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兼副总监梁虹却没有笑,1500万的制片成本,再加上曹导名气的溢价,还有纪录片开拓性以及高质量的溢价这样一来,怎麽算都要上3000万左右了,这还肯定不是全版买断的价格。
可问题是,梁虹主管的央视纪录频道年预算仅1.5亿元,单项目超2000万需特批,没错,是报上去要特批,而不是审批。
但对于朱同的综合频道来说,2000万?3000万?毛毛雨啦,小钱而已!
看着朱同脸上的笑容,梁虹心中有些苦涩。
她这次跟着来北电,本来还抱有一丝的期望,想要把曹阳的纪录片引进记录频道的。
可现在看来,想要竞争过综合频道,简直是难如登天。
唉,朱同这人也是,你综合频道又不缺高质量的影视剧,为何偏偏就来跟自己竞争曹导的纪录片呢?
纪录片不放在记录频道,真是天大的笑话!
梁虹一时有些气闷。
与此同时,北电的几个人也在讨论《舌尖》。
他们主要讨论的是,《舌尖》究竟该不该打破北电的传统,在导演系优秀毕业作品展映上,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全天用来放映曹阳的《舌尖》。
北电的毕业作品展映,可以说是影视行业年度重要人才选拔与产业风向标活动,其运作逻辑远超普通学生成果展示,核心目的是打通新人导演以及人才的上升通道等等。
每年展映时,国内一些民营或其他电影公司,都会来到现场,挖掘人才以及购买展映上感兴趣的短片版权。
侯可明等人怕因为曹阳的《舌尖》,而让来的那些人产生对比。
哪怕只是画面上的对比,也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
因为若是看了曹阳的《舌尖》,就算是知道不能跟其他人比较,但也会不自觉的产生对比」
然后就会发现,北电的其他优秀毕业作品,不过如此。
这是下意识的对比。
最后商议决定,专门开放一个场馆,不让《舌尖》跟导演系那些毕业作品放在一起,尽量的减小影响吧。
北电导演系的几个老资格教师,不约而同的在心里产生一种想法,跟曹阳赶巧碰到了一起,也不知是这些北电的优秀毕业生的荣幸,还是不幸。
曹阳没有亲自参与跟央视还有京城电视台的谈判,这些交给北电的人去处理就好,他没必要出面干这个。
毕业作品的事情既然搞定了,曹阳也暂时松了口气。
只是暂时而已。
再过几天,也就是6月21日父亲节这天,帮助他拿到欧洲三大三金大满贯最后一块拼图的《如父如子》,就要在国内上映了。
虽然曹阳不指望这种文艺片能拿到太多的票房,但相应的宣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忙着《舌尖》时,吴奇华丶黄波与陈虹等人,已经开始宣传了。
李晓苒在拍摄小钢炮的《非诚勿扰》,最近这两天也会赶过来参加宣传。
毕竟是一部对曹阳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电影,众人的宣传还是非常卖力的。
6月19日,《如父如子》在京城举行了首映礼。
不仅场地上,在其他方面,也都做到了牌面。
就像之前说的,这部电影对曹阳,对华夏电影,都具有特殊的意思,所以,首映礼这天,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来了。
之所以是半个,剩下的那半个因为名气或名声的原因,被排除在外了。
不仅仅明星,国内电影制片厂丶影视公司的老总丶还有非常多的导演,也全都来了。
曹阳本来不想这麽高调的,现在这些表面的功夫对他来说没意义。
但不是曹阳不想高调就可以不高调的,还是差不多的意思,《如父如子》的意义不同,所以可以适当的高调一下。
嗯,毕竟还活着的欧洲三金大满贯获得者就曹阳一个,适当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展示」一下。
没毛病。
有了共识,中影和青影厂就把这次《如父如子》的首映礼往大了搞。
央视六公主进行的直播,而央视的《新闻联播》,居然也用了十几秒,播报了《如父如子》首映礼的消息。
这个可不是曹阳安排的。
也不是中影和青影厂安排的,当然,也没那麽大能量可以安排进《新闻联播》打GG。
是的。
别看主持人只说了一句:「据本台消息,获得了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如父如子》,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礼·」
但这应该也算是GG了吧?
也只有中宣等才有这个能量。
这麽一搞,前阵子的宣传就显得有些多馀了,砸再多的钱进行宣传,也不可能跟这个全方位的宣传相比较。
当曹阳得知这个消息时,他都有些懵了。
事先也没人跟他说呀,这都有点算是惊吓了,获奖时播报还好说,但首映礼还播报,真就有点吓人了。
「这阵仗有点吓人啊。」
曹阳跟侯可明感叹道。
就是侯可明过来,把曹阳拉到角落里,神秘兮兮的告诉他这个消息的。
侯可明也眼神负责的看了一眼曹阳,新闻给你打GG,这他妈传出去都没人信。
但这种似乎没人信的事,就这麽真实的发生了。
只能说,曹阳这些年对电影的贡献,再加上《如父如子》的特殊意义等多种因素结合,才会有了这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吧。
「是有点大,这种事只能说是国家对你的信任和看重吧。」
侯可明也不知道该说什麽,换成其他人,他肯定张口就是大道理,就是他的政治素养,可对曹阳,也就只能这麽说吧。
曹阳原来是不对《如父如子》的票房抱有太多希望的,毕竟现在不是前些年,那时候只要是获得了欧洲三大奖项的电影,几乎都能大卖。
若是获得了欧洲三大最高奖的电影,大卖是必然的。
这几年国内电影票房的上限刃断突破,但文艺片的票房,增长的却刃多。
有选丫的情况下,观毫还是更愿意看令自己精神愉悦的商业大片。
可新闻这麽一宣传,票房就难说了。
如今的智慧型手机还不太智能,还无法跟电视「争宠」,这年代的新闻,还是秒杀一切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