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米哈伊尔能否成功是一个未知数,屠格涅夫也不想又有人借着这个机会讽刺米哈伊尔。
而他这麽沉默了一段时间后
不对了,一切都不对了。
屠格涅夫几乎是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一场顺风局,于是乎,他来了他来了,屠格涅夫又带着他的吹逼小故事走来了.
「诸位先生,米哈伊尔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写信给我,那麽我当然知道他在去往英国后究竟是怎样的心理。
话说那米哈伊尔初到伦敦不愿显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只想用英语创作出自己的新作品后再考虑别的事情。
等到他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便打量起了英国文坛的众人,只见他的头低都不低一下,竟是直接望向了最高处!
他曾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他不愿在英国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别人身上,于是.」
作为米哈伊尔在法国这边的代言人,屠格涅夫相当乐意在巴黎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简单讲一讲这些故事,而每当看到那些听的入迷的巴黎贵妇和小姐们,屠格涅夫便忍不住一拍大腿摇头叹息.
当然,眼看英国离法国这麽近,屠格涅夫艺术加工归艺术加工,但肯定不会像之前说的那麽不可思议。
而当米哈伊尔的圣诞图书取得成功后,屠格涅夫本以为米哈伊尔会就此休息一段时间,说不定还要重返巴黎再办点事,岂料米哈伊尔压根就没有休息的打算,而是继续在伦敦不知道忙活些什麽事。
就在屠格涅夫稍稍有点纳闷的时候,当他在某一天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某个聚会上时,他还未来得及跟自己的熟人们打声招呼,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一堆人就已经将他围了起来,然后热烈地问道:
「屠格涅夫先生,听说米哈伊尔先生在英国连载的小说似乎很受欢迎,我想取得这部小说在法国的版权,不知您能否跟米哈伊尔先生提一提我?」
「我也听说了!据说这一崭新的小说类型的灵感还是来自我们法国的维多克先生。这就是米哈伊尔先生的天才同法国的文化丶名人结合在一起时的力量!轻而易举的就能征服英国人,这样的作品一定要带回法国才是」
「我们报纸想根据这件事写几篇新闻,不知您这里是否有更加详细的消息?或者说米哈伊尔先生对于他的这部小说又有着怎样的想法?」
「您是否知道米哈伊尔先生接下来的动向,他又准备做些什麽来征服英国文坛?」
听的头晕的屠格涅夫:「???」
怎麽你们一个个的消息比我还要灵通?!
不过米哈伊尔确实提到过他要在英国连载一部小说,现在看来的话,米哈伊尔难道又取得了成功?
虽然信息量非常大,但屠格涅夫作为陪伴在米哈伊尔身边很久的老朋友,他对米哈伊尔诸多事迹的抗性比其他人可是要强太多太多了。
因此屠格涅夫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接着便是微微一笑起手,然后颇为神秘地说道:「抱歉了各位先生,更多的消息我暂时还不能透露,因为这涉及到米哈伊尔接下来的一些安排。
你们就先根据你们已经掌握的信息来做事吧。」
竟然还有别的安排吗?
都这样了他接下来还想做什麽?
听到这个消息后,围在屠格涅夫周围的人顿时就更兴奋了,只可惜无论他们再怎麽询问,屠格涅夫也始终不肯透露一点消息。
他们无奈之下,只能要麽是继续打听消息,要麽是直接跟米哈伊尔写信想要商讨一下新书的版权问题,而更多的人无疑已经等不及了,他们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刊登新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公众的目光。
于是没过两天,类似这样的新闻标题便出现在了巴黎的报纸上:《米哈伊尔先生身上的法国力量!》
《最新消息,新的小说类型已经在英国诞生并开始流行》。
而像这些新闻,米哈伊尔之前在巴黎结识的许多人自然都是能够看到的。
在这其中雨果一如既往的庄严和平淡,只是在自己的追随者们那里简单评价道:「不错」,然后就没怎麽再发表别的言论,就好像他并不在乎这件会让人觉得震惊的事情一般。
表面上是如此,雨果老师暗地里有没有擦擦汗那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大仲马则是在餐桌上得知这些消息,听到后他先是一愣,接着很快就豪爽地大笑道:「我就知道,看来他刚来巴黎时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而且现在看来,还要在法国之外加上一个英国了!
不过还是希望他快点回到巴黎吧,伦敦那种地方真的有能吃的食物吗?」
值得一提是,由米哈伊尔和大仲马共同捣鼓出来的新菜,在最开始的时候接受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丶大仲马的热情推广和米哈伊尔成功的消息传进巴黎,倒是真的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道新菜里面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为米哈伊尔的成功感到高兴,就像巴尔扎克在看到这些新闻时,他拿着报纸的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而他那张平日里很是坚强有力的脸也微微有些发白。
此时此刻,巴尔扎克的脑子里面全是米哈伊尔走之前说的那番话:「我在英国不一定能够成功,只是一次尝试吧,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不得不离开了.」
这就是你说的尝试?!
这下你连英国人的钱都赚到了!
就在巴尔扎克感到心寒和痛苦之际,他的家中却是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对方刚进来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巴尔扎克先生,你欠我的稿子总该写好了吧?我之前可是提前预付了你几百法郎!」
巴尔扎克:「.」
你为什麽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过来.
但最终,巴尔扎克还是只能像一个英雄以及囚犯那样奔赴这位出版商指定的印刷厂,然后给他们表演一番什麽叫现场写稿现场改稿然后再现场印刷。
就当巴黎依旧时不时的因为米哈伊尔而躁动一下的时候,在更加遥远的另一边,在巴黎疗养完毕并且已经跟别人正式告别的别林斯基,此时此刻也已经重新踏进了俄国这块土地上。
而过去了这麽久,别林斯基显然已经抑制不住自己想要大干一场的冲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