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扶持(1 / 2)

第424章 扶持

微视是今年六月上线,如今十月的数据一亮相,着实让业界刮起一股风暴。

尤其是还有国外Vine丶Ins的参照,难免就让大家浮现类似的念头,莫非又是一款明星级的APP闪亮登场?

以及,俞兴之前在节目上的论断也被翻出来,颇有打脸之意。

企鹅的微聊压不住阿里的微信,是不是反而又寻找到更新的增长方向?

这也是业界的一个讨论。

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新浪微博最先给出反应,依旧是自己成功的经验,发动明星丶网红拍摄短视频的内容,希望能够提高「秒拍」对用户在新内容上面的心智占领。

甚至,俞兴的微博都收到了私信,一方面是常规的邀请,另一方面明显是人工的口吻,劝说他不要再使用竞品微视。

俞兴注意到私信,但没有回覆,不过,相较于「微视」,企鹅没那麽引人注意的动作确实让它和碳矽数据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业界还在讨论微视的成绩,企鹅已经悄然上线了另外两款新APP。

一款是「企鹅Wifi管家」,一款是「全民K歌」,前者对标「Wifi万能钥匙」,后者对标「一起K歌」。

碳矽数据如今的软体矩阵只剩下3款APP,随着企鹅这两款的出炉,再加上它原本就有的「企鹅新闻」,两家公司在移动网际网路领域出现了极其直接的竞争。

业界没太注意到这种对标,碳矽数据内部的讨论就比较多了。

俞兴参会,聆听了大家的想法。

相当一部分的情绪还是很有压力的。

这两年只看企鹅和阿里对峙的热闹,真正正面碰见,对方还是那个网际网路的巨头。

「葛总,你一直没说话,你什麽想法?」俞兴留意会议室里众人的表现,挑了个已经主要负责MusVid的葛智杰。

葛智杰满不在乎的说道:「我没什麽想法,来呗,要竞争就来呗,微信又不是没遇见过。」

他随即又补了句:「大不了,我再被卖去阿里一次!」

会议室里瞬间浮现笑声。

葛智杰是微信时期的技术总监,当初随着公司卖到阿里,然后又跳槽来了碳矽数据,他说这样的话,着实逗趣。

「葛总说得对。」俞兴顺着大家的笑声也笑道,「我看有人觉得企鹅又来搞对标,颇有些愤愤不平,但这也没什麽,市场就在那里。」

市场就在那里,没道理只能碳矽数据来做,而不让企鹅做。

俞兴看到不少人点头,继续说道:「不过嘛,我是不想再把葛总卖给阿里一次了,现在的情况也和我们做微信那会不同,企鹅的这两款竞品都是挑战者,我们已经占据很多的优势,而且,企鹅的资源分配也是个问题,它又要维持与微信的竞争,又想打造微视这样新的内容平台,真正能催动多少力量是很难说的。」

这一点细化展开,包括今年发挥很大力量的预装渠道,萝卜坑都已经被占满了,企鹅的新软体是拿不到类似资源的。

俞兴给予了必要的信心鼓舞,最后也把话往回拉了拉,说道:「移动网际网路发展很快,我们凭藉这样的势头获得不少的优势,但是,那些PC时代的公司们现在也慢慢回神了,企鹅这次的对标可能不是一时的,有可能是长期竞争的开始,咱们也要有这种心理上的准备。」

他看向今年主导了碳矽数据算法变革的杨震原,笑道:「好在,杨总他们以技术来驱动营收的尝试有很大的成效,这是咱们可以进行长期竞争的基础。」

俞兴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但算法优化的成果还是很惊人的。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最新热点通过「算法推荐+信息流GG」的模式让GG收入接近了工资丶伺服器等运营成本,而按照这种趋势,这个季度必然能实现盈亏平衡。

淘宝那边正提出来「千人千面」的移动网际网路新形式,碳矽数据这边类似的模式已经有了走向成熟的趋势。

Q2接近平衡,Q3必然平衡,再加上Q4的增长,这极可能让碳矽数据在今年就实现一定的盈利。

公司可以实现良性的造血,这是俞兴做微信时都没做到的事情。

事实上,过去十多年从PC到移动网际网路,如果碳矽数据今年实现盈利,那就是国内首个通过纯信息流GG而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

移动网际网路的新形式让过去无法实现的商业化路径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俞兴相信,只要今年继续获得验证,届时与资方沟通就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商业模式的完整构建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扩张。

以及,这种技术上的打磨将会继续为短视频方向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碳矽数据的会议结束,杨震原单独留了下来。

「杨总,有什麽要交代的?」俞兴注意到慢吞吞的杨震原,笑着询问这位技术大拿,「不会是不放心我,担心我把你们卖了换钱造车吧?」

杨震原听着这话,忍不住笑道:「俞总,你也不能怪我们这麽想,你有这样的前科啊。」

碳矽数据就在碳矽集团旁边,员工们有时候会自我调侃,觉得自家就像是个随时能用的大血包。

他聊了几句,有些犹疑的说出不方便公开聊的事情:「俞总,我想让你再给我们一些支持。」

「支持?行啊。」俞兴有些惊奇,但毫不犹豫的说道,「研发预算不够?今年需要追加?」

杨震原摇摇头:「不是资金方面,是我想从百度再挖几个人,他们都很出色。」

他自己就是去年从百度跳槽过来的网页搜索副总监,而最早过来的翟逸飞同样是百度出身。

杨震原刚做出来一些成绩,其实是有些顾忌的,担心这样的提法会不会让俞总觉得太成派系,但左想右想还是觉得把决定权交给俞总自己。

俞兴笑道:「可以啊,杨总,有人才愿意过来是好事,唔,你是想我出面还是怎麽样?这有什麽不好说的?」

杨震原心里松了一口气,没有解释顾虑,而是郑重的说道:「俞总,我是希望你能重视的,至少有一位是想你亲自见见,他是百度搜索部的主任架构师朱文佳,在那边主要负责的是搜寻引擎的技术架构,能力特别强,像百度的搜索排序模型就是他带人做出来的。」

俞兴思考着这话,问道:「排序模型?就是搜索结果的关联性?」

杨震原露出笑容:「俞总,你当初要是不学医,来学计算机,也一定能当个出色的程式设计师,就是这个意思,我和他聊过最新热点的技术和需求,他在深度学习模型上面也很有造诣,碳矽数据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这其实就提出了搜索的要求,我们是一定要做这一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