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不要做什麽坏事都推到大野爽身上
金镛城外,众臣云集。
洛阳城中,每日都有着想要拜见李爽的官员,不过,他们大多不得其门而入。
直到,众人所见,一人一驴,缓缓而来。
来者所着布衣,背上背着斗笠,身上背着两个酒葫芦,驴挂袋之上也勾着两个大酒葫芦。
哪里来的酒鬼?
众人疑惑时,却见这个酒鬼骑着驴,已然穿过了浮桥,向着城门而去。
更让众人惊异的是,城门口的守卫居然没有拦他。
威震河北的殷州都督李元忠并没有想像中的威武,反而很是邋遢,头发乱糟糟的。
侯景早在门口迎接,见李元忠来,直接将他和他的驴牵到了城中。
金镛城甲城之中引进谷水为池,池中有一浮岛,此刻正在起一座宫殿。
李元忠醉醺醺的,骑在驴上,绕了浮岛一圈,等到达了百尺楼,忽然听得一声。
「老兄,你可来了!」
李元忠眯着眼,看着李爽的身影,拱手道:
「秦王!」
只是刚刚说完,就醉的不醒人事。
李元忠再醒来之时,已然在百尺楼中,躺在了李爽的床榻之上。
「这是……在哪?」
「老兄醒了!」
李爽拿着一碗醒酒汤,来到了李元忠身边,递了过去。
「来,解解酒意,还温热着!」
李元忠正要起身,却被李爽按下了。
「你我之间,还需要如此麽?」
李元忠有些坐不住,接过了醒酒汤,喝了一口,解释道:
「秦王招我前来,不想路遇好酒,贪杯了些,误了秦王之事。」
李爽听完,大笑道:
「无妨,老兄要是想,我这里有的是酒,尽可饮之。」
听了这话,李元忠酒虫被勾了起来,道:
「多谢大王,咱什麽时候喝啊?」
此时的酒分果酒和粮食酒,各地的酒类品种也很多。
其中果酒主要是葡萄酒。
汉时葡萄就已然从西域传到了关中,如今皇家林苑以及公卿的庄园之中都会种植,用以酿酒。
眼看着李爽拿来了一壶葡萄酒,李元忠也是来者不拒,放在鼻子前闻了闻,道了一声:
「好酒!」
李元忠刚要喝,却被李爽拦住了。
「酒虽好,我怕你老兄喝起来没完,忘了事了。」
李元忠嘿嘿一笑,道:
「先说正事!」
李爽将李元忠带到了书案旁。
百尺楼上视野开阔,可见金镛城周围的军营丶马场以及阅武场。
从金镛城直到北中城,一路上的渡口丶驿站,如今都被李爽掌控。
李元忠看着这一切,赞道:
「真是兵马雄壮!」
说着,李爽招了招手,李元忠凑了过来。
却见书案上,摆放着许多铁矿丶煤矿的资料,以及冶铁作坊的建造。
李元忠有些惊讶,因为这不是要建造一座两座作坊,可是要建造一座大型的冶铁锻造制作中心。
李元忠问道:
「秦王想要在哪里建这些?」
「襄国!」
李元忠终于明白了,李爽为何找他来了。
当年秦国以宛城为冶铁中心,导致了之后的数百年,南阳的宛城一直是天下大都会之一。
如今,李爽要在河北也建造这麽一座冶铁中心,虽不及当年的宛城,怕也不会是一件小事。
「秦王是想要我来主持?」
李爽点了点头。
李元忠除了是赵郡李氏出身,李鱼川的族长之外,还是太行山以东所有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话事人。
当初他一令而下,立刻能够聚集出一支大军,占领殷州,可见其手段。
李元忠沉默了许久,脸上的酒意也消失了。
「如此大事,秦王信得我?」
「老兄乃是不二人选!」
李元忠听了,也不矫情,拱手道:
「如此,必不负所托!」
「得兄一诺,胜过千金!」
……
宇文泰近来很不爽,不只是因为他们家隔壁就是高欢的宅子,更是因为眼看着高欢家宅子已经建的有模有样,他家却因为缺少材料不得不停工了。
而今日,他又被李爽叫到了百尺楼中,同行的还有高欢。
「黑獭,你家宅子怎麽还不起墙,有什麽难处跟我说,咱们兄弟还客气什麽!」
「有劳贺六浑了,不妨事的!」
看着高欢那得意的模样,宇文泰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宇文泰被称为冷面王,便是心中再怎麽生气,也不会流露在外的。
两人通过了金镛城外的守卫,进入了百尺楼之中。
此时,李爽的身后还坐着一个男子,正自顾自的喝酒。
宇文泰有些心惊,什麽人敢在李爽这里如此放肆?
不过,这个人高欢却很熟悉。
他坐镇邺城时,李元忠曾经来见过他。身为殷州都督,李元忠的辖地就在高欢掌控的相州隔壁。
不过,高欢也没有过多的表示。
毕竟,李元忠只顾着喝酒,也没有理会他。
「大王!」
高欢丶宇文泰身为名誉上将军,理论上归天策府管辖,属于秦王的属臣。
「你们坐过来些!」
李爽将他们两人招到了身前。
两人有些奇怪,毕竟,李爽以前可从来没有这麽亲切。
他们两人凑了过来,却见李爽的桌案上,此时摆放着很多的资料,包括曲辕犁丶纺织机等生产工具的设计图纸。
「六镇乱后,河北丧乱,尔等牧守一方,当以恢复农事为要。本王欲在幽州丶定州丶相州各建作坊,制造农具,以惠百姓。尔等以为如何?」
与李元忠掌控的冶铁作坊不同,在相州和幽州建立的冶铁坊,能够制造的并不是军事用铁,而是民用的,作坊之中生产的也是农具。
相州的邺城和幽州的范阳乃是高欢丶宇文泰的大本营,定州的刺史叱列延庆也早就投降了晋阳。
在襄国建立冶铁中心,为以后河北的府兵提供兵器丶甲胄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农业工具投入生产。
如今的河北,至少有十万户属于秦王的封邑下的领民。
不过这些封邑并不是连在一块的,而是散落在河北各州各郡之中。
整个河北户口超过百万,高欢丶宇文泰治下的百姓,还有那些世家大族管辖的佃农丶乡民,各方势力都是交织在一起,而不是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