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话题抛过来,李大霄乾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道:「我认为华国股市依旧在底部区域,这轮是历史性的大底,早在二月份,我就闻到了它淡淡的香气。」
「怎麽判断的底部?」
刘纪鹏询问。
李大霄没有犹豫,说出自己的想法道:「首先这轮熊市是从2007年开始,持续了一年,A股也从6000点,跌到了1600点,几乎是斩首一样的下跌。」
「下跌意味着什麽?」
「价值低估!」
「哪怕这轮牛市从1600点,涨回到了3400点,依旧有大量股票是被低估的。」
说到这,他有些惋惜道:「我一直强调买好股,做好人,得好报,想说的就是要让大家去买价值被低估的蓝筹白马,但很多散户跑去炒作热点,这是我比较痛心的。」
这番话通过会场音响,以及网际网路直播间,传入了大量散户的耳中,顿时激起无数议论。
[小熊饼乾]:对不起大霄老师,我错怪你了,你的鼻子比我家的狗还灵,当初不应该嘲笑你说闻到的是牛屎味。
[超级飞毛腿]:六月涨到八月,全网那麽多财经专家和博主,真就大霄老师靠谱,每天一头牛,天天不重样。
[糖糖不晚睡]:质疑大霄老师,理解大霄老师,崇拜大霄老师,让我们一起买好股,做好人,得好报,享惬意人生!
[爱你一万年]:买好股,做好人,得好报,我已经记下,以后再也不追热点了,呜呜呜!
随着李大霄出现在直播间,人数瞬间就来到了1.9万人,而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主会场的观众席,有一大半的股民都觉得李大霄说得有道理,也认可他的观点。
刘纪鹏听着会场的议论声,似乎残存的良知被唤醒,向李大霄提问道:「1600涨到3400点,依旧存在低估的股票,有没有可能是它们的价值就在那片洼地?」
王亚伟眉毛微抬,显然没想到刘纪鹏会这样说。
一旁的赵丹阳嘴角闪过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仿佛在看一出好戏般地看向李大霄。
坐在C位的李大霄闻言,立马反驳道:「不不不,它们价值没回归,纯属是市场资金有限。」
「市场资金有限的话,会不会形成流动性危机?」
刘纪鹏追问。
「流动性危机是不存在的,我们看上半年新开户人数就知道,华国股民正源源不断涌向股市。」
李大霄铿锵有力,语气坚定,一字一句都极为自信。
不等刘纪鹏开口,他又继续发表看法道:「1个股民不成牛,10个,100个,1000个,1万个呢?我们有13亿人,股民才1.2亿,这个增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你们所强调的资金流动性危机,只是看到了表面,觉得IPO重启和创业板设立是在吸A股的血,但要我说,正因为IPO重启和创业板设立,才能吸引大量股民入市,为A股提供海量的流通资金。」
「如果这轮历史牛市要命名,我会称它为团结牛!」
「散户团结,就是牛!!!」
李大霄的一句「团结牛」,让主会场数百名散户鼓掌,他们像是听见了大道梵音,瞬间顿悟。
「原来是团结牛,怪不得这轮牛市涨这麽久,我们散户太牛逼了。」
「还得是大霄老师,其他所谓的经济专家都是半吊子货色,只有大霄老师才能一针见血。」
「以前我觉得大霄老师是个骗子,但现在我只想对他说,李大霄,你就是我心中的股神!」
「股神!!」
「股神!!」
「股神!!」
主会场传出整齐划一的呐喊,这种场景连主办方都没预想到,李大霄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台上的赵丹阳丶王亚伟丶刘纪鹏看见这幕,都感到十分诧异,在某个瞬间,他们也在想,会不会是自己真的错怪李大霄了?
半年时间,A股两大指数不仅实现了翻倍,个股80%涨幅的比比皆是,并且这两个月,A股还在加速上涨。
「难道我真踏空了?」
王亚伟已经有点不自信。
主会场的股民太恐怖了,如果真如李大霄所说,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A股,那麽回调就不会这麽早出现,因为10月的创业板,国家队肯定会造势。
私募一哥赵丹阳,心态同样出现了微妙变化。
不仅仅的王亚伟和赵丹阳,刘纪鹏都在思索「散户团结能不能成牛」,可不可以走出一次历史性的超级大牛市。
……
《华国宏观经济与未来展望》分会场,台上的厉以宁丶曹凤岐,以及其他三位嘉宾正在讨论华国经济走向,隔壁突然传来的「股神」呐喊声,吸引了他们注意。
台下的何婧稍稍侧向张扬,压低声音道:「隔壁好热闹,难不成是巴菲特来了?」
「不太可能,巴菲特那种体量来华国跑商务就太扯了。」
张扬低声回应。
如果巴菲特来参加这种经济论坛,他只想到一种情况,那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倒闭了,他得跑商务来还债。
但这就更不可能了,先不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金体量庞大,就单单巴菲特的通天关系,就足以让美国来接盘。
不过好在,呐喊声很快消失,台上的曹凤岐继续话题道:「刚才石经理谈到了低碳经济,你是从哪几个方面认为,华国一定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欧盟现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嘛,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和欧盟合作的入场券。」
石波停顿了半秒,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现在的华国,正处在「高增长」与「高消耗」的交织期。」
「我们用占全球19%的煤炭丶10%的石油丶45%的钢铁,支撑着约8%的全球GDP,钢铁丶水泥等行业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
「北方城市冬季的雾霾天数逐年增加,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因工业污染变成「酱油河」,草原也因过度采矿出现大面积沙化。」
「低碳经济不仅是欧盟贸易的入场券,还是我们国内环境的护身符,百利无一害的经济,这就是我的支撑逻辑。」
「啪啪啪——」
分会场传出热烈掌声。
大量基金经理丶投资人都在默默记录着。
相比较于隔壁的股市,这里的话题还涉及到期货。
「哎说到可发展的新经济,我最近倒是听说了一种新经济,那就是懒人经济,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厉以宁说出这句话时,瞥了台下的张扬一眼。
「懒人经济?」
「还真没有听说过。」
石波和华世昌,连带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都感到疑惑,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个可发展经济。
不仅仅是他们,现场大量基金经理和投资机构一脸懵逼,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
「懒人经济?」
「有点熟悉,但不确定在哪听过,是说的什麽来着?」
「懒人还有经济?」
「谁说没有的,好吃懒做的人最容易下海,厉教授会不会说的就是红灯区经济啊?」
「这可不兴说啊。」
「就是就是,这种经济得去感受,不能细微讨论。」
就在众说纷纭时,何婧看向张扬,继续压低声音道:「你好像说过这个懒人经济。」
「嗯,毕业典礼的时候。」
张扬微微颔首。
「那这是一种什麽经济?」杨德龙非常好奇。
或许是张扬的影响力低,懒人经济概念没有得到大规模传播,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清楚。
见杨德龙好奇,张扬简单概括道:「就是一种让你可支配时间增加的经济模式,所谓的懒人,不是指懒惰的人,而是解放劳动力,重新定义时间的经济。」
「今天巧了!」
张扬话音刚落,厉以宁突然话锋一转道:「提出懒人经济的张扬也在现场,要不我们请他分享一下这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石波:「喔?」
「财研网的张扬?」
胡茂元询问。
「张扬也在现场吗?」华世昌目光扫视台下,果然发现了坐在第一排中间的张扬。
他们都听说过张扬的名字,毕竟是拿到阿里巴巴5000万投资,还和巴菲特吃过饭的男人。
越往上,圈子越小,有什麽风吹草动其实大家都会知道。
观众席的其他人,则是不断寻找张扬的身影。
不过很显然,摄影师比他们找的更快,直接就把镜头对准张扬,后台的导播也切换画面,让张扬出现在LED屏幕上。
「还真是张扬!」
「财研网老总张扬,真是他!」
「听说他今年才22岁,顶多23岁,刚创业就拿到了阿里巴巴顶级资源,还和巴菲特吃过饭,原来懒人经济是他提出的?」
「我想起来了,沪财毕业典礼,张扬就提出过懒人经济,厉以宁教授突然提起,是不是意味着国家要往这方面发展?」
「你别说,真有可能!」
「快记,快记下!」
厉以宁和曹凤岐都是国家金融智囊团的老前辈,是搭建华国资本市场的基石。
懒人经济从他们口中说出,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财研网的财经编辑部门。
由于网际网路企业需要7×24小时提供服务,周末两天又是最容易出现政策性重磅文件,因此财研网的财经编辑团队实行的是双轨制。
什麽是双轨制?
说简单点就是划分两只编辑团队,一只负责1357,另一只负责246的财经新闻收集。
每过一周,246团队就会切换成1357的工作时间,这样可以确保财研网可以正常产出内容,并兼顾员工假期。
被分派到任务,搜集《陆家嘴经济论坛》信息的财经编辑章凌川起初还不在意,但当听见直播喊出自家公司老总名字,人脸出现在直播间那刻,他猛然一抖擞道:「我操!张总居然也在?」
「张总?」
「什麽张总?」
周围的几个同事靠近,当看见张扬出现在经济论坛的直播间,他们纷纷爆了句国粹。
一时间。
围观的编辑越来越多。
主管曾庆丰听见开放办公区传出动静,立即从独立办公室走出来,呵斥道:「你们聚在一起想做什麽?手头的工作都做完了是吧?」
只是片刻,编辑们回到自己工位,不敢再去议论。
曾庆丰沉着脸,来到章凌川办公位,正当他想训斥的同时,猛然看见电脑屏幕显示的画面居然出现了张扬的面孔。
「我擦?」
他心中一惊。
自家老总业务这麽广泛?
惊讶归惊讶,他很快反应过来道:「好好工作,待会联系运营部,挂到头版头条去。」
「好的主管。」
章凌川连忙点头。
像这种情况,他们必须要挂头版头条,毕竟张扬可是财研网的创始人,决定他们的去留。
此时不仅是财研网,东方财富丶同花顺丶新浪财经和企鹅财经的财经编辑团队都被惊到,张扬居然跑到了陆家嘴的经济论坛,这该怎麽宣传?
避开他?
直接略过?
可如果真这样做,万一传递的消息有用,他们网站没有,那岂不是会劝退现有用户?
拿不定主意的财经编辑立马上报主管,财经主管看见涉及到张扬,有替对家宣传的因素,又上报给了更高一级。
一级报一级,当事情传到东方财富老总沈俊耳中,他紧皱眉头道:「居然外出跑商务,营销自己吗?张扬这家伙。」
「老总你看要不要屏蔽这个新闻,免得被对方诡计得逞?」副总陶彬询问。
「不!」
沈俊皱着眉,沉声道:「张扬这个人非常狡猾,别看他年纪小,肚子装的全是坏水。」
「那沈总你的意思是?」
陶彬小心询问。
沈俊想了想,开口道:「先看看他说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如果有,那就去名化宣传,如果没有,那就直接略过他的发言,绝不能给财研网一丁点流量。」
「沈总英明!」
陶彬竖起拇指。
不只是东方财富,其他财经网站的决策层都做出同样的选择,不想分财研网一丁点曝光。
而在同一时间,远在燕京的鲍星纬在得知张扬参加经济论坛,刷圈内知名度那刻,立马让自己助理程宏发打开直播间。
随着直播间画面出现,他立马瞪大双眼,惊讶道:「不是!厉以宁和曹凤岐这两老家伙怎麽也在,难道是想挖我墙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