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资本蠢蠢欲动,张扬与李大霄彻底对立
当一张张印着险资机构信息的名片递向张扬,一侧的何婧终于具象化地理解了,「资源会向上集中,钱会流向不缺钱的群体」这句话。
上大学的时候,王兴邦教授数次提起这句话,很多学生只有大致概念,却没有清晰认知。
时至今日,何婧已然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以及教育的滞后性。
虽说此时的张扬还属于「缺钱群体」,但阿里巴巴的注资背书,再加上财研网在财经网站领域的崭露头角,已经让他掌握了比普通人更重的话语权,各路风险资本也会反覆斟酌他的想法。
假如你是一家风险机构的经理,有人提出要给珠穆朗玛峰安装登顶电梯,想获得资金支持,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傻逼吧?
可如果提出想法的人是马芸丶马华腾,或者王健淋呢?
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和战略眼光,哪怕觉得很不靠谱,大概率你会反覆评估事情的可行性,这就是身份地位带来的差异化。
同时这也是为什麽,社会资源往往会向一处集中的原因。
此时的红杉资本丶软银赛富丶深创投,以及拥有「泰山会」背景的君联资本等,它们的风险经理正争先恐后地与张扬交换名片,想要投资「懒人经济」的种子轮。
不仅仅是险资,一些私募股权基金丶投资人都来到了张扬身前,彼此交换名片或号码。
和资本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让对方看见已方的价值,从而吸引资源的聚拢,
体现自身价值也不局限于和资本打交道,而是成年人的世界,本质就是价值互换。
「我要在你身上获得什麽,你要在我身上索取什麽」,这才是成年人的社交本质。
什麽都不图?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哪怕是向下社交,找些酒肉朋友一起玩,都存在情绪价值和金钱价值的交换。
一张张名片被张扬揣进裤兜,没有名片的也互换手机号码,陆陆续续,十几二十人过后,围绕在张扬身边的人群渐渐散去。
「张总回聊,有时间了,我一定去你公司拜访。」
龚旭微笑说道。
他是龚家的嫡系子弟,归属于「土家族」类型的投资人。
华国地大物博,各市各县都存在着相应的土家族,他们在别的地方可能能力有限,但在当地,
资源往往集中在他们手中。
「回聊。」
张扬礼貌回应。
待人群散去,厉以宁丶曹凤岐两位经济学泰斗来到张扬面前,先后开口感叹道。
「还真别说,刚才我们又评估了一下三主线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实相辅相成,行得通。」
「怪不得赵彦峰和熊兴怀经常提起你,张扬你的确有两把刷子,宏观经济的造诣很深。」
百闻不如一见,起初他们还不以为然,觉得张扬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位本科生,认为鲍星纬丶
赵彦峰和熊兴怀是看中了对方潜力。
但随着彼此接触,厉以宁丶曹凤岐不得不承认,在宏观经济和华国经济发展问题方面,张扬远胜于他们带的经济学博士,甚至说,简直就是皓月与星辉的差距。
话音刚落,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目光看向张扬,邀约道:「快到饭点了,这家酒店的饭菜味道不错的,张总,不如一起吃个饭吧?」
「对,香格里拉酒店还有粤菜厨师,绝对符合张总的口味。」杨德龙连忙附和一声。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扬点头道。
本来他也想和厉以宁丶曹凤岐这两位经济学泰斗吃顿饭,积赞自己的圈子人脉。
现在有胡茂元组局,那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见张扬应答,厉以宁哈哈一笑道:「待会我们继续聊经济。」
曹凤岐同样面露笑容,开口道:「我们得深入探讨一下,三线经济主线的内外作用。」
「几位这边请。」
胡茂元做了个请的手势。
别看他是上汽集团的董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厉以宁丶曹凤岐这两位经济泰斗面前,他只能沦落成「陪酒仔」。
这是因为厉以宁和曹凤岐都有国家金融智囊团的背景,而且还是华国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说白了就是,这两位老爷子是制定规则的人。
在胡茂元带路下,张扬丶何婧丶杨德龙,以及厉以宁丶曹凤岐集体离开分会场,前往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包厢。
几人没注意到的是,刚从主会场走出的王亚伟,目光无意间一扫,恰好看见了何婧。
他瞬间愣了半秒,与他同行的刘纪鹏不知道发生了什麽,询问道:「怎麽了?」
「那是厉以宁和曹凤岐教授?」王亚伟有些不确定。
华夏基金一直有传言说,何婧背后有着通天的关系,连主管林卫国都要讨好对方。
起初他是不相信的,因为他调查过何婧的档案,就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家庭,能有什麽关系。
现在他有点相信了。
刘纪鹏抬头看去,确认道:「是厉教授和曹教授没错,旁边的应该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
至于旁边那一男一女就不清楚了。」
他看过分会场的嘉宾名单,大致可以推断出身份。
「怎麽了吗?」刘纪鹏又问。
「没什麽,应该是我看错了,旁边那女生有点眼熟。」
王亚伟刚说完,刘纪鹏也觉得与厉以宁丶曹凤岐丶胡茂元并肩而行的青年眼熟,但只是背影,
他无法做出判断。
「两位一起吃个饭?」
私募一哥赵丹阳不知道什麽时候,悄然出现在两人身后。
他看似邀约两个人,但其实目的是王亚伟。
「一起吃个饭吧,我们研究一下这轮牛市怎麽布局。」赵丹阳旁边的李大霄笑眯眯道,
金融圈子很小,但对于圈内人来说,它又很大,大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金融小圈子。
在张扬和厉以宁丶曹凤岐两位经济学泰斗吃饭时,远在宏悦投资的柳华接到了自己好友,启明创投老板马俊辉的电话。
「喂俊辉,什麽风把你吹来了?」
「老柳还在杭城?」
「对,忙着宾馆生意呢。」
见对方还在杭城,马俊辉也不遮遮掩掩,直言道:「别捣鼓你的那破宾馆了,大风口要来了。」
「什麽风口?」
柳华不解。
「张扬你认识吧?上次浙商晚宴,我看见你和他好像很熟的样子。」马俊辉试探性询问。
「算得上朋友吧。」
柳华回答。
见柳华真的认识张扬,还是朋友关系,马俊辉随即开门见山道:「你这个朋友不简单,刚才在陆家嘴的《经济论坛》大谈可发展经济,提出的那个叫什麽懒人经济的东西,吸引了大量风险资本。」
「我给你电话就是想,能不能由你组个局,把他争取争取。」
柳华沉默了一会,说道:「你是说,他在经济论坛讲的东西,是未来的风向标?」
「没错。」
马俊辉点头道。
「有什麽资本想参与?」柳华又问。
他非常好奇,是哪些资本要参与才能惊动马俊辉。
「红杉那些就不说了,泰山会的君联资本你知道的吧?他们的经理已经和张扬互换名片,我真觉得懒人经济有搞头。」
马俊辉语气带着抹急迫,他看见了财富增长机会,现在就缺了一个「引路人」。
很多人办不成事,就是不懂得找中间人搭桥。
为什麽办事要找中间人?
假设B找A办事,A不认识B,哪怕B给再多的茅台,人家A也不敢收,因为和B不熟。
可如果B先找了C,而C和A是认识的,那C不仅是中间人,还是两人之间的担保。
马俊辉摸爬滚打多年,自然明白中间人的重要性。
回想起上次浙商晚宴,张扬和柳华不仅相谈甚欢,还一起参加了后续的饭局,找柳华出面,说不定可以拿下这个项目。
当听见「泰山会」,柳华瞬间意识到,这个所谓的懒人经济,说不定真可以入局。
「我待会联系他。」
「行,那就拜托你了。」
「哈哈,都兄弟。」
随着电话挂断,柳华将手机放置在桌面,喃喃自语道:「泰山会的君联资本吗?有点意思。」
什麽是泰山会?
所谓的泰山会,是一个华国企业家交流圈子。
巨人集团的史玉柱丶百度公司的李彦宏丶阿里巴巴的马芸都是泰山会的一员。
而泰山会的提出者,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柳川志。
半点不夸张的说,泰山会就是华国民营经济的顶层圈子,他们对风口的嗅觉极其灵敏,往往在常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砸下资源完成布局。
除了泰山会外,各地区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但如果要说谁能保二争一,那拥有李家诚丶马华腾的潮汕商圈绝对榜上有名。
入夜时分,华灯初现。
当沪都被黑夜笼罩,一位位富少开着顶级超跑,载着身材火辣的女副驾开始炸街,金钱燃烧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城市上空。
有人说过,白天的沪都属于所有人,它具有一定包容性。
但到了晚上,被建筑灯光照亮的黄浦江面会飘着四个字,那就是「穷逼勿扰」。
而在香格里拉酒店。
VIP包厢。
金碧辉煌的包厢内,张扬没有了任何顾忌,因为场景已经从公共场合,变成了私人场合。
他大谈A股下跌的原因,锐评华国经济的阻力点,让厉以宁丶曹凤岐连连点头。
胡茂元感叹的同时,虚心请教道:「如果上汽集团要搭上经济快车,应该怎麽做?」
「要文说还是武说?」
张扬笑道。
文说是留有馀地,暗示为主。
武说是不留馀地,犀利点评。
胡茂元在听了张扬对宏观经济和A股的二次分析,已经信任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虚心请教道:
「你就开了说。」
「那我可要说了。」
张扬淡笑道。
胡茂元:「说吧。」
「上汽集团,包括现阶段绝大部分国内车企,本质都是外国车企的代理商,没什麽核心技术。」
当张扬这句话说出,包厢不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温度似乎都下降了几度。
杨德龙,甚至连厉以宁丶曹凤岐都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张扬这麽不留面子,第一句话就扒乾净国内车企的底裤。
何婧看着胡茂元变得难堪的脸色,用自己膝盖撞了撞张扬的腿,提醒注意分寸。
然而张扬像是没察觉到一样,继续锐评道:「我知道这番话有点逆耳,当然胡总你也可以辩解称,引入外资车企,可以学习到对方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胡茂元:「—.」
沉默。
寂静。
就宛如进入了图书馆。
中外车企合资,确实只能学到皮毛,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丶变速箱根本就学不到半点,人家德国丶日本和美国堆叠了一面墙的技术专利,连模仿都模仿不出来。
哪怕不说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单单说底盘调校,国产汽车就是没法和欧系车比。
一辆底盘调校差的车,就很容易让人晕车呕吐。
这也是为什麽,2009年的二手车市场普遍不要国产车,亦或者说国产二手车没人要的原因。
现在的上汽集团,其实是大众丶通用丶菲亚特的国内代理商。
而国家撮合车企合资的目的,就是清楚认识到,国产车远不及外资车,而汽车市场又不能不发展,就搞出了个合资模式,外资拿走一半,剩下的钱留在国内。
在沉默了十几秒过后,胡茂元询问道:「如何破局?」
张扬不紧不慢地喝了口酒,放下酒杯道:「5月份的《十大产业振兴消费与投资双轮新规划细则》提到了汽车,末尾就有答案,考虑到胡总可能不关注这些,我就直说了吧,国家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绕过专利壁垒。」
华国的科技爆发,从来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五年规划丶十年规划一步步走来的成果。
因为是重生者,他知道十年后的华国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遥遥领先于「德美日」,甚至让这些国家都不得不通过高关税来保证本土车企的生存。
起初张扬还以为,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五年规划的产物。
但直到这世啃了大量政策文件和市场研报,他才在2009年5月的这份《十大产业振兴消费与投资双轮新规划细则》文件中,找到新能源汽车的影子。
5年?
不,这是跨越10年的落子!
为什麽说要关注《新闻联播》,了解政策文件内容,因为投资的财富密码,就藏在一份份规划文件中。
时代的沙粒落在个体,是每个人都无法承受之重。
但同样的,只要跟上时代机遇,不说大富大贵,夜夜笙歌,不愁吃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我记下了。」
胡茂元微微颌首,眼神凝重。
此时的他发现了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上汽集团没有人和他提及这份文件。
如果不是张扬说出来,他压根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