十,已不容小视。”邵勋说道:“你等平日里大可相聚,传授下经验。同一年试通的,自有一份交情,可多多来往,结为志同道合之士,可明白?”

“是。”二人齐声应道。

总算明白今天召见他们的目的了,合着是要他们笼络太学、国子学出身的官员,互相亲近啊。一旦形成规模和习惯,兴许以后攀谈起来,就不再纯以地域、家世论官了,因为他们身上还多了另一层标签:太学、国子学。

姬瑜还是比较聪明的,他顺着这个思路往下一想,顿时将天子的路数明白了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