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个好的开始(2 / 2)

陈家志猜测不同地区的菜价有差异,导致他们有合作的基础,以后还可以互通有无。

这就和他无关了,他只要赚到属于他的那一份利润就足以。

又一天。

陈家志在一个蔬菜大棚里和工人一起练习着蔬菜嫁接。

蔬菜苗也是纪松专门培育出来给工人嫁接练手用的。

嫁接需要的劳动力,以及复杂的嫁接和维护技术是当下育苗场的主要限制因素。

同时也是限制国内蔬菜嫁接扩大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名熟练的嫁接工人培养起来很不容易,在元谋更是如此。

这边农村的教育水平相比山东等地区更差,在学习和掌握嫁接技术上就更难。

还能咋办?

练呗借着露天蔬菜进入尾声,育苗场便筛选了一批年轻丶读过书丶手巧心细的工人出来专门练习嫁接技术,一求熟练,二求成活率,还是带薪培训。

陈家志有空时也会和管理人员一起来练习嫁接,现在他一个小时也能嫁接七八十株苗了,算是半个熟练工。

专注练习了一会儿后,就有妇女开小差了。

「陈老板,以后我们真有机会坐飞机去国外嫁接蔬菜?」

「琴妹子嘞,你还真信陈老板的话啊,就嫁接个蔬菜苗,外国人自己还能不会?」

「陈老板多半是逗我们玩的,我要求不高,也不去想一个月工资上千,能有个六七百块我就满足了。」

为了提高嫁接工学习的积极性,陈家志想了不少办法。

其中之一就是画大饼。

学好了嫁接技术不仅能月收入上千元,未来还有机会坐火车坐飞机到全国各地,乃至出国去给人嫁接。

虽然还很遥远,但画饼都不敢往大了画,那他还当什麽老板?

效果也是有的,这批工人也愿意静下心来练习嫁接和学习嫁接后的维护技术。

陈家志笑道:「你们也别老说我骗你们,就聊天这几句话功夫,我都已经嫁接了几株苗,有可能这几株苗的差距,就导致今后你们坐不了飞机,出不了国」

「陈老板,你不是来练习技术的,分明就是来监督我们的。」

「就和班主任一样,以后要改口叫你陈老师了。」

几个妇女叽叽喳喳的。

也就现在没计件算工资,等以后卷起来,连喝口水都得抢时间。

但也有默默在练习的,对技术工种来说,这都是优质工人。

练习了两个半小时嫁接后,陈家志出了大棚,活动了下身子。

「这嫁接也是辛苦活。」

纪松和他在一起,笑道:「只要能赚钱养家,中国不缺能吃苦的优秀工人。」

陈家志深以为然,他们这代人~嗯,不提也罢,

「等有了一批熟练的嫁接工人,你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砧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上。」

「0K,老板,你有时间也可以来一起,我感觉有你在,运气会更好一点。」

「哈哈,好,我也挺感兴趣。」

今年的工作挺让纪松有成就感,研究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长期不出成果也很正常。

虽说已经有黄瓜嫁接到黑籽南瓜上的相关研究,但能在元谋成功应用,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成绩。

何况还有番茄和茄子。

事实上他认为番茄+水茄,以及茄子+水茄等等组合的潜力也不小。

只是今年时间有点赶,没能凸显出足够优势。

再鼓鼓劲,也许明年就成了。

而且,国内还有足够多的砧木资源等待发掘,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眼前的年轻老板很有雄心。

他提出了要长期对本国和国外引入的砧木资源进行系统的鉴定丶筛选和利用。

从中筛选可供直接利用的砧木或作为选育优良砧木的原始材料。

只要公司发展顺利,持续盈利,待遇水涨船高,这碗饭他可以吃很久很久。

在棚外站了一会儿,夕阳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工人沿着田埂陆续归家,平坝两侧的山峰在光影下若隐若现。

在元谋呆了两个月,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家志,走啊,下班回去了撒,发什麽愣。」李明坤也从菜田里走了过来,

陈家志笑道:「我过俩天就回去了,有什麽要给你带的没?」

「没,白燕都过来了,我还给谁带东西。」李明坤掏出烟,「回去也好,你看你在元谋天天下地,晒得更黑了。」

陈家志抬手看了下胳膊,「黑就黑呗,不影响我的帅气。」

「论脸皮厚还得你和老易。」李明坤想了想,沉吟道:「还有时间,再去办公室坐会儿,你也再看下最近的帐目,也算有点成绩了。」

「几个月时间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45万斤黄瓜,33万斤番茄,3万斤茄子,3万斤青椒,一共84万斤菜,约66万销售额。

与投入相比,这点收入离回本还远着呢。

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