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号了?(2 / 2)

「什麽李治李治?他是大唐的皇帝,哪怕日后因他纵容,让一个女人篡了我大唐的江山,他也是大唐的皇帝,岂能直呼其名?」

温禾捂着被敲的脑袋,委屈地说道:「可他以后也不会存在了不是……」

毕竟有他在,李治都不可能会出生了。

他这话刚说一半,就见李世民又抬起了手,显然是又要敲他。

温禾连忙改口,一边往后躲,一边讨饶:「好好好,臣错了!该称高宗,唐高宗陛下行了吧?」

见李世民的手放了下去,温禾又忍不住调皮,故意拖长了语调,笑着说道。

「那这麽说,太宗陛下您……」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大怒,伸手就去抓他:「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号了?」

「是您说要尊称皇帝的,臣这不是提前练习嘛!」

温禾一边笑着辩解,一边猛地站起身就往殿外跑。

李世民见状,顺手拿起桌上的空瓷碗就朝着他砸了过去,奈何温禾身法灵活,碗「哐当」一声砸在门框上,碎成了几片,却没碰到他一根汗毛。

李世民见状,也来了兴致,乾脆撸起龙袍的袖子,一跃而起,朝着温禾追了过去。

他追,温禾就跑。

「竖子你还敢跑!」李世民指着温禾,喝道。

「我又不傻,你要打我,我还不能跑了!」温禾当即加快速度。

「好,朕看你往哪里跑!」

「救命啊,陛下欺负小孩子了!」

「朕今日还就欺负你了!」

这大殿内一阵喧闹。

站在门外的高月仰望着夜空,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什麽都没听见。

温禾哪里是常年习武的李世民的对手,绕了大殿一圈,还是被李世民抓住了,紧接着屁股上狠狠挨了好几脚。

「哎哟!」

温禾痛得龇牙咧嘴,捂着屁股蹲在地上,委屈巴巴地说道。

「开个玩笑嘛,至于踢这麽狠嘛?」

李世民看着他那副模样,原本的怒气早已消散,反而觉得心情大好,他轻哼了一声,伸手将温禾拉起来。

「少跟朕贫嘴!说正事,那刘仁轨既然能打胜仗,为何六十多岁才被重用?这般人才,朕不可能不用。」

提到正事,温禾揉着屁股,疼的也坐不下了,乾脆站着说道。

「陛下,刘仁轨自小就父母双亡,家里贫困,又没有门第背景,早年只能靠自学读书,一直到贞观十四年,您去同州围猎的时候,他冒死上书,劝阻您不要因为围猎耽误农时,这才引起了您的注意。」

「后来您觉得他有胆识,才给了他一个新安县令的职位,再后来,又把他调入长安,担任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

「可没过多久,他就因为得罪了李……」

温禾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心里暗道不好。

刘仁轨当年是因为得罪了李义府,才被李义府陷害,贬到了青州做刺史,后来更是被派去督运粮草,差点因为延误工期被处死。

这事若是让李世民知道了,以李世民的性子,定会留意李义府,日后李义府怕是很难有出头之日了。

「李什麽?」

李世民见他突然停住,脸上的神色顿时冷了下来。

「他得罪了宗室子弟?」

一个李字,让李世民联想到了宗室和他的几个儿子。

可转念一想,温禾向来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是宗室也不可能让他忌惮,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吞吞吐吐。

他盯着温禾,语气带着几分催促:「到底得罪了谁?如实说来。」

温禾知道瞒不住,只能老实说道:「他得罪的是李义府。」

李世民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了,他仔细回想了片刻,才隐约有了印象:「你收的那个学生?朕记得他父亲是魏州刺史李德盛吧?」

「是。」

温禾点了点头,乾笑两声,连忙补充道。

「不过陛下,李义府虽然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奸臣,擅长阿谀奉承,还结党营私,但他确实有本事,文笔好,脑子也灵活,日后若是能用得好,也能为陛下和太子殿下效力。」

「至少在原本的历史上,高宗和武则天都把他用得极好,让他负责修订律令,还帮着武则天登上了后位。」

温禾一边说,一边暗中打量着李世民的表情,想看看他的反应。

却见李世民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脸上没什麽明显的情绪,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惊讶。

见状,温禾暗中松了口气。

他知道,李世民这般反应,并非是不在意,而是身为帝王的清醒。

哪有什麽帝王只用贤臣的?

贤臣虽能直言进谏,却往往过于刚直,不懂得变通。

而像李义府这样的奸臣,虽有缺点,却有能力,还懂得揣摩帝王心思,只要用得好,既能帮帝王处理一些贤臣不愿做的脏活,又能平衡朝堂势力。

帝王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贤臣,而是有能力丶还忠心的臣子。

哪怕这臣子有再多的缺点,只要能为己所用,便是好臣子。

李义府如此,来俊臣亦是如此。

而且这样的臣子,皇帝想杀,随时可以杀。

李世民不需要,但不代表日后李承乾不需要。

「如今刘仁轨在何处任职?」

李世民没有再纠结李义府的事,话锋一转,继续追问刘仁轨的近况。

既然已知此人有大才,又怎能让他继续埋没在。

温禾心中一动,立刻明白李世民的心思,笑着回道。

「回陛下,按如今的时日算,刘仁轨应该还在陈仓县任县尉。」

他知道,以李世民的识人眼光,既然问起了任职之地,便是打算提前将刘仁轨调到身边重用了。

闻言,李世民缓缓点头,沉吟道:「你今日回去后,写一份札子,借你那高明的名义,将他调到长安来,日后朕要发展海事,用得上他这样的人。」

在他看来,刘仁轨能在六十多岁的年纪临危受命,打赢白江口海战,可见其不仅有军事才能,更有沉稳的心智。

如今他还年轻,只需稍加培养,日后即便达不到李靖丶李世绩那般名将的高度,至少也能与李神通丶李道宗比肩,成为大唐的栋梁之臣。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可行,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眼中满是笃定。

温禾却有些犹豫,他眨了眨眼,小声说道:「额,这不太合适吧?陛下,臣其实更愿意做个孤臣,不与朝臣结党,日后难免有人说臣拉帮结派,落人口实啊。」

他倒不是真怕结党,只是觉得没必要平白惹上这些非议,安安稳稳搞发明丶促民生多好。

「啪!」

李世民什麽都没说,抬手就朝着他的脑袋拍了一下,力道不轻不重。

但那目光明显带着几分怒意,好像是在说:「朕还需要你来担心结党?」

温禾被拍得缩了缩脖子,乾笑着几声应道:「是,微臣遵旨!」

李世民脸色稍缓,说道。

「辽东之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朕会让唐俭去处置。」

说罢,他起身走到御阶旁的书架前,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将郑元璹送来的密信仔细收好。

这封信关乎辽东局势,容不得半点差池。

收拾好密信,李世民又想起一事,转头对温禾说道。

「另外,郑氏之女五娘既然在你府中照料,你藉机赏赐她些财物,算是不亏了郑元璹和郑允浩父子了。」

温禾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连忙问道:「额,陛下,能报销不?」

他刚说完,就见李世民眉头皱起,他虽不懂报销是什麽意思,却从温禾那期待的眼神里猜了个大概。

他又气又笑,顺手抄起桌案上的青瓷笔洗,作势就要朝温禾扔过去。

温禾见状,哪里还敢多待,连忙躬身行礼,语速飞快地说道:「那个微臣告退了!陛下早些歇息!陛下晚安!」

说完,不等李世民回应,转身就朝着殿外跑,脚步快得像一阵风。

李世民看着他狼狈逃窜的背影,笑骂了一声,手中的笔洗终究没有扔出去,反而轻轻放在了桌案上。

不久后,从外头进来的高月,第一时间就朝着御阶上看去。

见那笔洗完好无缺,顿时松了一口气。

随即便指挥着宫女收拾着。

他轻手轻脚的来到李世民身旁,小声询问道。

「陛下,时候不早了,可要歇息了?」

李世民闻言,起身说道:「明日传旨唐俭丶卢宽进宫来。」

「喏。」

高月躬身应着。

李世民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看着外头天色不早了,沉吟了片刻问道。

「皇后可歇息了?」

「启禀陛下,方才万春殿的掌事替皇后来问候过陛下了,说是今日杨妃身体不适,还请陛下前往探望。」

高月低着头小声说道。

「观音婢这是作甚。」李世民故意板着脸,然后故作一脸无奈的说道:「罢了罢了,那便去瞧瞧杨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