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家都各自有事,张岱哪怕再馋也不好留下来继续进餐,尽管他还有点没吃饱,也还是走出来,请高承义安排门仆引领自己归家。
长安宵禁虽然严格,但有一部分人还是能够无论白天黑夜都畅行无阻的,便包括高力士这种位深得圣宠的大太监,其家中自也备有应付金吾卫盘查的符令。
张岱在高氏家奴的引领护从下,一路畅行无阻的回到永乐坊家中,才发现他爷爷今天也在家中宴客,所宴请的便是赵冬曦这个老朋友,还有赵冬曦的弟弟丶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以及跟随赵颐贞同来的几人。
「本来正遗憾此番来访无缘得见名满畿内的玉骨六郎,今幸得见,六郎当真风采出众丶名不虚传啊!」
赵颐贞虽是赵冬曦的弟弟,但是因为久处边疆丶饱经风霜的缘故,看起来倒是比其兄长要更苍老几分,当张岱登堂来见时,他便满脸笑容的起身说道。
张岱在得知赵颐贞的身份后,一时间也是有些喜出望外,连忙疾行入前深揖道:「能得使君称许,当真令人庆幸至矣!使君威名我亦久仰,戍边雄臣风骨勇毅,今日一见大慰人心!」
赵冬曦一家乃是科举名门,这一点张岱早有所知,但在得知他还有兄弟远镇安西的时候,也是颇感诧异。
之前杜暹自安西入朝拜相,赵颐贞继之镇守安西,因杜暹之前交恶突骑施,突骑施骤起袭击安西四镇,赵颐贞初掌军机,唯固守安西城而已。
但在第二年,面对吐蕃赞普亲自率领军队与突骑施苏禄联合围攻安西城时,经过充分准备的赵颐贞便率部击破之,并在之后又屡破吐蕃寇掠,大大稳定了安西四镇的局面。
总得来说,赵颐贞在担任安西副都护期间,虽然没有显赫功绩,但也中规中矩,在杜暹入朝之后的这几年时间里,成功稳定住了安西四镇的局面,虽然没有什麽大的开拓,但也屡屡挫败了吐蕃的进图以及突骑施的侵扰。
张岱作为一个后世来客,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都没有机会西去游历,但是对于安西以及整个西域的局面,天然就有一种好奇和向往,当见到赵颐贞这个西域副都护来自己家里做客时,自然是忍不住想打听一下彼处风土人情以及汉胡情势。
赵颐贞初时只将张岱当作喜爱异域风情的浮华贵公子,因此便专拣一些充满趣味的猎奇故事来回应张岱的询问,可是随着交流的加深,他却发现自己的看法似乎有点不对。
张岱所问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一些问题如果不是对安西方面的形势有着很深的了解丶甚至都不可能问出来,而且在询问时所透露出来的见解也不乏精彩之处,以至于赵颐贞渐渐收起了敷衍之心,对于张岱的问题都经过一番思考整理之后,才会真正回答。
「六郎曾经西去游历过?怎麽对安西情势如此了解?」
随着交流加深,赵颐贞忍不住开口问道。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意识到自己好奇心太强烈,透露出了许多本身见识之外的知识,因此他便微笑道:「我平生还未西出散关,但有旧友王昌龄等不乏西去游历者,兼日前在省中因前杜相公缘故,对于安西人事很是好奇,凡所知真伪参半,所以才要请教赵使君以辨真伪。」
赵颐贞听到这话后才打消了心头的疑惑,他知张岱曾在杜暹执政期间在门下省担任左拾遗,投上所好倒也理所当然。
不过张岱这里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让他也应接不暇,其中一些问题甚至就连他都无从回答,这不免就冷落了作为主人的张说。
因此在想了想之后,他便抬手指向立于堂下一个年轻人,对张岱笑语道:「此子虽年少,但已经随父从军丶戍边多年,对安西情势也多有了解。我此番入京还要滞留一些时日,便让此子从于六郎,六郎但有疑惑,俱可问他。」
说完这话后,他便又向那年轻人招手说道:「来瑱,入堂来拜见张燕公丶见过张六郎!你近日便且留府上,扈从六郎出入!」
少年阔步入堂来,先向堂上张说作拜,起身后又向张岱叉手道:「末将来瑱,见过张六郎!」
「你叫来瑱?可真是一个稀奇的名字!」
张岱上上下下打量着膀大腰圆的少年,嘴里笑语说道,内心却是满满的诧异与惊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