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借刀杀人(1 / 2)

第219章 借刀杀人

「使君,如今城外黄巾人多势众,若出城击敌,恐陷入万军之中……使君三思啊!」

城楼上,徐州刺史部治中从事王朗正在苦劝陶谦。

「若再不出击,黄巾越聚越多,岂不是被困死在城里?必须趁贼人黄昏造饭时冲出去,也好趁夜避开追击!」

陶谦已经披挂好了甲胄,虽然已经是五十好几的人了,但看起来还是颇有些威风。

不过,他头上扎了块黄巾……

随后,陶谦戴上头盔,遮住了头顶的黄巾,打算提起城头靠着的大戟,但刚拿起来掂了掂又放下了——那玩意对他而言太重了,抡不起来的。

毕竟岁月不饶人啊,要是二十年前……唉。

眼下已是黄昏,夕阳已有一半隐入了远处的山峦。

其实陶谦的想法是对的,借着黄昏能视物的时候冲出去奇袭,此时是人最饥饿的时候。

对于黄巾而言,晚饭时间确实是一天中最容易疏忽大意的时间,此时出击很有机会使敌人混乱。

就算没能击破敌人,也有可能突破包围,如果也没能突破包围,那至少可以趁天黑摘下头盔假扮黄巾跑路……

这其实比半夜奇袭更容易成功,因为黄巾人数太多,有的是人手,半夜也是一直有大部队盯防的,夜里敌人反而会更警惕。

「使君还是固守城池为好,不如广招城内悍勇之士,使其突围求援?」

王朗显然对陶谦的武力水平没什麽信心……

「谁能突围?」

陶谦看了看左右。

左边是满脸漠然的赵昱,这是个有「泣血祈母」大孝之名的名士,是陶谦新任命的别驾从事。

任命的方式比较黑社会,赵昱本来是不愿给陶谦打工的,一直称病不应召,但陶谦几天前以『不服节制当诛满门』的罪名逼着赵昱就任了,目前光看脸色就知道赵昱对陶老大有些不爽。

右边是满脸惊惶的王朗,这是郯城本地名士,赵昱的好友——幸好有王朗劝服,要不然赵昱指不定就被陶谦给噶掉了。

更右边站着曹豹,这是彭城人士,是陶谦的督军从事。

按说最适合领军出击的是曹豹,好歹算是领兵的,可曹豹不幸负伤了,属于非战斗减员——前几天去彭城抓人的时候伤了胳膊,目前指挥守城还可以,领军搏杀暂时做不到。

城头上那大戟就是曹豹的兵器。

一个被强迫的别驾,一个嘴炮流治中,一个伤员督军。

就这几个,没了。

眼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陶谦除了自己上阵,还能咋办?

难道靠监狱里的张昭冲出去?

没错,被曹豹抓进监狱的是彭城名士张昭,这也是王朗的好友,王朗介绍的。

本来陶谦打算举张昭为茂才,还准备辟张昭为主簿,但张昭拒绝了——不仅拒绝出任主簿,连举茂才的事都拒绝了。

陶谦觉得张昭明显就是看不起自己,因此让曹豹去把人抓来蹲班房,打算慢慢感化……

可谁想到,人事招聘工作还没干完,黄巾大部队就来了。

守城兵力其实是足够的,陶谦手下足足有五千人,城内粮食也并不短缺,按说守几个月应该没啥问题。

但问题是,其中四千都是丹阳兵——其实就是雇佣兵。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纷乱之地出佣兵,丹阳那地方既是穷山恶水又是纷乱之地,土特产只有一种,就是丹阳兵。

其实丹阳兵的主要特点并不是战斗力强,而是不怕死……或者说是两边的领军之将都以为丹阳兵不怕死……

当年武帝时期,李陵手下的五千死士就是来自丹阳的精兵。

进击匈奴时,李陵以五千丹阳兵对抗匈奴八万精骑,在被包围且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竭力死战。干掉匈奴一万馀人,一直打到矢尽粮绝,只剩四百人归国,建制依然没崩。

虽说主帅李陵被迫投降,且最终的下场不怎麽好,但丹阳兵悍勇无畏的名头却是打出来了,几百年来一直都很响亮。

名头响亮之后,自然就会吸引很多老板来募兵。

但一代又一代的薅走青壮,没人搞地方建设,被薅走的丹阳兵绝大多数又没法活着退休回家消费,结果丹阳那地方变得越来越穷。

穷地方没啥可卖的,就只能卖命,卖命就得不怕死——于是就只能不怕死了。

以前丹阳兵的性价比很高,价廉物美有口皆碑。

但时至今日,丹阳兵的性价比其实已经不高了,因为丹阳现在已经形成了佣兵产业。

众所周知,一旦有了资本进入,把一种地方特色业务产业化之后,这玩意就会变得比较坑。

尤其是这产业还有几百年的名气和刻板印象。

陶谦是丹阳人,他倒是不至于被坑,他很清楚丹阳兵的优点和缺陷。

主要优点是确实不怕死,但想让他们不怕死,就必须允许他们战后劫掠挣外快。

而主要缺点就是,丹阳兵不擅于守城……其实不叫不擅于,应该叫不喜欢守城——因为守城是没法挣外快的,除非老板愿意每天发补贴……

天天给钱就能天天守,发多久守多久。

老板有多少钱,丹阳兵就有多少悍勇。

没法子,产业化之后的佣兵就是这样,得持续付费,钱要是断了,城也就破了。

破城之后丹阳兵也会死?

不会的,他们是佣兵,敌人只要不傻就会招揽他们……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啊?老板都破产了当然要跳槽……

要是敌人真傻到赶尽杀绝,那还指不定谁输谁赢呢。

所以陶谦必须出城作战,要不然很容易破产……

「使君,使君,城外有援军来了!」

曹豹突然叫了起来,指着远处好几股飞奔而来的烟尘。

那烟尘是骑兵飞速突进造成的,夏日乾燥的泥地使得扬尘升腾得极高。

援军打出的旗帜很多,最大的两面是「左中郎将刘」和「军司马张」。

旗帜有十几面,这通常意味着十几个曲,光看旗帜和烟尘,那至少得有几千骑兵冲过来了。

「刘玄德?!」

陶谦大喜,赶紧招呼手下兵士:「开城门!随我出城夹击!」

……

其实刘备目前还在琅琊开阳。

刘备出门后,先与东平陵附近的关羽张飞碰了个头。

当时东平陵看起来像是被黄巾占据,城头上甚至插着『太平』大旗。

但实际上连张飞都发现了,那些守城的『黄巾贼』多半是本地豪族的家兵。

毕竟刘备这夥人对真正的太平道很熟。

张飞也明白了为啥曹操一直没能把夏侯渊救出来——济南这些士族明显是能在『黄巾』和『义军』之间随时切换的。

刘备见此情况,便不让关羽张飞再攻青州,而是与关张二人一同带队去往开阳。

对付青州士族的活儿,那得让陶谦来干。

带着大部队会走得比较慢,刘备便让张飞先去给陶谦传个信,打算在开阳与陶谦和张馀一同见面,免得同一件事说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