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请给我一个交代
长安城。
天策府中一众上将军都被外放到了各州,当做镇守一方的大员。
羊侃镇守凉州,李弼坐镇灵武,于谨在太原,高昂拥魏丶济丶兖三州之兵权,便连侯景也被留在了洛阳。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特殊的上将军。
高欢在邺城,宇文泰在范阳,元欣则在彭城。
这三人或是拥有着自己的部曲丶六镇兵,或是完全只有一个虚名,所掌控的州郡情势也很复杂。
可无论如何,北魏旧有的秩序已然被如今天策府体系替代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于这些上将军,如侯莫陈崇丶彭乐丶薛孤延等武将,则被李爽留在了身边,就近使用。
这些人中不是没有想要更进一步的。
比如王思政!
他是第一批授勋的武将,也是如今唯一一个没有提升为上将军的大将军。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如羊侃丶李弼丶高昂等人,此刻想着是更进一步,升为柱国。
侯莫陈崇丶韦孝宽等人,也想要升为上将军。
可王思政不同,他在一众武力彪悍的关中勋臣之中,不是以武力见长,而是以基建小能手闻名。
这麽多年来,王思政修建了不少的城池。
比如柏璧城,比如弘农丶洛州的许多的县城。
王思政能成为大将军,所需要的军功多由此出。
不过基建总是有尽头的,资源也是有极限的。
在将关中内外基建了一圈后,王思政发现能攒军功的地方基本没有了。
如太原等地,该干的事情基本上尔朱荣丶元天穆在时已然做完了,王思政用不着废多大力。王思政倒是向李爽建议过在晋阳城之旁,汾水之东再建造一座分城,以一座小城连通汾水两岸的两座分城,形成一座三连城。如此一来,晋阳城的防御将会固若金汤。不过这个建议被李爽给否了,因为花费太大。
河北丶河南等地,完全用不上他来操心。
至于北地,朔州三城建造好后,也没有基建的需求了。毕竟,朔州等地是人少地多,用不着再建城。
王思政发现,他要是想以基建之力攒军功升上将军,恐怕只有等修长城了!
当然,这件事情遥遥无期。
柔然主阿那瓌再次逃遁后,柔然东西两部分裂,北地的边防压力骤减,进入了稳定期。
没有军事防御需求,自然也不用修长城。
王思政跟随李爽诛灭尔朱氏后,被调回了关中。
长安城也设有天策府的机构,相应的官署外,还带着一个大的校场。
天将近午时,侯莫陈崇带着一众年轻的勋臣,正在校场上论武。
侯莫陈崇光着膀子,在一众年轻武将敬服的目光之中,耍着陌刀,展现着武艺。
好不热闹!
官署之中,冷冷清清的,只有王思政一个人在。
不过他也没有凑热闹的心思,王思政清楚,论武勇,侯莫陈崇在一众将领之中排在前列。
他要是去凑热闹,也是自取其辱。
好在王思政也不是争强好勇之辈,每日里在天策府中,处理政务,也是自在的很。
「听说了没,李神轨发文书来了,要南下攻取剑阁,大王已经准了。」
一名老将走了过来,看见正在喝茶的王思政,笑盈盈说着。
老者乃是王罴,勋位为车骑将军。他的勋位不高,刚刚迈入了将位,不过王思政对他却是很恭敬。
「老将军如何对李神轨如此感兴趣?」
王思政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王思政对此兴趣不大。
无他,李神轨手中的筹码太少了。
李神轨为陈留王,坐镇汉中,权势很大,可汉中之地的资源并不多。
梁汉之地看似地域很广,可多是山地,便是李神轨能攻下剑阁,将兵线推至剑阁一线,但实际上的战争收益也不会多多少。
「若是李神轨攻下了剑阁,巴蜀之地便无险可守了。如此一来,正是建功之时啊!」
王罴虽说已然年老,可看着一众后辈进步,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无奈,王罴没有赶上讨伐尔朱氏的战役,如今各地也没有大的战事,所以眼光看向了南面。
相比王罴,王思政更清楚李爽的心思。
「大王不欲兴师动众,务在储备,老将军怕是要失望了。」
王思政看得很透彻。
要入巴蜀,最大的困难不是剑阁等险阻,而是后勤运输。
调两万兵马自关中南下巴蜀,所需要的粮草数量相当巨大。这些兵马本身的消耗尚在其次,路途上的耗损才是最多的。
长安三大仓中存粮降个两三成,才只是入蜀的门槛。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如今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力调为民夫去转运粮草。如此一来,必然大大延缓这些工程的进度。
王思政悠悠道:
「大王不欲靡费钱粮,增兵汉中,那麽光凭李神轨的数千兵马,恐难有作为。」
「大王何意?」
王思政做了判断。
虽说众人都判断李爽要讨伐南梁,可此时并没有做好与南梁全面作战的准备。
于南梁而言,没有汉中,要守住巴蜀,剑阁便是唯一的生命线,重要无比。可对他们来说,要守汉中,剑阁却不是唯一的,一路上还有数座险关,足以据守。
「剑阁在手,大王便有了筹码和梁主讨价还价。」
王罴听了,略感失望。
便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最新的军报。
「大将军,南郑来的急报!」
王思政一笑,悠悠的喝起了茶。
「李神轨打到哪里了?」
「成都!」
噗的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王思政看着眼前传报的人,眼睛睁得老大,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你说李神轨打到哪了?」
王思政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可眼前之人却是无比肯定。
「陈留王的大军已至成都!」
这一刻,王思政看向了身旁的王罴,却发现这个老将军的目光像是狼一般。
——
成都。
李神轨数千兵马,一路南下,根本没有遇到多少阻力。
自剑阁易手的消息传遍巴蜀之后,北魏第一神将的大纛到哪,蜀地的百姓便望风而降。
梓潼丶绵竹丶雒县数座重镇不战而降。
人心思乱!
到了成都之时,李神轨的身后已经聚集了十数万蜀地的民众。
看着这阵势,本来还想要坚守成都的南梁守将也不打算继续抵抗了,乾脆也开城门投降了。
毕竟,城中守将也清楚,城中主力军去征讨僚人了,援军短时间内无法到达。李神轨真的要攻城,他们也守不了。
就此,李神轨率军进入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