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北行宣府获四大功外加一只虫(五千字章)(1 / 2)

第138章 北行宣府获四大功外加一只虫(五千字章)

十日之后,东厂督公陈洪赶到了宣府传旨,

总督杨顺丶巡按路楷丶捉虫钦差林十三在宣府城外跪接旨意。

陈洪展开一方圣旨:「有上谕。着宣大总督杨顺全权办理沈炼勾结妖人丶通虏卖国一案。五日之内审结丶定罪丶行刑。」

「宣大巡按御史路楷举发沈炼有功,擢升正五品光禄寺少卿。」

「杨顺及林十三清除鞑靶暗桩有功。赐杨顺长子锦衣卫千户衔。」

「林十三瓦解邪道阴阳宗有功,回京后另行奖掖。」

「兵部职方司主事张四维受命勘察宣府地形,敷衍塞责,草草了事。着即降两级任用,补宣大巡按御史缺。」

「宁夏按察使王崇古精明强干,腹有韬略。着即升任大同巡抚。」

「钦此。」

这是一道耐人寻味的旨意。

如何处置沈炼,嘉靖帝交给了严党骨干杨顺来决定。这是典型的帝王甩锅术。

等若干年后要给沈炼平反时,嘉靖帝会说:沈炼非朕所杀,而是严党所杀。

杨顺这边乐不可支:嘿,我亲手替严阁老除去沈炼这个祸害,严阁老又要高看我一眼了。

路楷本是正七品御史,升为管厨子的光禄寺少卿等于连升四级。可以理解为明升暗降,但换个角度说,光禄寺少卿这个位置又是外升知府丶内调司官的跳板。

路楷早就想从言官转为实权官。这个结果让他乐不可支。

赐杨顺长子锦衣卫千户衔,只是赐衔并未让其补实缺。

张四维降两级补宣大巡按缺,这是嘉靖帝在给杨顺掺沙子,用疆臣党的小蚂蚁去制衡严党的封疆大吏。

至于升杨博的亲家王崇古为大同巡抚,这就更明显了。嘉靖帝在明面上削弱严党在宣大的势力。

林十三此次西行,为嘉靖帝立下了四件大功。

其一,擒获妖道阎浩,又向百姓揭露了阎浩的神棍本质。在不酿成民变的前提下瓦解了阴阳宗。替西北百姓除了一害。

其二,抓捕鞑靶秃鹰会头目之一的巴彦格日顺。扫除了靶人在宣大的情报网。

其三,配合沈炼,帮嘉靖帝若干年后倒严做了准备。

其四,找到了阴阳宗聚敛藏匿的三十五万两白银。这一笔巨财,已由监军太监张云带保安镇兵挖掘,秘密运入京城,用于充实内承运库。

这四件大功,随便拎出来一件都够林十三再往上升一升的。

何况是四件?

林十三甚至有些发愁:这一年来,我的升迁可以用两个字形容一一「嗖丶嗖」。

再升,恐怕会引起锦衣卫内袍泽们的嫉妒。

严嵩父子那边,亦将林十三视作了整死政敌的功臣,

林十三做到了帝丶相两面讨好。

陆炳那边并不会真的去恨林十三。舍生取义是他的至交沈炼自已选的。陆炳倒要感谢林十三,

成全了至交的选择。

唯一对林十三不满的势力便是徐党。本来徐党还想借着沈炼的事掀起政潮,全让林十三搅合了在徐党看来,是林十三导致了沈炼人头不保,也导致了他们的宣大夺权计划半途天折。

且说十日前杨顺带兵进了保安州,立即将沈炼及其二子沈衮丶三子沈褒缉拿,带回了宣府看管。

长子沈襄隔了两天才回保安州。林十三授意张云将其藏匿。并嘱咐张云,让沈襄今后隐姓埋名,躲过充军之苦。

按照大明律,里通卖国日「谋叛」。谋叛是不赦十恶之一。谋叛之人凌迟或腰斩弃市。谋叛之人的成年儿子与父同罪。

若子年幼,则判子充军。

林十三答应沈炼,尽力保全他的三个儿子,给沈家留个香火。沈衮丶沈褒落在了杨顺手中,是逃不过充军的。

林十三打算动用边关镇守太监们的势力,将充军后的沈衮丶沈褒保护起来。

他好列是内相的外甥,这点面子镇监们还是要卖他的。

至于沈裹,他在保安州一定会平安。毕竟那里是张云的地盘。

翌日午时,宣大总督衙门大堂开审沈炼主审官是杨顺。林十三和东厂督公陈洪旁听。

杨顺一拍惊堂木:「升堂!」

两名军士将沈炼押上了大堂。

杨顺怒道:「堂下何人,竟敢状告本官?」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沈炼参劾杨顺畏敌怯战,导致鞑靶人攻破应州四十堡。故杨顺说他「竟敢状告本官」。

沈炼朗声答道:「在下嘉靖十七年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同进士出身,前任锦衣卫经历官,沈炼!」

杨顺破口大骂:「沈炼,我焯你娘!你他娘一个同进士出身,被革了职的七品官,凭什麽在我宣大总督的大堂上耀武扬威?」

「哼,你不是要告我嘛?老子告诉你,今日是我审你!而非你告我!跪下!」

沈炼平静的说:「我不会给胆小鼠辈下跪!」

「杨顺,我且问你,俺答汗犯应州,应州守军凭藉武宗爷修建的城堡固守。你为何不派兵救援?」

「为帅者,见胡虏而心惊胆战。望前线而胆小如鼠。你的兵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不成?」

「再说你为官滥征民力,横徵暴敛,贪污边军军费,日日歌舞升平将朝廷的宣大总督府变成了女支院一般。你的圣贤书也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嘛?」

「你这样的朝廷虫,我难道不该参?」

陈洪冷笑一声,激将杨顺:「呵,好气魄啊。真不知道今日受审的是杨总督还是他沈炼。」

杨顺听后怒道:「左右,打碎沈炼的膝盖骨,看他跪是不跪!」

林十三连忙道:「且慢!」

杨顺转头望向林十三:「怎麽了?」

林十三道:「沈炼毕竟是我们陆大掌柜的至交。正式审讯定罪前,还是别动刑了吧。陆大掌柜若知杨部堂打碎了沈炼的膝盖骨,恐怕.....

杨顺想了想,说:「行。我给老陆个面子。横竖沈炼通敌的证据确凿,是一定会被腰斩的。今日他在大堂上愿站着就站着吧!」

陈洪半阴不阳的笑道:「哎呦。我看不是陆都督面子大,而是我们林传奉面子大。不愧是近臣中的后起之秀,红的发紫的大红人。」

陈洪的话音里带着几分醋味儿。

杨顺质问沈炼:「沈炼,该我问你的话了吧?阎浩拜你为师,与你勾结向鞑靶出卖边军情报,

可有此事?」

沈炼答:「有。」

杨顺笑道:「呵,承认就好!陈公公,此案有妖人阎浩的供词在,沈炼又亲口承认。我是否可以给他定罪?」

陈洪拿起茶碗「溜」喝了一口:「别问我啊杨总督。你是沈炼案的主审官。我只是旁听而已。怎麽定罪是你的事。」

杨顺道:「好!沈炼,看在陆都督的面子上,我不判你凌迟。」

「现审明沈炼谋叛,属十恶不救之列。判于宣府腰斩弃市。」

沈炼横眉冷对:「今日被腰斩的是我。来日被腰斩的便是你杨顺,还有严嵩丶严世蕃那对狗父子!」

杨顺阴笑:「呵,你先别急着嘴硬。我还没定完罪呢!沈炼二子丶三子已被缉拿归案。判杖责六十,充为边军苦役。」

「沈炼长子沈襄外逃。去文刑部,下海捕文书,举国缉拿!」

此言一出,沈炼色变。

林十三亦是倒吸一口凉气。

充军服苦役并不可怕,只要活着便有回旋馀地,可以托人保他们。

可怕的是杖责六十。

无论是锦衣卫的缇骑还是地方官府的衙役,在杖责的差事上都是有猫腻的。

若行刑人想收了银子,放受杖者一马,行刑人可以打得受杖者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但不伤其筋骨。

若行刑人想弄死受杖者,则可以打得受杖者皮肉无损,但五脏俱裂,一命鸣呼。

今日行杖责差事的,都是杨顺的亲兵。若他们手黑一些,别说六十杖了,十杖便可以轻易杀死两个孩童。

不多时,几名亲兵将沈衮丶沈褒押到了大堂上,按于地面。

杨顺笑道:「沈炼。若你跪我,我让亲兵下手轻一些。或许这两个孩子能留下命。」

「你若不跪,别怪我的大杖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