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庄当时还在北影厂,并且正处在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一一那时候他刚接到禁导十年的书面通知没多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田冒险给王晓帅提供拍摄设备,要知道当时胶片摄像机属严格管控资源,更何况他还刚被禁导,不说人人踩一脚,但日子绝对不好过。
除此之外,老田还私下安排自己的灯光师丶录音师给王晓帅,又介绍了香江的投资人,帮助王晓帅制作《冬春的日子》。
然而,由于当时《冬春的日子》绕过了国营厂的制片体系,违反了电影管理条例,又违规参加了国外的电影节,王晓帅继老田之后,喜提禁导套餐。
王晓帅还不只是喜提禁导套餐,同时被吊销了导演资格5年,他也成为国内首位被公开吊销了导演资格的电影人。
在王晓帅被禁止导演资格期间,生活那是相当拮据,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是老田通过非公开渠道,为其介绍GG拍摄工作维持生计。
到了2000年,王晓帅筹拍《十七岁的单车》时,老田再一次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把农民工与城市少年的冲突具象成一辆自行车,让道具成为叙事发动机」,这句话就是老田给王晓帅的剧本的建议,也成了电影所有矛盾的核心。
并且,老田再次给王晓帅引荐了香江的资金,虽然最终没谈成,但跟弯弯那边却谈成了,让《十七岁的单车》有了投资。
除此之外,《十七岁的单车》拍摄期间,王晓帅在京城取景遭到了驱逐,拍摄胶片被扣留等问题,全是老由帮忙解决的。
还有电影的主演李斌因为逃课拍摄电影,被学校做了退学处分,又是老田出面,以北电名义发函称「教学实践」,让李斌的学校撤销了处分。
王晓帅当时在柏林电影节接受采访时说过,没有田老师兜底,这片子早死在胡同里了。
与贾章可和王晓帅相似,娄耶和路学常也同样得到过田庄庄的帮助。
这也是当初老司徒把由庄庄介绍给曹阳的原因。
别看老司徒经常大骂老田,但对老田的办事能力,他还是相当放心的,毕竟老田对文艺片导演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
在国内文艺电影圈,至少在当时那个年代,说夸张点,老由就类似于「救世主」的存在。
只要你拍的是文艺片,只要你的剧本能得到老田的认可,就算你不是北电的,也一样会得到老田的帮助。
就事论事,侯可明对于老田其实还是蛮佩服的。
「听说《宿醉》只有3000万的投资?」
侯可明问道。
「没错,3000万的预算,北美那边根据这两个星期的票房走势,做了最新的预测,好几个权威机构都认为,《宿醉》在北美的票房,能冲上2.5亿。」
老田笑呵呵的说道。
随后像是想起了什麽,又补充了一句,「美元。」
侯可明很想翻白眼或撇嘴,但这不符合他的身份,就没做这些出格的举动。
「青影厂投了吗?」
老侯问道,同时心里忍不住感叹,谁能想到30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居然能在北美拿到2.5亿美元的票房?
换算过来,这是多少?将近20亿人民币!
就这还只是北美的票房,还没计算全球票房呢。
若是按照经验,北美的2.5亿美元票房,全球怎麽着也能有4.5亿美元左右的票房。
这就是超过30亿人民币的票房了。
要知道去年国内的总票房也就40亿多点。
「投了,因为是曹阳主导的电影,青影厂按照惯例,就跟着投了一点,不算多。」
这次说话的是坐在侯可明右边的谢晓静,他是学校的副院长,又是青影厂的厂长。
老田看了自己的老同学一眼,撇了撇嘴,他跟谢晓静都是78级导演系的学生,是同班同学。
「他呀,就是看《宿醉》是一部没有思想内涵的喜剧片,才投了一点的,白白浪费了这麽好的赚钱机会。」
老田毫不客气的说道。
随后又小声道:「还不如尽早把青影厂厂长的位置交给我,我保证青影厂能跟着赚大钱。」
侯可明和谢晓静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很滑稽的感觉。
这可是田庄庄啊,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幕后推手,文艺电影圈的核心人物,从他嘴里说出「赚钱」两个字,总觉得是对艺术的背叛。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这是老田在瑟,在开玩笑,在炫耀。
两人决定暂时不理由庄庄了。
正巧,这时央视人和京城卫视的人,跟着曹阳一块走了进来。
曹阳走在最前面,落后半步的是两个中年人,以及更后面跟着四五个不同年龄的人。
侯可明作为主人,站起来迎了上去。
来的人他认识,落后曹阳半步的,是央视的一个副台长和京城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
从来人的身份也能看得出来,两家电视台对于曹阳的纪录片,那是相当的重视。
这里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众人简单的寒暄了一下,便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怎麽的,央视的副台长跟京城电视台的副台长坐在了一起。
「王台长,你们也对曹导的纪录片有兴趣?你们打算放哪里播放?京城卫视的黄金时段,应该不会专门空出时间播放纪录片吧?如果不上星,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央视的范台长坐下后,就小声的说道,也算是提个醒吧。
嗯,没有恶意,就是这样。
「我们当然有妥善的安排,这就属于机密了,播出前,我一定亲自给范台长打电话。
?
京城电视台的王台长笑着回道。
京城电视台的王副台长按照级别来说,肯定是没有央视的范副台长高的,但京城电视台也是自带首都光环的,对央视一点也不忧。
范台长笑了笑,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