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他们离去之后,邵勋令王羲之将问对记录整理存档。
三月初十,邵勋又巡视雍州诸郡,督促他们加紧转运资粮,期间收到了三子念柳从高昌送来的信。
这次来的还是李兆。
今年年初,他的从兄李颙请辞灵洲令之职,要重回赵王府,让邵勋十分欣赏,直接任命他为新设立的伊吾郡太守。这会其人应在江夏,据说留二子在老家,自携妻妾及二子西行高昌,定居于彼处。
李兆来回奔走,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不过精神头却很不错,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殿下于高昌铸银币,首批二万枚,布告各处,令官民限期换新钱。截至正月底,已换得杂碎银、域外钱币千余两。”
“不错。”邵勋点头道:“念柳准备花多少时日停换旧钱?”
“最晚到今年年底。”李兆说道:“臣出发前,舍人慕容恪领兵巡视街面,抓获了三名擅毁龟币之人。”
“怎么毁的?”邵勋问道。
“买卖时差点钱,便将龟币一剪为二,官府直接将其锁拿,杖十。”
“念柳这个机灵劲是真不错。”邵勋忍不住赞道。
当然,他很清楚,高昌这种地方人都聚在少数几个地方,买卖的场所更是十分单一,比较好管理。如果换成大梁朝,那就比较麻烦了。
“铜钱铸了吗?”邵勋又问道。
“已新铸五千余贯。”
“慢慢来吧。”邵勋说道:“金满、蒲类二镇戍兵,还需时日招募。三月间会发一批,计一千四百人。”
李兆听了有些失望。
这都多久了,才招募了千四百人,真的太慢了。
“陛下,其实——”李兆看了邵勋一眼,犹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