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棘手差事都能左右逢源 四面讨好?(五千字章)
巴彦格日顺举起了手弩,对准了台上的林十三。
与此同时,三十多名秃鹰会成员纷纷从裕中掏出了短刀,爬上斗法台。
好在林十三早有准备。他早就料定阎浩这妖道会狗急跳墙。故提前安排五百保安镇兵换上便服混入人群。
恰好,巴彦格日顺身边站着一名保安镇兵。
那保安镇兵眼疾手快。不等巴彦格日顺扣下手弩悬刀,镇兵便抬起手抓住了手弩,向上一抬。
弩箭射向了天空中。
孙越大吼一声:「有刺客!保护林大宗主!」
法台上的三十多名仙宗护法道士纷纷脱下了行动不便的道袍,露出里面穿着的铠甲。他们的法刀其实就是北镇抚司校尉所配的腰刀。
有道是一甲顶十弩。身着铠甲的北司校尉,对付一群未着甲仅带短刀的秃鹰会刺客,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人群中的南司暗桩丶保安镇兵也不断爬上斗法台。人数是秃鹰会成员的十倍不止。
阎浩走了几十年的江湖,当即发现保护林十三的那些人个个身材高大,腮帮子努着,太阳穴鼓着,都是练家子。
这妖道发现苗头不对,连忙下了法台准备趁乱开溜。
阎浩不知道的是,林十三在斗法台周围埋伏这麽多人,并非只为保护他自己。那些人还有一个任务,那便是活捉阎妖道。
孙越拉响了一支穿云箭。
斗法台附近密林里埋伏的一千五百保安镇兵在镇监张云的带领下,朝着斗法台这边狂奔而来。
简直就是天罗地网!
林十三高声下令:「不要误伤百姓!」
斗法台下的百姓已经乱作一团,四散而逃,
斗法台上则是打作了一团。不过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一来林十三一方人数占绝对优势,
二来林十三的人大部分袍内藏甲。
这一遭林十三不用跟南行寻鹿时一般九死一生。他稳坐仙人座,有条不紊的发布着命令:「护卫队击杀刺客!缉拿队立即拿下阎浩!」
阎浩溜下斗法台,想要脚底板抹油。想得美!
郑百户带着十个南司暗桩,五十名保安镇兵组成了缉拿队。从始至终紧盯着阎妖道。
郑百户一马当先,一个饿虎扑食将阎浩压在了身下。
他心中暗喜:嘿嘿,这下立了头功。再也用不着一气儿切十斤瘦肉臊子丶十斤肥肉臊子了!
等老子回了京,一定得打听明白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上官定下了这麽一套要弄人的接头暗号。
不及一刻,秃鹰会成员们要麽被斩杀,要麽被活捉。
阎浩也被生擒。
不过斗法台周围百姓太多,不少百姓因慌乱逃走发生了踩踏。死了十几个。
林十三站在斗法台上高呼:「诸位道友,不要乱!刺客已经都伏法了!」
百姓们哪管这个?一哄而散,宛如一群漫无目的逃窜的蚁,可怜又无助。
郑百户押着阎浩走到了林十三面前。
林十三道:「阎浩,我给你下了半个月的饵,你今日可算是上钩了!」
阎浩大呼:「你们是哪个衙门的?领旷县知县是我拜把兄弟。宣府的州县官,有九成都跟我交情颇深。」
林十三冷笑一声:「所谓交情颇深,指的是他们拿过你的银子吧?呵,在下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林十三。」
阎浩皱眉:「锦衣卫?锦衣卫怎麽管起边关神棍的小事来了?」
阎浩其实并不知自己成了严党整沈炼的工具,沈炼之事又关系到朝中势力在边镇的角力。
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皇家缇骑来西北捉他这个小萝卜头干啥。
就在此时,监军张云率领一千五百保安镇兵赶到了斗法台。
林十三朝着张云一拱手:「张公公辛苦。」
张云急切的问:「阎浩抓到了嘛?」
林十三用手一指阎浩:「此人便是那妖道。」
张云如释重负:「天佑忠臣!这下沈炼那王八蛋有救了!他天天在镇监府后衙给菜地喂大粪,
弄的整个镇监府一股大粪味儿。也该走了。」
林十三道:「此地不宜久留。请张公公护送我们去保安州。」
张云颌首:「弟兄们,急行军归镇!」
保安镇兵急行军,护着林十三等人一路向南而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堂堂宣大总督府本就养了不少耳目?
翌日清晨。巡按路楷急匆匆的闯进了杨顺的卧房。
两个扬州瘦马刚伺候完杨顺的晨操,帮着他洗身穿袍呢。
路楷快步走到他面前:「杨部堂,可出大事了!林十三昨夜把阎浩给抓了!」
杨顺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惊喜:「啊?不愧是皇爷近臣,阁老小阁老的座上宾啊!这林十三的确有几分手腕。」
「咱们抓阎浩抓了三个月,连这妖道的毛都没捞着一根。林十三来宣府仅仅半个月,就将他擒获?」
「我得请他正经喝一顿酒!」
路楷哭笑不得:「杨部堂,林十三抓住阎浩后没进城!由保安镇兵护卫,去了保安州!保安州那可是阉宦的地盘。阉宦一直在保沈炼!」
「若不是保安镇监张云一直护着沈炼。咱们还用参他嘛?早就让他死于『鞑靶斥候」之手了。」
杨顺皱眉:「你是说林十三要帮沈炼?不能啊。前日小阁老来信还顺嘴提了一句,说林十三是自家人要我好好交往呢!」
路楷道:「我的杨部堂,知人知面不知心。把阎浩掐在咱们自己手中才是正经。」
杨顺问:「你刚才说,保安镇兵护着林十三去了保安州?
3
路楷忙不迭点头:「对!保安镇兵无宣大总督的调兵手令,竟到了宣府城附近。这是犯了军规大忌的!」
杨顺怒道:「反了他们了!立即点一万宣府兵,咱们去保安州要人!」
且说林十三等人风尘仆仆,赶回保安州。
林十三对张云说:「你立即帮我们准备快马。我们带着阎妖道回京。」
张云额首:「我这就去准备。」说完张云转身离去。
孙越忙不迭拍上了马屁:「师父,您老真是神机妙算。跟诸葛孔明丶刘伯温似的.....
一旁的张伯不以为然:「胖徒孙,你师父手里掐着的是一块烫手山芋。若将阎浩带回京,帮沈炼洗脱了冤屈。严家自此会视你师父为仇敌!」
「皇爷用严家用的顺手,至少三五年内严家的权势会依旧鼎盛。得罪了严家,你师父的前程也就毁了。」」
林十三听了这话愁眉不展。片刻后他自言道:「做官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官途前程吧?为了官途前程丢了自己的良心,那我跟朝廷里那些衣冠禽兽何异?」
片刻之后,张云走了进来。
张云道:「林老弟,你们走不了了。」
林十三惊论:「杨顺的人赶到保安州了?不能这麽快吧?」
张云微微摇头:「不是杨顺。刚才下面人给了我一张京城来的飞鸽传书,我二师伯吕公公给了你一道令。」
说完张云将一张字条递给了林十三。
林十三接过一看,纸条上写着「边镇之事应于边镇解决,切勿将阎浩带回京城。活捉阎浩后于保安州就地审问」。
林十三心中然:舅舅这是在给我出难题呢。宣大是杨顺的地盘。带着阎浩留在保安州?虽说保安镇兵听命于张云。可宣大总督毕竟是镇兵的统帅啊。迟早阎浩会落入杨顺之手。
与此同时,一名斥候禀报:「报!禀张公公,杨顺杨总督带一万宣府兵南行,似乎要来保安州张伯习惯性的去授胡须,然而下巴却已空空如也。他尴尬一笑后说:「得,抢人的来了。」
不得不说张云这人够仗义。他高声道:「先不管了!我先去命人关闭保安城九门,阻止杨顺进城。你们抓紧审问阎浩,拿到替沈炼脱罪的供词!」
林十三连忙提醒:「切勿酿成明军打明军的局面。杨顺始终是保安镇兵的顶头上司,一旦起了冲突,你们就成了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