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经营(2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512 字 2天前

他没有问左长直卫为什么杀性这么重,原因是明摆着的,掠夺财货、女子、牲畜。他让人把消息传给左骁骑卫的带队军将后,便向庾亮行礼告辞了。

看着队伍远去的背影,庾亮更加烦躁了,却不是为什么吴公、赵王,而是为方才提到的事情。

他的想法和邵雍一样,府兵劫掠成性,一杀就收不住手。你派人去阻止,他们心里还怨你,难得有发财的机会,你居然拦我?

另外,他隐隐发现,只要入了府兵这个体系,不管你原来是什么样,最终都是一个鸟样。

左长直卫府兵中固然有很多关东人,但关西人乃至杂胡军士也不少,他们奉命出征时,面对氐羌、匈奴可一点都不手软——当然如果汉人造反,他们同样不会手软。

仿佛他们天生为了军功、杀戮而生,对功转、官位、土地的渴望无与伦比,再加上要自备粮械,出征后军纪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即便你尽力约束了。

天子有诏,屠灭作乱之人后,于安定、略阳二郡交界处置祖厉龙骧府,自并州招募一千二百府兵余丁徙镇。

庾亮估摸着,天下大概已有十一二万府兵了,将来会不会鼓动着朝廷向外扩张,以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比起太学、国子学,武人对官爵的渴望更让人忧心。

或许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个以武功为进身之阶的群体对天下风气的改造。

对,就是改造。

最离谱的是,庾亮发现一小部分士人居然开始书写歌颂军功、边塞的诗赋,这股尚武的风气一旦刮起来,真的让人无所适从。

置身于这股大潮之中,个人的力量真的太渺小了。

******

六月十五,庾亮回到了长安。

五月麦收之后,相当一部分田地已种上了黍豆,郁郁葱葱,煞为养眼。

这是长安附近最好的田地,绝大部分都分给了世兵,成为了军田。

城墙之外,铁匠铺连绵不绝,大部分是最近半年新设的。

老铁匠被迫多招了不少徒弟,日夜不停地打制器械,为战争做着准备。

听闻河西郡那边有牧人放羊时,羊蹄子不小心刨出了石炭,土人用来引火,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