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金蟾推磨
翌日一早,应阐便已在闻道斋前等候。
未久,一声钟鸣悠悠传来。伴随开静的钟声,闻道斋的大门也为道童打开。
一晃三五载,闻道斋的道童,早已换了几次面孔。
不过,应阐也是此间常客,昨天还往闻道斋中递了拜帖,这位道童却识得他。
「应师兄,您到了。」
道童行了一礼,便道:「座师已在斋中,师兄自往二层拜见即可。」
「谢童子。」
应阐拱了拱手,便迈步入了闻道斋中,轻车熟路登上二层,来到静室之前。
静室的门户半掩着,袅袅烟气从中飘出,嗅之宁神。
应阐走近两步,礼道:「弟子应阐,拜见座师。」
静室之中,很快传出淡淡一声:「进。」
应阐这才推门而入,抬首便见一位面如冠玉丶长衣素白的青年道人,正对门户而坐。
静室之中,陈设如旧。
应阐一时恍惚,竟有时光逆流之感。
虽然说理论上,凡是本宗长老,都有可能到玄成山中担任座师。
但实际上,常来往玄成山的门人都知晓,只有约莫七八位长老,常驻玄成山中。
眼前这位,其实不在此列,但是应阐对他并不陌生。
因为这位青年道人,便是五年之前,传他《万法玄象宝篆》的那一位座师。
应阐实不知晓,这是缘法,还是巧合?
他回过神,上前恭敬一礼,见过座师。
座师似乎并无叙旧之意,只是微微颌首,示意应阐坐下。
应阐谢过座师,遂与座师相对而坐,这时他才发现,身前桌面之上,静置着一件雕刻。
此物似是金玉材质,精致小巧,雕刻成了金蟾推磨的模样,应阐与那金蟾对视,竟觉这只金形神完美,仿佛活物。
「应阐。」这时,座师忽然问道:「你可知晓,本宗如今有多少玄光弟子修习《万法玄象宝篆》?」
应阐收回目光,答道:「弟子不知。」
「我告诉你。」
座师淡淡道:「除去知难而退,中途转习其它法门者,共计四十二人。」
应阐微微一惬。
虽然他亦知晓,本宗三经五功丶十二上法之中,修习《万法玄象宝篆》之人,可能是最少数,
但是区区不足半百,还是出乎了他预料。
这时,座师又道:「你觉得这四十二人之中,有多少能如你一般,修至玄光大成?」
不待应阐回答,座师便又接着说道:「不到五人。」
应阐默然。
其实仔细想来,他并不难理解,修习《万法玄象宝篆》者,必须分心修炼各种法术,这无疑会拖碍修行。
玄光修士,岁寿不过二百,对于寻常修士而言,有多少时日能在此节苦熬?
若是不能得见曙光,转习其它道法,其实才是明智之举。
这时,座师又道:「当年,本座传你道法之时,曾问过你。」
「万法归一,乃是漫漫之路,你可能够笃定?」
「你是如何答的?」
应阐道:「弟子能够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