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劲的产品没完工,自然没有相应的价格,但它给出过预估,加上单套模具开发的2000万左右,还有相应的厂房改造,最终单台压铸机的采购价格会在1.1亿左右。
这种「左右」的意思就是不会左到哪里,右却没准有很大空间。
现在嘛,杜耀杰的说法是到时给打个8折,也算一定程度上的返点了。
碳矽集团的这笔支出没有对资方隐瞒,也自然招来相关询问。
章苏阳接受了俞总的解释,问了个问题:「俞总,你们到底需要多少台压铸机?」
「我们至少需要两台。」俞兴对这个还是门清的,「我们目前的产线其实一台就够,它规划的是去掉维护时间,一天能有800-900件,但实际产能需要考虑模具更换丶良品率波动的因素,估计只能有理论上的六七成,但对碳矽集团初期也行了。」
「另外一台是冗馀配置,免得突发故障直接让产线停工,这一块预估的采购大概在2.5亿左右。」
章苏阳思索一会后问道:「俞总,这个预算是不少的,我看碳矽集团今年有不少的投资计划,力劲这边是1500万美元,智波公司是有1000万美元,还有铝基新材料又是1000万美元……这样花钱如流水,B轮的资金能不能顶住?」
俞兴真心实意的说道:「章总,撑船划到一半了,顶不住也要顶啊。」
章苏阳对这种回答说不上满意,但也只能接受。
俞兴结束这通电话,忍不住对秘书摇头道:「我估计IDG现在的感觉和我是一样一样的,力劲这笔投资太超预期,它那边是各种超出规划时间了。」
但他没等秘书回答就自我和解了,也毕竟是全球前沿,力劲那套消化技术和不同体系的回答也是极其充分的理由。
俞兴喝了一杯茶,抽了两支烟,稍微烦闷的思绪从研发预期上转到移动网际网路又转到过山峰,自己这边不能只承压,更要把压力转到别的地方。
他重新喊来秘书,询问隔壁私活检测的情况。
测试车间已经构建完毕,甚至还直接拿大众的车进行了部分的台架测试。
「俞总,一切正常。」章阳煦知道这是老板帮朋友的忙,积极的答道,「没什麽问题。」
俞兴重复了一句:「一切正常?」
章阳煦连连点头。
俞兴要的是「不正常」,他让秘书调出测试数据,大众用于机器测试的数据和它官宣的是一样的。
这次不是汽油车,就是使用的柴油车。
俞兴心里颇觉惊异,还是凑巧?凑巧没抽查到存在造假问题的车型?
他放下手里的数据,点头表示对这桩私活完成的赞许。
抽查测不出问题,那就直接来一波普查了。
俞兴把情况告诉刘琬英,心里还没琢磨两天这件事,两则相似的消息通知到他的面前。
郭川打了通电话,通报了空气悬挂的研发节点——已经通过台架试验来进行性能验证,总体表现不错,但出现一个气囊褶皱处应力集中问题,而这方面打算通过优化硫化工艺来提升强度。
简单说,空气悬挂的原型机出来了。
俞兴因此高兴的心情在听到智波公司苏永强的汇报之后更为高涨——智波公司完成雷达原型机制造,验证了关键性能指标,而这就解决了量产工艺瓶颈。
同样的,它的原型机也存在缺点,路测显示探测距离仅70米,主要是因为射频晶片输出功率不足,后面会针对性解决。
郭川:我来组成空气悬挂。
苏永强:我来组成毫米波雷达。
俞兴多日来凝重的心情终于获得缓解,研发好啊,该投资啊,都是好兄弟啊。
他左想右想,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分享这份喜悦。
最终,俞兴给同行发了消息,俺们这边的毫米波雷达有进度,你们可以去找国外供应商谈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