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考虑到劳动突击总队这些年来的功劳和苦劳,把价值往下调了调,最终以八十万出让。
转让合同签订,钱进百感交集。
他早就知道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招待所从历史上的退出,那他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收回这座祖产。
但没想到会这麽快。
他预计得进入九十年代才行。
海滨市的发展跟他在《市志》里看到的不一样,按照《市志》记载,海滨市是在1986年才开始筹建了第一家大型涉外宾馆,也就是未来的海滨王朝饭店,一共25层。
现在从82年就筹建了,并且改成了35层。
反正不管怎麽说,银滩别墅拿回来了。
别墅保护的很好,跟037号别墅办公楼不一样,只是它是招待所模式。
这样钱进组织建筑大队的精干力量,对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的老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现代化改造。
修缮一新的银滩别墅,保留了原有的主体结构和古朴风格,但内部增加了现代化改造。
钱进将第四层给独立了出来,封住了三层通往四层的楼梯,给第四层小楼单独安装了电梯。
下面三层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第一层是「人民食堂·银滩食府」,主打海鲜和地方特色菜,成为人民食堂里的高端饭店。
第二层和第三层依然是住宿区,沿用了招待所的设置。
另外按照钱进的要求,小院被打造成精致的园林景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八月份,夏日炎炎。
钱进站在四楼的露台上,凭栏远眺。
眼前是蔚蓝的海湾,波涛起伏,海鸥翱翔。
他深深地舒了口气。
再一次站在这里。
这次是主人的身份,而且这次他身份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他是劳动突击总队的总指挥!
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这艘巨轮——不对,还是小船。
但这艘小船已经初步整合完毕,安装了引擎丶安装了坚不可摧的骨架,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浩瀚海洋中,肯定能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银滩食府在八月开始对外营业。
钱进这边在九月搬了过来。
第四层为什麽要单独隔出来?
肯定是他要留给自家人住了!
钱家人回到了钱家的祖宅。
时值九月,序属三秋。
当然,阳历的九月还不是三秋,只能算是初秋。
初秋好时节,海面上吹来的风已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带着一丝清冽的凉意,飘过银滩,荡漾在昆仑山路上。
银滩食府做的是高端生意,所以顾客稀少。
于是这栋别墅在秋日的晴空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九月十四号,搬迁的喧嚣已然平息。
四层也做了改造。
钱家另外三兄妹各有房间,孩子们集体住在一起,这下他们住处可宽敞了。
别墅其实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四层,它还有五层,只是第五层属于阁楼。
别墅大,阁楼也多,大大小小一共有六个,全被钱进自己用了。
他和魏清欢住阁楼,他的办公室也在阁楼里。
之前他指挥已经改名为劳动光荣建筑公司的建筑大队修缮别墅的时候,特意对阁楼做了加固和防雨防晒处理。
外面加了隔热层和保温层,又安装上了空调。
如此一来,别墅阁楼倒是比下面房间还要舒服也要更加僻静。
其中最大的一间阁楼被做成了他的书房和办公室,里面崭新的办公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文件柜整齐排列,电话线安静地垂落。
房间窗明几净,推开窗,便能望见远处蔚蓝的海面,涛声隐隐传来,带着一种开阔的安抚。
魏清欢抱着儿子,站在洒满阳光的露台上,满心满足。
偶尔有海滨的鸥鸟掠过来,小崽便咿咿呀呀地挥舞小手。
钱进站在她们身后,目光越过妻儿的背影,投向更远的地方。
魏清欢回过头看他:「怎麽了?你不是心心念念就想住过来吗?怎麽好像没那麽开心?」
钱进耸耸肩:「不是不开心,是——心情很复杂。」
「哪里复杂?跟小魏老师和钱魏妈妈说一说。」魏清欢伸出手指挑他下巴。
钱进说道:「老筒子楼那边的房子空出来了,居委会要交给别人家住了。」
魏清欢一愣,问道:「是204和205吗?」
钱进点点头。
他扶着栏杆看向海面,最后还是说道:「我跟居委会说了一声,先不要安排出去……」
魏清欢顿时皱起蛾眉:「你可不是为了自己的回忆,就要去侵占两户人家合理居住权的人。」
钱进笑道:「当然不是。」
「我只有一个要求,先不要安排出去,再等几天,等到9月15号就可以随便安排了。」
魏清欢疑惑不解。
钱进自然不能解释答案。
9月14号,礼拜二。
钱进特意请了个假,带着魏清欢回到泰山路。
午后,阳光斜斜地穿过泰山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在坑洼的水泥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钱进是骑着自行车回来的,后座上载着妻子和孩子。
车轮碾过路面上的光影,仿佛碾过记忆的碎片。
最终,车子停在了老筒子楼院门口。
今天看到的,跟他当初记忆的,差不多。
院墙的红砖还是那麽斑驳,墙根处杂草还是那麽多。
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被单和工装,在风中轻轻摇晃。
不一样的是他走进楼门口,墙根不像五年前那样排列着各家油毡纸封口的蜂窝煤垛。
现在蜂窝煤被送到公共厨房去了,反正公共厨房都隔离出了小单间,不怕被人偷。
这也蜂窝煤从楼门口和走廊里移除,楼道环境卫生就好多了。
钱进抱着钱魏,魏清欢挽着他的手臂,一家三口走上二楼。
「哎哟,这不是钱总吗?小魏老师你也来了?」一个苍老而惊喜的声音响起。
是住在201的孙大爷,他正一手小马扎一手搪瓷缸的准备下去晒太阳,结果跟钱进三人打了个照面。
看清三人,他脸上的皱纹迅速舒展开组成了笑意:「哎呀,稀客稀客!这小娃娃——嘿哟,咱泰山路的太子爷吧?」
「我去年就听说你们两个有孩子了,结果都这麽大啦!随你俩,长的真俊!」
老大爷一如既往的善谈,钱进还没说话,他那边已经出来了一摊话。
「大爷,是我们,不过这里可没有什麽太子爷,只有咱泰山路小崽子。」钱进笑着回应,「您老身体还好吧?」
「好,好着呢,托你的福,你给咱老筒子楼都修出了厕所,我老头上厕所近了,以前就这麽一个不舒坦的地方现在也舒坦了。」孙大爷乐呵呵的笑。
他凑上去,目光落在钱魏身上:「嗯,这小家伙,仔细看眉眼像魏老师,精神头像你,一看就有出息!」
蹭蹭蹭的混乱脚步声传下来。
然后就是更惊喜的嚎叫声:「啊哈!前进叔丶前进叔!」
刘四丁吃过午饭准备回去上学,猛地看到钱进后开心的蹦跳起来。
钱进自从搬到复式楼后,跟四兄弟打交道就少了一些。
不过汤圆还是喜欢跟他们四个玩,加上钱家大小那好几个孩子之前刚到海滨市没有交际圈,也是跟着四个兄弟玩。
这也钱家平日里偶尔会请他们四个一起回家吃饭,所以打交道少一些,却还是经常碰面。
只是这两年钱家特别忙碌,最近又忙着搬迁,他们能有个十几天半个月没见了。
刘四丁对钱家极其崇拜,他跟钱家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听到他的喊声,刘二乙跑下来。
钱家猛抬头。
瘦高个的刘二乙穿着一身绿军装,恍惚间竟然跟五年前刘大甲的身影重合了起来。
年纪上,他现在确实和77年的刘大甲差不多,不过他只是瘦高个,却不再是当年刘大甲那样头发枯黄丶满脸菜色。
现在他父母都是工人,养四个孩子压力不大,加上又钱家这边接济,四兄弟过的都不错。
刘二乙跑下来,开心的冲钱进问好。
钱进目光前所未有的柔和,笑着问道:「你大哥呢?」
刘二乙说:「俺大哥死活考不上高中也考不上中专,俺爸叫他去工地帮忙当小工了,说以后找你的关系进劳动突击队……」
「让他去学车,以后当司机。」钱进给刘大甲早就安排好了路子。
刘二乙嘿嘿笑:「那敢情好啊,等我回去把这话跟俺爸妈说说,那肯定把他们能高兴坏了。」
「前进叔,你对俺兄弟们真好。」
钱进笑:「对你们好吧?那你听我的,上去,重新再跑下来——等等,去挎上你哥那个破挎包。」
刘二乙:「啊?!」
钱进点头:「赶紧!」
刘二乙一时之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坚定的执行了钱进的安排。
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如今虽然变得开朗许多,却还是对钱进充满崇拜之情,也愿意无条件执行钱进安排。
于是。
噔噔噔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来。
钱进站在205门口看过去。
依稀就是五年前啊!
然而时光飞逝。
如今已经是1982年。
「钱总?小魏老师?」又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隔壁的王婶。
她端着个簸箕出去准备晒点东西,看到两口子赶紧招呼:「哎呀!真是你们回来了?快丶快屋里坐,怎麽都站在这里?」
听到动静,不少老邻居都从自家门里探出头来。
楼上有人下来,楼下有人上来。
他们可不像刘家四小那样时不时能去复式楼,自从钱进搬走,他们就很少见到钱进和魏清欢了。
如今再度相见,众人热情非凡。
毕竟这可不是小钱了,是钱总!
「钱总,这是哪阵风又把你们两口子吹回来了?」
「哎哟,我们真得谢谢钱总,要不是您安排队伍给咱老街坊特意修房子,就我们这破房子,指不定哪场雪丶哪阵风过后就塌了!」
「外面的公厕才是修的好,还有公共厨房,真好呀……」
「是啊!小魏老师,您看您,还是那麽年轻漂亮!」一个邻居大嫂拉着魏清欢的手满脸亲昵,「这小娃娃真可爱,你们现在搬去大地方住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街坊啊!」
「钱总队,你们劳动突击总队现在可了不得,报纸上隔三差五就登你们的新闻!咱们泰山路的人,脸上都有光!」赵家嫂子笑着说。
钱进礼貌的应付。
其实对于这些老邻居,他多数感情不深,毕竟当初他跟204的杜刀嘴干架的时候,这些老邻居也没帮他。
魏清欢对邻居们却是很有感情。
因为她当初搬过来后,邻居们对她非常友善,她曾经遭到外人欺负,邻居们都跟她同仇敌忾帮她御敌。
当然,钱进明白原因。
谁赢他们帮谁……
好不容易告别了热情的邻居,钱进和魏清欢抱着钱魏去了204和205的门前。
这两扇漆皮剥落的木门,静静地立在走廊尽头。
钱进掏出钥匙,轻轻插入锁孔。
「咔哒」一声轻响,门开了。
「可惜换了门锁,不是以前的四不灵锁了。」他笑着说了一句。
魏清欢如今算是看明白了:「你是回来追忆往昔的呀?」
「也对,我记得你是77年九月回的城?不会是14号回来的吧?」
钱进笑道:「对也不对。」
他没解释。
也不能解释。
劳动突击总队办公室早就搬到昆仑山路去了。
泰山路的大队办公室也搬到了居委会去,所以两座房子空出来一段时间了,如今要分给新住户。
房间一直门窗紧锁,一开门便是一股混合着灰尘丶旧木头和淡淡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子户型不好,光线有些昏暗。
回到204,魏清欢倚在门框上往里看,脸上情不自禁便浮现出追忆之情。
屋里几乎空荡荡的。
魏清欢扭头笑道:「其实,我很喜欢这里。」
因为她记忆中的太多美好都在这里发生。
「我可能从没跟你说过,这个房子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房间。」
「小时候跟家人同住,上学了跟同学同住,下乡的时候跟知青们同住,回城了又去夜宵宿舍跟同事们同住。」
她背着手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只有到了这里,我才是自己住的。」
说话之间,她走到了窗前张开双臂做了个伸懒腰的动作:
「我还记得刚搬过来的那个晚上,收拾好东西哄睡了小汤圆,我感觉好累啊,于是我站在这里伸了个懒腰。」
「当时我往外看,看到的是万家灯火,哎呀,那好像是我这辈子看到过的最美夜景!」
她回头看钱进,眼睛亮晶晶的:「那一刻我感觉——哇,生活好棒!未来好棒!」
钱进冲她笑:「我也在这个房间看到了这辈子的最美夜景。」
魏清欢有些诧异。
钱进指向她肩胛位置:「当时给你抹药丶给你包扎……」
「你这人真是的!」魏清欢笑着给他一记白眼。
挺风情万种的。
然后她拉了拉领口:「要不要再看一看最美的秋景?」
钱进上去一手搂着她一手抱着孩子,很感慨:「跟你在一起啊,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秒。」
魏清欢顺势倚在了他的胸膛里。
丈夫的拥抱,永远是她感受到的最美好最幸福。
这种美好和幸福可以穿越时光,镌刻在她记忆深处。
她喜欢丈夫的拥抱。
秋风吹过泰山路,从窗户穿进来又从门口穿出去。
几片落叶被卷着飘荡在二楼窗口,又轻轻落下,徐徐降落在地。
204和205的门窗都敞开着,午后的阳光静静地洒在空荡的房间里,尘埃在光柱中无声地飞舞。
「其实两个房子已经空了,没什麽好看的。」钱进忽然说了一句话。
魏清欢懒洋洋的享受着丈夫温暖的怀抱和窗外吹进来的飒爽秋风,说道:「本来就没什麽好看的,只是它曾经是你的家,家好看。」
钱进点点头:「去隔壁转一圈,走吧,我们的家不在这里了。」
转悠几圈,他把孩子交给魏清欢自己拍了一堆照片。
最后,他看了一眼那熟悉的门牌,轻轻关上了205的门。
锁了门。
钱进一手抱着又要打瞌睡的钱魏,一手紧紧牵着魏清欢的手,一步一步,离开了二楼的廊道。
然后就是那熟悉又狭窄的水泥楼梯。
楼梯扶手依旧冰凉,台阶的边缘被经年累月的脚步磨得光滑。
鞋底踏在上面有声音,钱进感觉自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光的回音壁上。
还有左邻右舍在外面晒着太阳专门等着他:
「钱总,要走了呀?」
「小魏老师在这里多坐会?」
「什麽时候还回来呀?别忘了咱这里是你们老家……」
钱进笑着挥挥手:「忘不了!这辈子都忘不了!」
《全书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