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大修染布厂,食品厂有家了(2 / 2)

「其实你们的老染布厂是个好地方,厂房够大,结构骨架还在,特别是那口深水井,对我们想乾的食品厂很有用。」

「食品厂?」肖永福一愣,随即更加兴奋,「食品厂好,食品厂好!」

「你们生产吃的,这东西乾净啊,比那些有污染丶有噪音的厂子强百倍,我们街道的住户肯定欢迎。」

开的还是食品厂,这就更好了。

他松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勉强先镇压了内心的开心和激动。

「这样,宋队长丶庞总秘,你回去跟钱总说,我们这地方租金好商量,象徵性地给点就行。至于租期呢,也可以谈丶也好谈。」

「我们街道只有一个要求,也是最大的期望——一定!一定!要把那地方弄得结结实实丶安安全全的!」

庞工兵和宋铁柱两人对视一眼,同样很高兴。

这活这麽简单就办下来了?

庞工兵问道:「肖主任,您看您这边有没有什麽想补充的呢?」

肖永福想了想,说道:「还真有点要补充的,那就是最好给我们把那个破厂子弄得漂亮点,让它不再是咱们区的『老大难』,变成个亮点!」

他心里想的是,老子因为那个破厂房被区里领导骂了太多次了,现在有条件了,怎麽也得转换条件被表扬一次吧?

宋铁柱对他的要求满口答应。

其实他感觉要做到这点不容易,因为那厂房确实破损破残的很厉害,要收拾起来怕是会很费劲。

看到他们答应的痛快,肖永福这边有点回过味来。

自己刚才太激动了!

烂山芋终于有人接手了,一时之间他就冲动了!

实际上这事对琅琊山路是好事,是一个难得的能捞到好处的好机会!

这麽想着,他带着几分商量的口吻补充了一句:「庞总秘丶宋队长,你们看啊,我们琅琊琊山路这边,咳咳位置它是偏了点,导致我们居民生活不方便。」

「所以我的意思是呢,你们要是开工厂,能不能丶能不能顺便在哪开个饭店?哪怕是个小饭馆呢?给我们居民搞点服务工作嘛。」

肖永福是个老同志,不是很擅长谈判工作,所以他自己说完后又有些后悔:

他怕自己狮子大开口,惹怒了人家,结果人家不租赁这个破厂房了。

于是他又赶忙解释:「你看你们劳动突击总队开了不少饭店啊,还有什麽食堂火锅店的,现在太有名了。」

「所以我寻思,是不是?嘿嘿,给我们街道上也弄一个,行一个方便好不好?」

「要是你们能答应这个,租金我们还可以再降点,租期再延长点!」

最后他来了一句:「算我老头子求你们了……」

这话可把两人架住了。

庞工兵和宋铁柱再次对视一眼,全无奈了。

钱进把谈判工作委托给两人的时候,表态说可以在价格和租赁期间上适当让步,但没说能不能过来开个饭店。

这件事两人还做不了主,只好给钱进打电话。

钱进此时正好没事,便坐着公交车过来了,推开门,开门见山:「肖主任,你们希望我们总队过来开个饭店?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啊!」

「哎哟,钱总,竟然麻烦您亲自来了,快请坐!」肖永福看到钱进更加热情,连忙让座。

「我刚才跟宋队长他们是随口说的,没想到竟然惊动您了,哎呀,不过你们要是能在琅琊山路开个饭店,那真是太好了。」

钱进坐下,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肖主任,开饭店这事我们暂时还没规划,不过您放心,我们租下那地方,是要开食品厂的。」

「对,食品厂,这个我知道了,但你们不开饭店啊……」肖永福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褪去一半,显得有些失望。

钱进微微一笑,解释说:「但是这食品厂是专门生产饼乾丶桃酥丶蛋糕丶面包这些点心的。」

「而且,我们不光开厂子,还会开设我们自己的品牌糕点铺子,名字都出来了,叫做『人民甜蜜坊』。」

「糕点铺子?」肖永福眼睛眨了眨。

「没错。」钱进描绘着蓝图,「您想想,到时候,香喷喷的点心从厂里新鲜出炉,直接送到铺子里卖,那香味,说它能飘出半条街不过分吧?」

「不过分丶不过分。」肖永福急忙说。

钱进说道:「琅琊山路有了这麽个飘香的铺子,还怕没人气吗?工人下班路过买点给孩子当零食,走亲访友买点当礼物,不比开个普通饭店更能带动咱们这片儿?这才是真正的『锦上添花』!」

肖永福听着钱进的描述,眼睛越来越亮,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诱人的糕点香气,看到了铺子前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猛地一拍大腿,又开始激动起来:「哎哟,钱总,您这主意更高啊。」

「要在我们这里开设糕点铺子啊?好,太好了,这是香飘十里的好玩意儿,肯定能吸引人来,这麽一说它比开饭店还实在呀?」

钱进说道:「对,比开饭店其实实在,饭店哪里没有?再说了,过两年你们要是觉得琅琊山路上需要饭店,那你说一声,我立马支援过来开个分店!」

现在开饭店确实有压力。

人才不够用!

厨师帮工和服务员丶收银员都需要培养,靠人民食堂来培养还是太慢了。

其实钱进还真想在琅琊山路开个饭店,这边也有工厂,以后自家还有食品厂开设,开饭店肯定有生意。

所以最终钱进给了肖永福一个承诺,让他找好可以开饭店的地方,然后最快一年最晚两年,一定要过来开个大饭店。

肖永福这下子开心了,拍着手说:「行,那就这麽说定了。食品厂好丶糕点铺子更好,先开这些东西,以后再开饭店。」

「至于租金丶租期都好说,我这就去跟区里汇报,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

肖永福说到做到,立刻拿着劳动突击总队的改造方案和租赁意向书,风风火火地赶往区政府汇报。

区领导办公室里,他唾沫横飞地讲述了染布厂旧址的隐患之痛,又眉飞色舞地描绘了劳动突击总队接手改造丶开办食品厂和糕点铺的蓝图。

另外他还把钱进跟他面谈时候讲的那些内容重复出来,什麽盘活闲置资产丶带动就业丶丰富市场丶改善区域人气,最后把区里领导听的不耐烦了:

「行了行了,老肖同志,我明白你意思了,你坐下吧,人家这里面把一切都说的清清楚楚——这个钱主任不愧是核准委的当家人,天天跟合同打交道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份方案报告写的真好。」

区领导仔细翻阅着方案,频频点头。

最后他放下文件,赞许地说:「劳动突击总队这个思路很好,盘活闲置资产,变废为宝,把那个废弃染布厂改造成食品厂,一举多得啊!」

「就像你说的,既解决了街道的老大难问题,发展了集体经济,创造了就业岗位,还能丰富市场供应,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食品……」

「嗯这完全符合当前『搞活经济』的政策精神嘛,是件大好事!」

他拿起笔,在文件上龙飞凤舞地签下名字:「同意!大力支持!」

「肖主任,你回去告诉钱进同志,区里全力支持他们这个项目。」

「相关手续,让各部门特事特办,我给你们开绿灯。要尽快把这个食品厂搞起来,搞红火起来,让它成为咱们区『搞活经济』的一个样板!」

肖永福拿着那份签了字的批覆文件,走出区领导办公室时,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他抬头看看天,九月的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此时他仿佛已经看到,琅琊琊山路上那座破败的染布厂旧址,正在劳动突击总队的巧手下,褪去疮疤,焕发新生,变成一座飘散着甜蜜香气的希望工厂。

而他自己,也终于可以卸下心头那块压了十几年的巨石,以后再来了台风暴雨,就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就这样,在双方皆大欢喜的氛围中,一份长期租赁合同迅速签订。

劳动突击总队以极低的象徵性租金,获得了琅琊琊山路染布厂旧址的长期使用权。

就此,这片沉寂了十几年的废墟,正式迎来了涅盘重生的契机。

钱进亲自挂帅,调集了建筑大队最精锐的力量,组成「食品厂厂房改造突击队」,由经验最丰富的张振华总担任技术顾问,陈井底大队长现场指挥,很郑重的来改造这厂子。

改造工程远比新建复杂,但用料比新建要少。

当下最缺的就是物质材料,所以复杂麻烦也没办法,建筑大队只能发挥吃苦耐劳精神来干活了。

钱进那天去初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厂房要利用起来很费劲。

要修缮厂房,首先得进行彻底清淤与消毒。

十几年下来,这厂区内各种垃圾污物堆积如山,杂草丛生,而且哪怕是秋季也有新草在冒头。

这个处理起来简单。

国内已经有百草枯出售了。

这东西对付起杂草那是真厉害,队员们戴着口罩和手套,操作喷雾器在厂区里转了几圈,满厂区的杂草就变成了枯草。

他们再挥动铁锹丶推着独轮车,将一车车垃圾运走。

自家的厂房,肯定处理起来要认真一些。

尤其是这厂房还是给食品厂准备的,必须得讲卫生,于是钱进安排了消杀队伍进场,对厂区进行了全面消毒,特别是那些残留染料的区域,进行了特殊处理,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处理了卫生,得先对厂区进行结构加固与修复。

否则到时候墙壁不牢靠,队员们上屋顶去开展维修工作,结果墙体倒塌,那肯定死伤严重。

张振华总工出面,他带着两个结构工程师仔细勘察了每一根梁柱和每一面墙体。

对于局部开裂丶酥松的砖墙,专家们给出了「剔凿修补+钢筋网片+高标号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案。

对于锈蚀的钢梁,进行除锈丶防腐处理,并在关键节点焊接加固钢板。

对于塌陷的屋顶,则需要拆除腐朽的木檩条和瓦片,重新铺设轻钢龙骨和新型石棉瓦。

这些工作对于建筑大队来说已经是常规操作,他们对于保证厂房建筑结构安全稳固方面的工作是很有经验了。

再就是厂区的地面与墙面也得好好处理。

原有的水泥地面已经坑洼不平,且被染料渗透的厉害,历经降雨降雪的侵袭加上风吹日晒,这些染料在地面变了颜色,很难看。

不过这对于建筑大队来说还是小意思。

他们将旧地面全部凿除,重新浇筑了10厘米厚的C20细石混凝土,这样精心收光抹平后,厂区平整漂亮且可以封闭以后的野草生长路线。

墙面则铲除原有粉刷层,重新用水泥砂浆打底找平。

钱进这边从商城采购了大量的高清洁瓷砖,这种新型瓷砖与当下的寻常瓷砖相比,外貌几乎一样,就是一个白色。

但如果有阳光照耀就能看出来差距,当下的瓷砖白晃晃的,而高清洁瓷砖在阳光下像是表面形成了水流一样,随着阳光照耀角度变幻,就像是水流在徐徐荡漾。

这种瓷砖不仅防污,还能减少细菌病毒的附着生长。

就在厂区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造工作时,钱进也没忘了人才培养这个根本。

之前他就吩咐了女队招聘筛选适合做糕点面食的女青年准备接受培训做食品工,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早就在劳动突击总队内部和周边街道传开。

不过食品厂要用的女工比较多,考虑到符合条件的女队员未必能补上缺口,这样钱进决定从待业女知青里一起选人。

到了1981年,个体户经济已经开始活泛起来了。

很快,一张张用红纸黑字手写的《招贤榜》便贴在了各街道居委会的公告栏上:

「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食品厂筹建组诚招糕点师学员!

要求:热爱食品制作,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年龄18-35岁,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有做饭丶面点基础者优先。

一经录用,提供专业培训,成绩优异者将成为食品厂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

报名地点:昆仑山路037号劳动突击总队指挥部食品厂筹建办」

这则消息在女知青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回城知青太多了,工作机会变得稀缺起来,这样一份有技术含量丶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吸引力肯定很大。

更重要的是,这是劳动突击总队的项目!

这是那个把「盲流子」变成「城市美容师」丶把「打架王」变成「技术骨干」的神奇地方!

很快,全市的女知青都被调动起来,她们奔走相告丶共同讨论这份新奇的招聘简章。

与此同时,新一期建筑工培训学习工作缩减了规模,有五个教室空出来,挂上了崭新的牌子:

食品工艺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