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加封一级(2 / 2)

尽管有着源乾曜的求情,源复最终也是被流配崖州,直接被流放到了海南岛,在流放之刑当中也属于最严重一级的了。

至于源乾曜,也同样被免门下侍中丶尚书左丞相等职,但也并没有致仕归家,而是改任京兆尹,即刻归京上任。

众人听到这一任命处置,一时间也是不免唏嘘不已。

源乾曜第一次被罢相时,便是出任京兆尹,在京兆尹任上一干便是三四年,才又入朝担任黄门侍郎而拜相。任相至今,又兜兜转转的再次回到了京兆尹的位置上来。

不过这一桩任命也显示出圣人并没有彻底丧失对源乾曜的信任,一如张说罢相之后回到集贤书院专掌文史,源乾曜被罢相后同样也回到了他所擅长的领域。

而且眼下圣驾离京数年,西京唯吏部尚书宋璟这一个老臣坐镇,如今再将源乾曜派遣回京担任京兆尹,也是用其稳重老成。

与此同时,众人也都发现开元十三年扈从圣驾东封的两个宰相,中书令张说和门下侍中源乾曜在去年和今年接连被罢相,如今时局中唯李元紘和杜暹两名少壮宰相而已,似乎开元人事局面到了此刻终于要发生全面彻底的变化了!

相对于张说下台时那惨烈凶险的局面,源乾曜的下台似有预见丶但又发生的比较突然,尤其这方式让人大感诧异。

去年张说遭受御史台整体攻讦,稍有不慎便可能是身死族灭,好歹总算是涉险而过。原本众人以为,张说在稳住阵脚之后,一定会再次对源乾曜发起攻势,将源乾曜也拉下台来。

事态发展倒也比较符合这一猜测,从去年到今年,朝情局势一直都不稳,之前御史台参与弹劾张说的三名长官都陆续被夺职。

源乾曜在这过程中虽然也略染物议,但却一直处于一种无法被选中的状态,仍然稳稳待在门下省长官的位置上。

而正当众人以为张说已经是黔驴技穷丶不得不放过源乾曜的时候,却没想到地方州县所酝酿起来的一波凶猛攻势,直接将源乾曜给扫出中枢!

「据说是燕公孙张岱亲赴汴州搜查源氏子的罪状,进告燕公之后才发起此番攻势!」

朝会仍在继续,但朝士们却已经按捺不住分享的欲望,一些职位比较卑下丶班列偏僻之处的朝士们已经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也有人颇有智慧的轻声说道:「我早便知这张岱不简单,且不说他去年上书救亲,今年春榜高中后竟不留在都下再沽时誉,而是离都东行,果然是有狠招酝酿。源相公谨慎半生,折于小儿手,以此观之,终究还是燕公技高一筹啊!」

且不说这些事后诸葛亮们的小声议论,尽管源乾曜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被罢相的诏书后,也是不免一阵失落。

他虽然不像张说那般强势贪权,但也并非全无功名之心,大唐的官场上官员分为两种,那就是宰相与其他人。没有了宰相之位,哪怕时位再怎样崇高,也难以再对时局发挥出什麽关键的影响力。

但唯一聊可庆幸的,是圣人答应了他最终的一个举荐请求,以宇文融身兼两州刺史,全面负责主持河南河北的赈灾事宜。源乾曜相信凭宇文融的能力,一定会不负所托的出色完成任务,甚至携此功劳入朝执政!

一直到了正午时分,朝会才结束,与会群臣各归本署去处置公务,但也有一些朝士心情太过跌宕激动,聚集在一起讨论不休。

被罢相的源乾曜身边也围了不少的人,多数都在安慰着这位前宰相。

源乾曜担任宰相的时间要比张说还要长的多,虽然行事不如张说那样张扬,但朝中也不乏官员受其关照提携。虽然说官场上向来是人走茶凉,但总归凉的没有那麽快,临别安慰的场面话总要说上一说。

这世上总是有的在坠落,有的在升起,张岱在门下省等了整整一上午,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才好不容易等到宰相杜暹归署入堂,开始逐一传唤丶公布封爵诏书。

「范阳县子?不丶不是县男吗?」

当张岱听到门下省官员宣读自己的封爵诏书时,顿时一脸诧异,而宰相杜暹则在堂上沉声道:「正是范阳县子,张岱还不快蹈舞谢恩!」

「臣张岱谢主洪恩!」

听到这话后,张岱也顾不得再诧异,忙不迭再拜而起丶蹈舞谢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