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各施手段
在好莱坞,演员的竞争对手不仅是其他经纪公司的人,还包括同一家经纪公司的那些所谓同事这一点其实全世界也差不多,比如国内华亿的签约女明星,虽然是同一家公司的「姐妹」,但撕起来绝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手软。
资源就那麽多,你不撕不耍些手段,怎麽能拿到资源?
威廉莫斯经纪公司WMA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经纪公司之一,成立于1898年,总部位于洛杉矶贝弗利山,以代理影视巨星和行业创新着称。
虽然最近这些年被CAA挤兑的不轻,挖走了不少大牌,但毕竟是曾经的王者,旗下的签约明星仍然是非常多的。
娜塔莉-波特曼的职业生涯长期与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绑定,她13岁因《这个杀手不太冷》成名时,已由WMA代理。
该公司通过严格的资源整合助力其后续与吕克·贝松丶迈克·尼科尔斯等导演合作。
可以说,娜塔莉-波特曼的成名之路,完全是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一手策划的,是公司的自己人。
哪怕公司对于她的母亲雪莉·史蒂文斯插手她的经纪事物有所不满,但无论如何,对于公司来说,娜塔莉-波特曼算是公司的「亲女儿」。
相比于娜塔莉-波特曼,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伊娃-格林,算是最近这两年上升势头比较明显的女星。
只不过,伊娃-格林不是公司的嫡系,她是来好莱坞发展才签约的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
公司对于两人的发展路线,其实是有些伤脑筋的,因为两人都算是文艺咖出身,都想在文艺片领域有所成就。
但这样做的话,两人的发展路线就重叠了。
于是,对于伊娃-格林,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团队制定了新的发展路线,走性感路线,接商业大片。
说穿了,就是放弃文艺领域的发展,走花瓶路线,这也算是快速成名的一个方式,又能跟娜塔莉-波特曼有所区别,不必相互抢资源。
对于文艺咖来说,大都有一个获奖证明自己的执念。
所以,伊娃-格林对于经纪公司为她打造的路线,是有所不满的。
她曾不止一次的跟经纪人抱怨,再这麽下去,全世界都会把她当成性感花瓶,而忘了她曾经也是个文艺女星,也是有所追求的。
接拍了《007:大战皇家赌场》,成为了新的「邦女郎」后,她的经纪人很高兴,自己带的艺人很可能就要火了。
但伊娃-格林却并没有太兴奋,她知道,只要自己打上了「邦女郎」的标签,「性感花瓶」就再也摆脱不掉了。
这对于有志于在文艺片领域有所发展的法国女星来说,是很悲哀的事。
试想,哪个导演会找被打上「性感」标签的女星来演文艺电影呢?
就像查理兹塞隆,为了摆脱「花瓶」的标签,不惜自毁形象,扮丑演了个变态的连环女杀手。
伊娃-格林自问,是没办法跟查理兹塞隆学的,她肯定自己没有那麽大的决心一一自毁形象特别是扮丑,不是每个女星都能做到的,也很难做到。
伊娃-格林都准备放弃了,然后,让她想不到的是,机会天降。
以文艺片名震全球的大导演曹阳,给她发了试镜通知。
虽然试镜的电影是个重拍片,是冒险游乐项目改编的电影,不算是文艺片,但能跟曹阳扯上关系,还怕没有文艺片拍吗?
在试镜的前几天,伊娃-格林把那部失败的《加勒比海盗》看了很多遍,又把曹阳拍的所有电影都看了几遍,包括几部华语电影,就是想多做准备。
曹阳的电影看的越多,伊娃-格林就越佩服。
作为一个文艺咖,她能明显看得出来,曹阳前期的电影,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对女演员的调教,简直是匪夷所思。
跟这样的导演合作拍摄文艺片,大概是每个女演员的梦想。
「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伊娃-格林知道,即使她被打上「性感」的标签,只要曹阳导演愿意,分分钟就能让她成为新的文艺女神。
「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娜塔莉-波特曼对自己的母亲说道。
她目光坚定,说话的语气极其认真,这次的试镜绝对不容有失。
「你想让我怎麽做?」
雪莉-史蒂文斯问道。
她很了解自己的女儿,这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只要下定决心想要做的事,一定会想方设法做到。
作为母亲,有这样的孩子她很自豪,但有时候也很头疼。
「我从迪士尼打探到的消息,曹阳导演一共就发出两份试镜邀请,还都是威廉莫斯的人。」
娜塔莉-波特曼目光炯炯,对自己的母亲说道:
「另一个被邀请的人早就有了发展路线,是公司为她量身打造的,她在那条路线最近发展的挺好,没必要跟我去竞争这个角色。」
雪莉-史蒂文斯听明白了女儿的意思,这是想让自己发动关系,从公司内部阻止伊娃-格林去试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