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惶恐的京师(2 / 2)

复山河 新海月1 5476 字 1天前

偶尔搞个大动作,无非是走私一些粮食和火器。

朝中从里面分好处的官员多了,边军也是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只要低调一点儿,就没啥大事。

可是现在不一样。

看在金银开道的份儿上,平常的走私案,大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涉及到刺杀当朝阁老,可没人敢帮他们遮掩。

就算找人运作,估摸着前脚刚谈妥,后脚就被人给卖了。

「蠢货!」

「仅仅只是收留住几天,难道刺客们手中的武器,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麽?

惹出这麽大的麻烦,你不赶紧去衙门投案,还跑我这边干嘛?

难道要我张家被株连九族,你才甘心!」

张侍郎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人,没想到关键时刻,就给他捅出一个大篓子。

如果参与了刺杀案,他还能高看一眼。

哪怕是在作死,最起码执行能力不错,能够把前期准备工作处理妥当。

现在这种被人当了枪使,自己还稀里糊涂的,纯粹就是蠢到了家。

「叔父,您可要救啊!」

「小侄店里收留他们,那是有人打了招呼,我着实得罪不起呀!

中年男子哭着解释道。

「来人啦,把这个蠢货捆起来,本官要亲自送他去五城兵马司!」

张侍郎冷漠的下令道。

到了现在这一步,他都自身难保,哪有馀力去管大侄子。

这种要命的事情,管是谁派人过来打招呼,也不能干。

稀里糊涂的被带进阴沟里,他这位从二品的侍郎,一样兜不住。

正在家丁们动手时,就听到外面传来的兵丁破门声。

「带上这蠢货,从密道离开!」

张侍郎果断下令道。

常年从事草原贸易,乾的就是掉脑袋的买卖,事先自然要有所准备。

本以为是在朝廷打击走私贸易时,自家被牵连出来,要用密道逃生。

万万没想到,居然因为族中出了一个蠢货,就要亡命天涯。

解释是不可能解释的,一旦落入衙门手中,光张家乾的那些破事,满门抄斩是板上钉钉。

前面想带着侄子上衙门请罪,那也只是鼓足勇气奋力一搏。

自己主动过去交代真相,和被朝廷查到自家头上,那是两个概念。

如果两位阁老没事,看在他们戴罪立功的份儿上,有一定概率保住小命。

现在朝廷的兵丁找上了门,他们就是别人的功劳。

到了狱中,少不了严刑拷打。

到时候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是真的惨。

急匆匆的逃亡,终归还是慢了一步。

刚打开密道,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就杀了进来。

勋贵系两位大佬,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遇刺,本身就是重大失职。

现在这种时候,自然要想办法补救。

如果不能尽快把凶手揪出来,包括五城兵马司在内的京中一众衙门,都要受到牵连。

「混帐东西!」

「老夫乃是朝廷从二品的大员,没有皇帝的圣旨,谁让尔等闯入的?」

看着眼前的兵丁,张侍郎故作强势的怒斥道,

按照大虞律规定,涉及到张侍郎这种朝廷大员,需要皇帝下旨才能缉拿。

怒火上头的勋贵子弟,明显顾不上这一点。

「从二品大员,那是过去的事,今天之后你就不是了。

把人带回去,严加拷问!

敢派人刺杀成国公和镇远侯,你着老匹夫是活腻了!」

青年百户当即训斥道。

「冤枉啊!」

见对方动真格的,张侍郎急忙喊冤。

天地良心,他真没有派人刺杀两位阁老。

怎奈刺客是从张家店铺中杀出来的,没有商户配合,根本无法完成潜伏。

稍微闹出点儿动静,把衙门的兵丁吸引过来,刺客团就提前覆灭了。

明明可以提前遏制的刺杀,既然在天子脚下发生,他这位侍郎就是第一嫌疑人。

「有冤,等陛下派人审问的时候,你再慢慢喊。

现在这种时候,还是老老实实跟我去狱中待着。

别奢望闹出动静,就会有同僚替你出头,

现在这种时候,大家都关门闭户,唯恐惹祸上身。」

青年百户忍不住嘲讽道。

现在知道喊冤,早干嘛去了。

哪怕真不知情,御下不严,同样是要承担责任的。

牵扯到这种案件中,哪怕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也能带着张侍郎一家共赴黄泉。

深夜,养心殿。

「陛下,该休息了!」

徐忠恩上前提醒道。

「朕睡不着,刺杀案调查到了哪一步?」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自从收到两位阁老遇刺的消息,他就坐立不安,总感觉要出事。

「陛下,案件正在调查中。

锦衣卫丶东厂丶五城兵马司丶顺天府丶刑部等京中衙门,全部都行动了起来。

就连京营也动了起来,封锁了京中各门,现在是许进不许出。」

徐忠恩的回答,让永宁帝的眉头越发紧皱,

京中相关衙门行动起来,没什麽好说的。

发生这种大案,他们如果不动,那才有问题。

关键是京营的调动,没有他的圣旨和调兵虎符,下面的人居然敢擅自行动。

哪怕真要调动,最起码也该先过来请示一下他。

作为一名通情达理的皇帝,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肯定不会拒绝,

偏偏连请示的程序都没有,京营就先行动了起来。

明显在那帮勋贵系将领眼中,他这皇帝的圣旨已经可有可无,远不及景国良和李原遇刺案重要典型的皇权衰落信号。

一般只会发生在王朝末年,权臣把持朝政的时候。

「京营。」

「哼!」

「罢了,随他们去吧。

让东厂和锦衣卫悠着点儿,把调查权让给那帮勋贵!」

冷喝一声之后,恢复理性的永宁帝,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心。

自己派系老大老二同时遇刺,一众勋贵们正在火头上,明显不是与之计较的时候。

硬碰不行,那就索性退让一步。

背过一次黑锅,他可不想再来第二次。

万一折腾出了动静,让勋贵把怀疑的目光投入到他身上,可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