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育种和福利
客厅里易定干和陈少昌还在键政,陈家志原本也有参与。
但观点不同,未免自讨没趣,陈家志便没再参与,
而是上楼去找易龙易虎两兄弟,按照约定,陈家志给易虎买了台电脑。此刻两兄弟都在房间里玩,不过两兄弟也才刚接触电脑,拿着本书边看边捣鼓。
陈家志看了会儿,又回了卧室,拿了本【种子世界】杂志看了起来。
他对育种确实挺感兴趣,这关系到以后的事业发展。
没过多久,陈家志就沉浸到了一篇关于黄瓜育种的文章中。
在我国黄瓜育种上,侯峰院士和他的徒弟李家旺两人改写了中国黄瓜种植的历史,让黄瓜从昂贵的「细菜」变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
侯峰是山东人,1950年从原京城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天津做农业技术员,从此与黄瓜结缘。
先后育成了津研1-7号,在30馀个省市作为主栽品种推广,实现了中国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
黄瓜亩产也由过去的1500公斤,大幅提高到了5000公斤以上。
而在八十年代,又相继育成了津杂2丶3丶4号,实现了第二次更新换代。
就在这篇文章里,又提到侯峰团队育成了津春1号黄瓜品种,
最近,侯峰院士所在的黄瓜研究所也被国家科委命名为『黄瓜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对津研和津杂系列,陈家志都不熟悉。
但对津春,他了解一二,这是国内很优秀的黄瓜品种系列。
然而,和进口的种子一比,就有点不够看了。
从今年开始的往后十年,国内黄瓜种子也基本由外资种子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直到2006年,同样由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津优35号诞生后,才打破了国外品种的垄断。
尤其在西北丶西南地区广泛种植。
前世,南片一组组长李明坤就是津优35号的忠实拥护者,除了他,那几年蓉城还有很多农民喜欢种津优35。
产量高丶抗病虫害能力强,关键价格还亲民。
不过,【种子世界】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外资种企的信息。
「哎~」
「叹啥子气哦!」李秀推门而入,「我一上来就听你叹气,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没有,我看书呢。」陈家志抬头道:「现在有很多外国种子公司来国内,国内的种子比不过别人。」
李秀在他旁边坐下来,疑惑道:「有好种子用还不好吗?」
陈家志表情微微一滞,「有好种子当然好,只是价格可能会很贵。」
「有多贵?」
「比黄金还贵。」
「呵呵~」李秀明显不信,陈家志又说:「洪中去北方了,等他传消息回来你就知道了。」
「真能比黄金还贵呀?」
「我骗你有什麽用哦。」陈家志说道:「所以我才想搞种苗,然后再试着自己搞育种。」
「嗯,你可以的。」
「渍,你就这麽信我?」
「因为你值得信任啊。」李秀笑道:「从你开窍后,有哪一件事没做成?」
「你就大胆去做吧!」李秀拿着【种子世界】随意翻了翻,又还给了陈家志,问道:「7月份菜场应该也卖得很好吧,赚了钱,做些你喜欢的事情,我当然支持!」
7月菜场的情况白天陈家志才看了,也是靠谱鲜生整合后的第一个月。
略一回忆,他就和李秀说了起来。
「菜场一共卖了405万元,档口代销费约32.25万,发工资需要56万,泡沫箱24万,施了次有机肥49.5万,其它电费等约25万,利润218.25万元~」
李秀笑弯了眉,「看吧,赚得不少吧,配送和档口应该还有钱吧?
P
陈家志点头道:「档口的帐上有60多万,配送的帐上有25万,各个部分的钱全部加起来大约有855万元。」
李秀了一下,学以往陈家志的模样给比了个大拇指,「厉害!」
她又说:「所以,你想搞育种就大胆地搞喽,咱们有钱!」
「搞肯定要搞,但一开始胆子也不会那麽大。」陈家志悄声道:「现在国内种子生产销售还没对民企外开,我们就小规模搞育苗场和育种。
而且,引进国外种子,育苗场应当能赚钱。」
看了关于侯峰院士和津春黄瓜的文章,陈家志感触颇多。
这十年间被外资垄断的蔬菜种子岂止黄瓜,其它的诸如番茄丶萝卜丶甘蓝丶西兰花丶
茄子等等蔬菜都是类似境况。
他还记得前世第一次种『优秀」西兰花的震撼,人家贵有贵的道理。
李秀听陈家志聊了会儿种子,又询问了下菜工工资,这个月比上个月少了八九万,但五十几万的现金依然不少。
「家志,以后取钱可都得小心,前几天我们有两菜工去城里买东西,在路上就被人抢了。」
「有这事?」
「有。」李秀表情凝重:「我还去看了那两人,还好人没事,我担心发工资后,又可能出这种事。
「嗯,不是没可能,你想的很有道理。」
近期的治安状况一言难尽,陈家志出门随时带枪,但也并不保险。
他记忆中这一年还有几桩轰动全国的大案,其中有件就在番禺具体时间他有印象,但又很模糊,只知道是在冬天,哪个银行也记不住。
总之,小心点就对了。
想了想,陈家志说道:「明天我要财务去趟银行,看能不能通过银行发工资。」
李秀讶然道:「还能通过银行发工资吗?」
「我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业务,只能先去问问。」陈家志把手里的书合上,「走,
早点洗漱睡觉吧。」
「你先去。」
「一起?」
「你那是想洗澡吗?不要,你先去,我给你找衣服。」
「行~吧。」
近几天稍微没那麽忙,陈家志感觉自己精力很旺盛,晚上又是味味的耕田。
次日一早又是神清气爽的起床,来到阳台上时,正好看到易定干在楼下院子里推着自行车准备和陈家芳出门。
陈家志喊道:「易哥,二姐,这麽早就出去了吗?」
易定干抬头道:「变天了,可能要下雨,得马上组织人盖薄膜,我们先出去了。」
风风火火的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