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骑手穿着桃点点的工作服,躺在地上,半天都没能爬起来。
嘴里忍不住骂了一声。
骂着骂着,竟哭了出来,嚎啕大哭!
记者微微一怔,立马和同事艰难地跑过去,把人扶了起来。
一旁的摄影师举起相机,抓拍了几张特写。
「先生,您的手在流血。」记者好心提醒道。
镜头里,这位桃点点外卖小哥戴着露指手套,指尖冻得通红,掌心擦破了皮,鲜红的血正往外渗。
记者眉头一皱,心头一紧,这看着就钻心地疼。
外卖员听了,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哭声顿时大了起来。
当他的馀光扫到滚落一地的外卖时,哭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我们开车送您去医院吧?」记者提议。
「谢谢,可我还有十几单没送完,餐损加延迟罚款,就得好几百,这可怎麽办啊?」
桃点点骑手满脸愁容,说着竟不顾手上的伤,硬撑着站了起来,弯腰去捡地上的外卖。
好在大部分餐品包装得严实牢固,只有一份过桥米线彻底摔坏了,汤汁撒了一地。
「先生,要不我们开车载您,您报地址,我们陪您送?」记者又说。
「可以吗?」骑手小哥只觉得掌心火辣辣地疼,以他现在的状态,谁能保证下个路口不会再摔倒?
「当然可以!」记者挥了挥胳膊。
停在对面的采访车见状,缓缓驶了过来。
那是一辆面包车,三人合力将电瓶车抬进后备箱放好。
上车坐稳后,记者才开启采访:「先生,怎麽称呼您?」
「我姓黄,波涛的涛。」黄涛简单回答道。
「桃点点有恶劣天气补贴吗?」记者接着问。
「有的,每单2到5元。」
黄涛此刻已经平复好了心情,只是眼眶还红着。
「那为什麽不选择下线休息呢?」记者又问道。
「我本来已经下线了,想等雪小点儿再送,可站长说,谁不上线就罚款300元,超过8小时不上线,就罚600元。」
黄涛忍不住咬牙切齿地解释道。
「你们一天的收入都没600元吧?」记者一脸惊讶地问道。
「之前一天200元出头,最近赶上外卖大战,肯吃苦的话,一天能跑300到400块。
我们站点的单王,每天都能挣600多。」
黄涛想了想说道。
600多?
记者暗自咋舌,他一个月工资才五六千。
按每天300元算,眼前这位外卖小哥的月收入,竟然是他的1.5倍。
当然,他的主要收入是车马费和润笔费。
「听说桃点点要给你们发底薪丶交社保?」
记者话锋一转,打算说点开心的。
「放屁!」黄涛不自觉地骂道。
说完,他又赶忙补了一句:「说是底薪,每个月2000元,可得完成400单配送任务才行。」
「400单?那也挺好啊。」记者有些不明所以。
「这2000元就是配送费,本来就该是骑手的钱,平台不过是换了个说法罢了。」
黄涛冷哼一声说道。
「你的意思是,这2000元并不是额外给的?」
记者也愣住了。
这算什麽狗屁底薪?
他之前采访过筷跑的骑手,人家的底薪虽然低,但实打实是额外的,只有上线时长要求,根本没有订单量的硬性规定。
黄涛苦笑着点点头。
他刚入行没多久,本想跳槽去筷跑兼职,可一听桃点点给2000元底薪,立即就放弃了。
干了几天才知道,站长发给他们的专送骑手薪资表是什麽意思。
妥妥的套路!
另一边。
筷跑的骑手们全副武装,穿着羽绒内胆和冲锋衣,戴着护膝,就连电瓶车也换上了防滑轮胎,抓地力极强,在街头巷尾奔波不停。
恶劣天气补贴200元,上线就发!
每单额外补贴4到10元不等,不少人天还没黑,当天收入就突破了1000元。
筷跑的骑手越干越兴奋!
晚上八点,一条新闻登上热门:《春雪至,外卖订单翻倍,骑手的收入涨了吗?》。
报导中详细披露了三大外卖平台的底薪机制和提成奖励。
「还能这麽发底薪?我也是醉了!」
「马立云不是说,对钱不感兴趣吗?」
「柳强东还说自己脸盲呢!你也信?」
「看来还是筷跑的待遇好,底薪少,但是保真。」
千度外卖和桃点点在弄了个责任底薪糊弄人,则被网友翻来覆去的嘲笑。
「大雪天少点外卖,给自己积德!」
「是啊,特别在暴雨天丶大雪天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啊。」
「话也不能这麽说,我们不点外卖,骑手怎麽赚钱?」
网友分成了两个阵营,各持一词,在微博丶今日头条和斗音的评论区吵个不停。
……
……
三角洲别墅区。
开了一天年终述职会的陈延森,躺在水池旁的软塌上,刷着今天的热点新闻。
十几头肥头大耳的锦鲤,在水中游弋着。
碳纤维的地暖系统铺满了整个水池,哪怕下着雪,水温依旧保持在4摄氏度以上。
「我还以为他们真发底薪呢,原来是弄了个责任底薪。」
陈延森笑着摇了摇头,暗道:烂泥扶不上墙,放着现场的作业都抄不好。
可他转念一想,或许人家压根没打算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