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359:KD不是林奇的小兄弟(求月票!(1 / 2)

第363章 359:KD不是林奇的小兄弟(求月票!)

林奇以一记震撼性的超级三双,彻底终结了关于「纽约主人」话题。

第二天的《纽约时报》用林奇跳上技术台与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对峙的画面作为头版封面。

照片上,林奇为自己加冕的身姿占据画面左侧。

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惊愕的表情和他周围无数条往前伸的手臂占据画面右侧。

头版标题:《王的回应》。

林奇第二天拿到报纸时,立刻给经纪人米斯科.拉兹纳托维奇发了一条简讯。

「安排人帮我做一个相框,我想把今天《纽约时报》的头版封面裱起来挂在客厅里,我喜欢他们今天用的照片。」

信息很快得到回覆:「我会直接联系《纽约时报》,我相信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自为你效劳。」

林奇躺在沙发上,阅读着《纽约时报》知名体育记者比尔.彭宁顿对昨晚比赛的报导。

文章中,他不仅仅夸赞了林奇的表现,还严厉抨击了联盟对LBJ最后时刻走步上篮被漏吹的事件:

「弱者或许有得到怜悯的资格,但在竞技体育中不行。勒布朗这个赛季逃脱走步吹罚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你很难想像一个在联盟打了快10年球的职业球员,居然连脚步都交代不清楚。

勒布朗获得了太多照顾,不仅仅是他,林奇的对手们普遍在判罚上享受了过度的宽容。还有人记得此前雷霆对阵尼克斯那场球吗?凯文.杜兰特和詹姆斯.哈登简直像在罚球线上安了家!

但就像林奇所说,脆弱易损的青铜才需要无趣而庸俗的白银来庇护。

我们坚信,神秘力量的庇护并不会让林奇的对手们获得成功。」

果然,昨晚最受瞩目的焦点,远不止林奇的超级三双和他对勒布朗.詹姆斯的胜利。

他再次向联盟的吹罚尺度开火,同样引发了巨大反响。

虽然他用青铜白银的隐喻巧妙指代,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剑锋所指。

大卫.斯特恩明白一点,他之前的劝说失效了。

他计划用这最后两年,充当亚当.肖华与联盟之间的缓冲层。

大多数时候,他这个缓冲层都能起到作用。

但他并非万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林奇的态度已如磐石般强硬,他会掌握自己的命运,拿走自己该拿的荣誉。

他绝不会成为亚当.肖华或者其他任何人达成目的的耗材。

历来心直口快的尼克斯队老板詹姆斯.多兰同样抱持此念。

与林奇身处同一条战线的他,没有像林奇那样,只是在外面蹭。

詹姆斯.多兰历来喜欢直捣黄龙,在内部狠狠输出自己的观点。

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645号。

NBA总部,总裁办公室。

詹姆斯.多兰坐在大卫.斯特恩的办公桌对面,悠闲的抽着雪茄。

大卫.斯特恩笑脸相迎:「詹姆斯,最近确实太忙了,抱歉今天实在排不开,只能下午见你,最近如何?」

「好得很,大卫,好得不能再好了。联盟贴心地安排了另一支球队来纽约,给我增加点竞争压力。除此之外,联盟还用不同的吹罚尺度特别关照我的球队和当家球星。上帝作证,联盟对我真是关怀备至。」

大卫.斯特恩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

那个慈眉善目的白发小老头消失了,此刻坐在詹姆斯.多兰面前的,是那个以铁腕着称的NBA专员:

「詹姆斯,我不接受任何无端指控。马克.库班也曾像你这样口无遮拦,但他那张大嘴没给他带来半分好处。听着,篮网落户布鲁克林是董事会投票通过的决议,并非针对任何人。至于你说的判罚问题,那根本不存在。

我承认,漏判或许是有的,可那同样并非刻意针对。」

「当然,LBJ就算从后场直接走到前场也会被漏判,」詹姆斯.多兰并未被斯特恩的变脸唬住,语气反而更显从容,「马克.库班那蠢货确实什麽好处也没捞到,但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讨什麽好处,我只要一个公平的吹罚环境。」

詹姆斯.多兰从来不喜欢马克.库班,他不介意数落一下那个家伙。

没等大卫.斯特恩开口反驳,他便继续说:「去告诉亚当,别再碰我的球队!让他好好掂量掂量下一份转播合同的价值,让他用他那聪明的脑袋瓜好好想想——没了林奇,那合同得缩水多少!」

大卫.斯特恩愣了一下,「没有林奇」这句话瞬间勾起了他尘封的记忆碎片。

他漫长的总裁生涯里,他经历过两次超级巨星的意外退役。

第一次是1991年11月7日,魔术师詹森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自己因为遭到致命.性伤害而选择退役。

第二次是两年后的1993年10月6日,麦可.乔丹因为他父亲遭遇致命性伤害宣布退役。

这两次突如其来的致命性伤害导致的退役,都给联盟带来难以估量的重创。

特别是1993年的那一次,飞人在NBA退役,华尔街一时间多了许多飞人。

这绝对是大卫.斯特恩最不愿重演的噩梦。

詹姆斯.多兰口中的「没有林奇」,是指退役吗?

可林奇才26岁。

魔术师第一次退役时32岁,麦可.乔丹第一次退役时30岁。

相比起来,林奇还非常年轻。

大卫.斯特恩不禁在想,詹姆斯.多兰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詹姆斯,」大卫.斯特恩没有将任何情绪写在脸上,他保持镇定,「你说的没有林奇,具体指什麽?」

詹姆斯.多兰惬意的靠向椅背,又吸了一口雪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散开:

「你了解林奇的脾气,他是个斗士,骨子里刻着极致的反抗精神。他绝不会丶没有理由丶也不需要在任何人的压迫下忍气吞声。

对他而言,荣誉早已等身,财富更是几世无忧。即使离开这个联盟,他依然是这颗星球上最耀眼的明星,明白了吗?

不是他需要这个联盟,是这个该死的联盟需要他!」

「你是说,林奇会因为这些事情而选择退役吗?」大卫.斯特恩继续确认。

「我不知道,我不是林奇。」詹姆斯.多兰站起身,轻松地掸了掸西装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林奇,从不妥协。」

说完,詹姆斯.多兰起身走到办公室门口,但在拉开门后又突然停下,回过头:「享受你的退休生活吧大卫,顺便替我转告亚当,别像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一样,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办公室的门被关上,大卫.斯特恩怒不可遏。这是第一次,他被一支球队的老板如此直白的威胁。

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林奇会在如此巅峰的年纪选择退役,可詹姆斯.多兰说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林奇还能追求什麽呢?

如今,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已微乎其微。

尽管小范围的声音提及他尚未建立「两个王朝」,但主流媒体和绝大多数球迷,早已将他的历史地位置于麦可.乔丹之上。

若篮球世界对他来说已无更高峰可攀,那麽任何事——包括急流勇退——都将变得可能。

NBA本质上是一个商业联盟,球队本身并非最核心的吸金商品,球星才是真正驱动一切的黄金资产。

一家店铺若无足够诱人的商品,纵使装潢再奢华也毫无意义。

任何生意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恰如一家车企若无拳头产品,一家KTV若无技艺精湛的音乐导师,那终将门可罗雀。

大卫.斯特恩不能让这个联盟失去最卖座的商品。

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林奇让NBA的国际知名度攀升了不止一个级别。

亚洲市场成为了北美之外的最大票仓,就连一直以来被F1赛车和足球占领,壁垒森严的欧洲市场,也因为林奇「欧洲青训出品」的身份而开始繁荣。

如果林奇真的退役,那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下一份转播续约合同。

而是整个联盟的未来。

当天晚上,他紧急联系了联盟现在实质上的掌权者亚当.肖华。

大卫.斯特恩无意干涉亚当.肖华的策略,但他必须提醒一下自己的继任者,不可忽视任何潜在的危险。

接下来这段时间,纽约球迷发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那些不公正判罚正在消失。

尼克斯再也不是哨子特别吃亏的那一方,那些匪夷所思的碰瓷动作,在尼克斯球员身上不再起效。

失败依然是有的,但那些失败再也不是因为离谱的吹罚所导致。

12月9日,尼克斯在主场战胜了孟菲斯灰熊。

今晚的比赛非常激烈,卡梅隆.安东尼领衔的灰熊果然战力不俗。

灰熊队关于甜瓜的引援是非常成功的。

他们甩掉了与球队无私丶强硬丶防守风格格格不入的盖伊和梅奥,还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外线攻坚能力。

灰熊队也在尼克斯身上证明了他们的实力,全场比赛双方交替领先,分差从未突破两位数。

比赛最后37秒,孟菲斯灰熊落后2分,卡梅隆.安东尼三威胁后跳投不中,扎克.兰多夫抢下前场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