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工程攻坚,特种水箱送达
「化粪池容量根据使用人数重新核算,确保清掏周期合理。别怕麻烦,该修的修丶该改的改,现在修改总比以后投入使用发现有问题再修改更好……」
「公共厨房的改造是重点解决通风问题,所以得想办法排油烟,防火工作要做好,砖墙隔断这个措施很有必要,灭火器就算了,不具备这个条件……」
「社区的公共厨房要根据人口数量来定固定灶位的数量,嗯,预期使用寿命是十年到十五年,不用太久,对,什麽世纪工程!用不着,我跟你们说,就是十年到十五年。」
「对,改造必须得把自来水引入厨房,以往市民做饭还得自己带水,那不像样了。嗯,水龙头数量根据灶位来定,地面统一做防滑处理……」
钱进戴着安全帽在现场安排工作。
公共厨房的存在历史不会超过15年,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家家户户就会拥有自己的厨卫,公共厨房就会成为历史。
所以他发现建筑大队囤积好料准备在公共厨房改造上大展身手的时候,赶紧叫停。
钱魏这小胖崽满月的时候,对市内私人厨卫项目的改造差不多结束了。
钱进特意抽出个周末去抽查改造情况。
结构安全和独立自主是这个改造项目的两大重心。
一楼院内建设棚屋丶顶楼加盖平台小屋,中间楼层住户则尽量重新规划房屋布局,重走管道和电路,改造出小而实用的厨房和卫生间。
在棚屋建设中,建筑大队还是费了一些心思的。
专家团队强调基础必须夯实,所以地面要麽是原土层要麽做简易混凝土垫层,墙体采用120mm厚实心砖墙并加100mm的构造柱。
屋面则采用轻质材料,用的是当下年代常用的石棉瓦。
对于楼顶加建,则必须覆核原结构承载力,碰上老楼改造还会增设圈梁或构造柱。
钱进很清楚搞建筑的核心。
安全!
不光是工人安全,以后住户也得安全。
所以不管是哪里开工,技术组都得去对建筑主体进行结构安全评估,排除隐患。
建筑大队现在的工作盘子越来越大。
政府又给安排了水电气等工程团队来配合这个改造工程。
一些几户住一院的人家进行了电气改造,每户独立电表,这样以后可以减少纠纷。
钱进又给设置了带漏电保护的总开关,要求电路方面照明与插座回路分开,线缆采用BV铜芯线穿PVC阻燃管暗敷或明敷,让老百姓住的舒服还安全。
公共区域的电路也得整改升级。
更换老旧线路,换上新电路,并增加楼道丶厕所丶公共厨房和老楼走廊里照明灯具数量和功率。
这年头国内没有声控灯,都是街道统一控制开关的总线路。
政府民生部门会给不同季节安排不同的开关灯时间,街道统一开灯丶统一关灯。
管理简单,但是电力浪费问题严重。
但是声控灯已经出现了,五十年代就出现在国外市场上,只是到现在也没有成为公共区域用灯的主流。
这东西其实不难。
钱进继续买资料抄原理,直接送到了海滨市国营灯具厂,开始试生产这款可以由声音控制的节能灯……
随着改造结束,好些人家的生活便利性就此改变。
住一楼的烈属宋大妈拄着拐棍看收拾一新的屋后厨房和屋内卫生间,问道:「同志,我家这两个屋,现在能用了?」
将卫生收拾乾净,汪小意拿起垃圾袋准备走:「对,大姨,你用吧。」
「你腿脚不方便,所以这个厕所设置在屋里,要不然雨天雪天的你晚上出去上厕所,怕是会摔倒出事。」
「至于味道你别怕,有抽风机给它换风,」他拍了一下厕所外面的两个开关,「里面灯亮了吧?听听这个呜呜的声音,这就是抽风机往外抽风呢。」
「这……这真好,以后我做饭上茅房,不用出去啦?」宋大娘摸着小厕所里崭新的瓷砖,眼泪几乎要流下来。
汪小意说:「对,做饭从后门进厨房,上茅房你就用这个。」
「现在你抽水自己费劲点,后面咱第一机械厂研究生产的水箱会送过来安装上,那时候接入我们预留的水管,您就等着吧,保管给你把厕所冲的乾乾净净。」
「好好好,这好啊,谢谢,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活菩萨啊!」老太太双手合十对着他一个劲的鞠躬哈腰。
汪小意摆摆手,快速离开去下一个工地进行验收。
周围的邻居们闻声而来,看着改造后的民房啧啧称奇:
「哎呀,这墙也给你家刷了?真好,雪白雪白的,多亮堂……」
「宋大娘,人家还给你家里顺便修了屋顶呢,你家东南角以前不是漏水吗?看,现在结结实实的……」
「这个小厨房真好,大娘你以后做饭不用去挤公共场所了……」
「我进去上个厕所,哎,真好,以后你家里生活方便了……」
「这个劳动光荣建筑大队真是名不虚传,他们领头那个叫钱进的,真厉害,把街道里这群盲流子带成了正规军,他们活儿干得真漂亮!」
劳动光荣建筑大队的名声迅速传开。
针对私人住户的改造工作已经结束,但验收很严格。
若有问题,立马针对性修改,问题严重的则回炉重造。
断断续续还是有工匠来修修补补。
不管是木工丶瓦工还是水泥工,他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改造成功的人家,居住幸福感提升明显。
建筑大队的工匠们很受青睐。
他们在施工中,采用传统的榫卯工艺与现代的钢筋水泥加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既保证了房屋的结构安全,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还很漂亮。
很多人家得知他们以后也会接私活,便留下了总队的电话。
最先是住一楼的人家在动心思。
要是可以给家里建一个私有的厨房或者卫生间,那日子该多舒坦?
虽然需要花点劳务费和材料费,但长久来看是值得的……
其实建筑大队要想自己接建筑活还没那麽简单,时间早着呢。
市府安排各街道居委会去检查了改造工程,并将结果做了反馈。
建筑大队这次大大的露脸,市府这边还想雇佣他们后面继续干另外两桩大活:
盘活闲置破败房屋!
改善特困家庭居住环境!
这都是各街道居委会向上级单位提出的请求。
第一桩大活是针对各条街道内都有一些长期无人居住丶产权不明或已成危房的空置房屋。
如果能对它们进行修缮加固,那对于当前随着大量知青回城造成的城市住房安置困难问题是个很好的缓解。
第二桩大活是针对居住条件特困家庭进行工作,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老市区里很多人家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小屋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居委会希望建筑大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如建设隔间丶搭建阁楼丶内室重新分割利用等等。
但建筑大队现在忙活不过来。
他们是干完了对私人住户的住处改造工作,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的改造还早着呢。
这些活才最是艰难。
不过政府给建筑大队留下了两个项目,这是好事。
韩兆新跟钱进说过了,这两个项目由政府财政和街道财政共同出资,建筑大队的工人到时候跟国营建筑工程队的工人一样拿完整工资。
建筑大队终于看到了第一桶金……
钱进开始筹划针对新工人的培训工作。
现在培训学校已经用起来了,农村不少生产队的有志青年闻讯而来,来学习科学养殖和科学种植项目。
种菜丶种树,养鸡养鸭养猪养鱼,培训学校一口气开设了十几个班。
这些班从四月份陆陆续续开始结业,后面钱进便停止了招收学生的工作。
五月中下旬他们要设建筑工程学习班,开设的很多,一期就是二十个班!
四月下旬开始,建筑大队针对一些公共场所的疑难杂重症进行专门公关。
现在也有很多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已经完成了改造,但还有大量这种公共厕所有问题,改造起来很是麻烦。
钱进亲自带着专家去攻坚。
有些问题在建筑大队的技术组看来麻烦,但对于专家们来说很简单。
比如有几栋老旧的筒子楼里,每栋楼有一个大厨房,几十户共用,拥挤不堪,油烟弥漫,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大。
专家们徵得住户同意后,进行了分隔改造。
建筑大队用单砖墙将大厨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间,又对外进行了扩充,做到每三到五户共用一间厨房。
然后这些厨房安装了独立的电表和煤气表,安装了通风扇还给搭配了煤气罐使用。
这样住户们的厨房环境为之一变。
另外距离人民食堂不远处有个公共厕所问题很大。
这个公共厕所早年是给泰宏农贸市场使用的,用的人多丶用的人也没什麽素质,所以这个厕所成了个大问题,到了夏天行人经过必须掩鼻疾走,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钱进把这个厕所的改造工作落实到了重点项目里,他得打造几个公共厕所改造标杆。
另外这厕所隔着人民食堂也近,以后改造好了,人民食堂的顾客可以来这里上厕所,对人民食堂也有好处。
于是四月中旬,伴随着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市场公共厕所被暂停使用,围了起来。
工程车当天入场,推土机和挖掘机出击,迅速完成了对旧厕所的拆运工作。
废墟清理乾净后,只露出一个散发着恶臭味的长方形基坑。
这里的建筑工人得戴着钱进特殊准备的防毒面具干活。
得亏现在天气还冷,如果是夏季那压根没法干,味道挥发会更大,戴着面具也更热。
专家给了方案,工人们反覆用石灰水进行了除味和消杀工作。
就这样,一场春雨后,空气中的恶臭味总算淡了许多,开始出现泥土该有的腥气。
陈井底亲自监工,电子喉杵在咽喉处不断下命令。
用了两个多月,他现在对电子喉的运用已经是如臂使指,声音还是机械音严重,但是说话已经可以整句整句的说了,不像以前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
「王石匠,你带你的人去把基坑底夯实,铺碎石垫层!」
「李瓦匠,基坑扩建,你们准备砌化粪池,扩大成顶级的9级三格化粪池!」
「材料组呢?红砖水泥砂子今天必须到位!标号用325水泥,这是大项目!」
「安全员注意基坑边坡,通讯员去通知第二安全小队过来,这里要支护加固!」
改造的核心,是将原来总是散发恶臭的半旱厕,完全改造升级为便于管理的水冲式厕所。
这样首先动工的是地下部分,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