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西施又劈人啦!【求月票】(1 / 2)

第358章 西施又劈人啦!【求月票】

临淄城很大,想要在这里面找到田穰苴的家人,并不是那麽容易的,好在从吴国出发时,孙武曾给过西施一些建议。

说起来,孙武和田穰苴,都是田氏子孙,田穰苴是田氏旁系,而孙武的爷爷田书因为伐莒有功,被赐孙姓,从此孙武的家族就改姓孙了。

另外,田氏的本姓也不姓田,而是姓陈,他们的老祖陈完是陈国太子,因陈国灭亡而逃到齐国。

齐桓公很欣赏陈完,邀请他担任齐国朝臣,但陈完为了自保,拒绝出仕,并改姓为田,当了个管理一百人的工正,算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别看田氏低调,但野心却不小,经过一代代发展,齐景公时期,田氏逐渐成了齐国的大家族,并且跟高氏丶国氏丶鲍叔牙的后人鲍氏并称四大家族。

齐景公死后,田氏趁乱进攻其它三个家族,并彻底架空国君,独揽大权,逐步取代齐国的姜氏,成为齐国新的国君,完成了以田代姜的壮举,齐国的王族从姜氏变成了田氏。

田氏家族源远流长,一直活跃到现代社会,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二十多个姓氏。

排名第一的就是孙氏,从孙膑到孙坚,再到有着国父之称的孙中山,都是孙武这一支的血脉。

战国末年,齐国灭亡之际,田轸奔楚国为相,被封为颍川侯,因颍川是陈国故地,遂改为陈姓,这便是颍川陈氏的起源,像汉末的陈群,南北朝时期的陈霸先,都是这一支的后人。

秦灭齐后,齐国国君的直系后人改姓为王,并一代代繁衍,然后就有了王凤丶王莽这一家子。

田穰苴因着作《司马法》而得名,所以他这一支的后人,皆以司马为姓……当然,这一支虽然挺绵长,但在华夏历史上并没留下什麽好名声。

除了这些姓氏之外,田氏还衍生出了胡氏丶姚氏丶陆氏丶薛氏丶车氏丶文氏丶敬氏丶法氏丶皮氏丶占氏丶与氏丶献氏丶子氏丶鞅氏丶梧氏丶坊氏丶高氏丶威氏丶五王氏丶第三氏丶第五氏等等,属于华夏第一大家族。

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断档,原因就在这里,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根,都能找到源头,

西施推着自行车,不顾路人们异样的眼光,径自从包里掏出一卷竹简,上面写着齐国金文……这是孙武写的介绍信,能帮西施在临淄找到几个熟人。

没多久,她便找到了孙武的一个旧友,在对方的带领下,西施找到了田穰苴家。

如今田穰苴已经过世,他的后代住着茅草屋,生活挺拮据的,但听说西施奉神仙之令前来取兵书,当即宰了全家唯一的一只母鸡招待神仙使者。

这让西施有些过意不去,她将自行车上带的物品分出一半送给了田穰苴的后人,就连孙武的友人,也分到了几只打火机。

「你们可用此物换些财物补贴家用,不要自己留着,会给你们带来灾祸。」

现在齐国动荡,西施不敢给太贵重的物品,免得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普通的财帛就能动人心,更别说神仙赐予的物品了,绝对会抢破脑袋的。

送出物品后,西施很快就见到了田穰苴着作的兵书,整整有十几卷竹简。

田穰苴的儿子说道:

「家父生前,曾带着此兵书献给国君,奈何被视为无用之物,家父便心灰意冷,将这套兵书藏在家中,坐等有缘人上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志之士都想传播自己的思想,田穰苴身为兵法大家,自然也想让自己的思想传世,奈何此时的兵法还没有市场。

一直到战国时期,各国开始想尽办法提高己方战斗力,田穰苴着作的《司马法》才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各国国君发现,按照田穰苴写的方式组建部队丶训练部队,战斗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兵家就此迎来了春天。

西施担心节外生枝,拿到《司马法》的全套着作后,她便藉助勾陈大帝给的树叶,将所有竹简都带到了混元宫,正好赶上这边吃午饭。

周易见大美女归来,起身给她盛了一碗米饭:

「找到田穰苴的家人了吗?」

西施点头说道:

「找到了,《司马法》的全套着作也已经带来,堆放在了小蓬莱殿中……《司马法》不光有军事方面的着作,还有聚兵丶安民丶治国等手段,后世《司马法》只剩五篇,应该是被人有意删掉了。」

武媚娘打算吃完饭就搬到武成王殿,抽空将这些内容翻译出来,要是有用就传给各个世界。

辛弃疾向西施拱手问道:

「荷花仙子可否将勾陈大帝的树叶借给我一用?最近几日我一直在恩师这边学习挖掘机,想回去交代一声,免得那边的人担忧。」

西施将树叶拿出来,辛弃疾接过后,当即去了武成王殿,返回了南宋世界。

没多久,他便回到混元宫,准备学会了挖掘机再回去。

吃过午饭,西施带了一锅周易做的大锅菜和两箱食盐,重新回到春秋世界,打算让田穰苴的家人尝尝后世的美味。

结果刚现身,就发现院子里满是士兵,田穰苴的后人和孙武的好友全都跪在地上,正在被人挨个儿审问,还有几个贵族打扮的人拿着打火机,正在啪啪啪的玩耍着。

西施的出现吓了众人一跳,审问的人转过身,大概三十六七岁,脸上带着上位者的傲气:

「你便是神仙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