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资本主义发芽了(3)
韩维没有等太久,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有人带着一个微胖的中年商贾,到了韩维面前。
这商贾见到韩维,端坐于上,坊中公事李筑小心翼翼的伺候在旁,当即一个机灵,就长身作揖,拜道:「白身李二虎,见过相公!」
在大宋,见到不知道来历的文官喊相公,武官喊太尉,总是没错的。
韩维见着李二虎,没有多说什麽,只是道:「员外请坐!」
礼数倒是客气了许多。
这是因为韩维知道,大宋天下,任何生意能做大的,背后必有靠山。
没有靠山荫庇,再多的钱,也只是别人嘴里的肥肉。
甚至,钱越多,死的越快!
这也是东南诸路的富商,拼命的培养子弟甚至是同乡读书的缘故。
钱,没有用!
一个小吏就足以破家灭门。
只有在朝中有人,才能保住富贵!
地方州郡,尚且如此,汴京就更是这般了。
大宋立国百五十年有馀,汴京三十六正店,换了不下数十次主人。
可,站在这些正店背后的人,一直是皇亲国戚!
也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豺狼环伺的汴京城里,护得住那些日进斗金的正店买卖。
自然,韩维知道,眼前之人的背后,必然站着某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面对天龙人的白手套,韩维自然是有一点礼数的。
当然,也就一点而已。
在大宋朝,没有几个家族比颍昌韩氏更加显赫。
李二虎听了韩维的话,就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
自得了吕惠卿看用,这几个月来,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靠着泉州吕家的威权,他的布匹,不止卖去了北边,还卖去了福建。
甚至,从泉州港出海,销到了那海外诸国。
背靠着吕惠卿,也没什麽人敢找他的麻烦。
作为熙宁变法时的护法善神,吕惠卿的利益,外人休说染指了,是碰也不敢碰。
而且,吕惠卿虽然敌人多,但朋友也多。
两浙路的陈睦丶广南西路的吕嘉问,都与吕惠卿相善。
自然也会照顾吕惠卿的马仔。
于是,广西的苎麻丶两浙路的廉价生丝,源源不断而来。
同时,熙河的棉花,进京后他也第一时间知道,并总是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扑买下来。
有着充足的原料供给丶庞大的销售市场,加上朝廷保底的七成市价收购。
李二虎的买卖,如同烈火烹油,一日旺过一日。
于是,他每日醒来,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大!
买更多的太母车,收购更多的苎麻丶生丝丶棉花,雇更多的人!
于是这个一年前,被岳父逼着,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咬着牙来到这安节坊里开设纺织作坊的小商贾。
如今,竟也是穿上了锦袍,戴上了幞头,骑上了高头大马,也住进了月租上百贯的大院子。
还给母亲和妻子,雇了婢女丶健妇。
正所谓富养气,贵养体。
如今的李二虎,也蜕去了当初的江湖气,说话也开始文绉绉了。
各种礼仪丶仪式,也都开始学习。
他甚至去汴京学府那边看过房子——然后就灰溜溜的跑出来了。
买不起,根本买不起!
最小户型,都要十万贯一套。
相当于他如今的全副身家!
但,他那些钱是他的吗?
贵人的荫庇,从来不是免费的。
十万贯,他能留下两万贯,都算是贵人看得起他。
韩维扫了一眼李二虎,见他虽看着谦卑,实则毫不慌张,心中的判断就更清楚了。
便道:「老夫途径安节坊,见坊中妇人数千,颇为好奇,便登门打探……从李公事处得知,员外乃是这安节坊中的奢遮人物,故而冒昧请员外移步至此,乃是欲讨教员外几句,还请员外勿要怪罪!」
李二虎拱手道:「好说!好说!」
「相公但有所问,白身定是知无不言!」
「如此……」韩维颔首道:「老夫便先谢过员外了!」
便先从一些基本的问题开始问起。
譬如坊场中妇人如此之多,若遇歹人怎麽办?
若有伤风败俗者,又当如何?
在这些问题后,韩维开始慢慢深入,询问起坊中妇人,工钱多少?织布所需的原料从何处来?坊场内如何管理?
李二虎,一一据实相告。
他也不敢隐瞒——因为,随着问询,李二虎知道,这老人怕不是汴京城里顶尖的贵人!
不比他的靠山差!
这等人物,休说是问他几个问题了。
便是与他伸手,叫他交出自己的产业,李二虎也只能双手奉上。
最多,赶紧派人去通知熙河的吕相公!
叫相公主持公道!
舍此之外,他多一句怨言,都是得罪!
得罪了这样的贵人,随便寻个罪名,便能枷送沙门岛。
所以,等韩维问完,李二虎便主动邀请『乞相公移步白身鄙场』。
韩维见他如此乖巧丶诚实,顿时也起了爱材之心,只是顾忌其背后之人,才没有声张。
但也点头答允了对方的邀请,跟着李二虎,在李筑以及随行的元随们簇拥下,到了那李二虎的李氏纺纱场内,看了一遍。
……
福宁殿,赵煦听着石得一的奏报,双手轻轻摩挲着。
等石得一汇报完毕,赵煦就笑了起来:「有趣!有趣!」
「韩相公,竟去了吕相公家的坊场?」
韩氏昆仲和吕惠卿,那可是仇家。
哪怕,韩绛表面上和吕惠卿和好了。
可……
那是演给别人看的!
私底下,吕惠卿的生辰,见过韩家人登门道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