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加」「减」的做题方式
宣冲望着这个毛遂自荐的年轻人,心里面冒出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苏明老实本分的叙述结束后,宣冲根据他的言行谈吐,已经知晓面前这个年轻人,凭藉他自己显然是没法在阵营上转过来这麽大弯弯绕,其背后一定是有其长辈在助推。
宣冲有那麽个良好习惯,在进行涉及权力相争的对话时,上来先看地址丶查阶层。
宣冲当然是知道,这个叫做苏明的家族出自水。水丶竹州地方上,那些派系死扛这麽多年,也让宣冲很头疼。
宣冲是非常想要抓一个模范,让这个模范主动对自己策名委质,定下君臣名分。
话说水那边武家军北路派系是相当「别扭」的,他们并不想真的脱离宣冲单干。
在乱世中,下面的地方派不过来拜码头,保不准哪天其他兵马就要去他们老家徵税。美其名曰为大爻国难而征,连个欠条都没有。
现在大爻烽烟四起,任何未被战火糟蹋过的地方都是「麦子成熟」的良田。
这样的「田」之所以没有其他人收割,那是有主了。
虽然,竹两地武家军北路派系的人,现在对宣冲领导有那麽点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每年商税还是交的,大军采买体系还在。真的要反出去,就会被外面豺狼虎豹们吞掉。
目前宣冲对还没有投自己的「北路军」派系,是将其当作碗里骨头。
宣冲:虽然我觉得这里面骨头会卡喉,但是这骨头是我碗里的骨头,不是什麽阿猫阿狗都能跑到我碗里拱食的。
现在这个问题的症结是:这帮人抱着北路军的功劳簿不放。
随着宣冲当家后,以南路军的功劳簿为主,他们在武恒羽那儿记录的一些旧的功劳成为死帐了。
这帮人为了不想让这笔帐销死,总是在聒噪「武恒羽回来」如何如何的话,尽管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去北边投武恒羽,也没人拦着,但是留在宣冲手下的北路军派系们就是要制造这个话题。
很显然,这个话题能让武小雀不舒服,所以希望通过「闹」让武小雀认帐。
而宣冲呢!嘴硬,记仇,越闹越不给。
诚然,北路军是有那麽一票人,是带着旧的功劳簿几乎没有任何职位下降就合并到南路军;但那些都是武撼峦时期分配给宣冲麾下的武家子弟。而后在渤地,他们对接东市军时,宣冲用东市军的骨干等价和武恒羽换的。
武轰等北路军武家子弟们的功劳簿,是跟着宣冲合订了好几次的。现在他们忠心耿耿地随着宣冲从渤郡回来后,宣冲自然可以把武轰他们的功劳全部认了。
南路军的元老们也无话可说。毕竟武轰等人既是宗亲,同时也围绕在「武飞」身旁苦战数年,立下汗马功劳。
而竹这帮人的功劳,压根就和「武飞」没有任何关系,南路各路派系都是不认。
类似于李世民当不上太子,围绕着他身边的一系列前唐功臣们的很多功劳就变成了死帐。李建成没有一本功劳簿安排这帮打天下的人,权力体系必然会有掣肘。
家族内的换届就是这样的。每一届新大哥,都是上一届班子中最能干的派系头目,但仅仅是他那个派系的。
如果宣冲在上位前,亲自作战的功劳弱一点;亦或是武撼峦当年出岭南时,武恒羽能耐再大一点,一路上包揽所有战功,心态开朗一些,提拔大量手下?
宣冲现在继位后,碗里这块「卡嘴」的骨头就更大。
如何在新上位后消化掉这些「骨头」?李世民通过「重用魏徵」给出了标准答案,那就是给这些隐太子派系的人一个立功进入凌烟阁的机会。通过提拔魏徵,让那些拿着旧功劳簿的人彻底死心,让其中有能耐的人,快点落户到新的功劳簿上立功。
…宣冲所有思考的「题目」,赵诚那儿都有,甚至赵诚积压的题更多…
苏家小将这边等待着宣冲的裁决,从年龄上来说,苏明仅比宣冲小个四岁。
宣冲饶有兴趣地对这苏家小将说道:「你愿意到雍州守北门,叔很高兴;但是你这个驻守的长期方案,叔不放心。」
苏明咬着牙,继续保证:「兵主,北边的驻守,我必尽心尽力。」
宣冲欲擒故纵地担忧道:「我不是相信你不能吃苦,而是担心你在北边找不到甜头。」
宣冲展开地图,提点这个小将:「既然你愿意去北方,相对那两家,你就是咱家自己人。」
宣冲这几年也老练多了,学了一点类似刘邦的拉近关系的套路;宣冲拉住苏明让其站在自己一步内,苏明隐隐有些触动,他是第一次从宣冲嘴里听到「自己人」;先前作为竹派,那可是明显被排斥。——现在突然又变成了嫡系,显然他老爹给他做的选择是对的。
宣冲:「知道为什麽之前我没派其他人去北边驻守吗?」
苏明:「是因为蔡将军和恒将军久居北方,精通风土人情。」
宣冲点头:「是啊,精通风土人情;所以派你,我有点不放心。」
苏明被激将后当即表示:「我可以向蔡丶恒两个将军学。(作为年轻人想要证明自己的情况,被宣冲拿捏得稳稳的)」
宣冲反问道:「你愿意学,人家就愿意教?」
苏明愣住。宣冲在地图上指出了往来商路的马道说道:「这些都是关乎他们两家的立足根本,也是他们精通本地的关键;你想学,他们凭什麽教你?」
看着苏明张了张嘴,宣冲温和地循循善诱道:「但我可以教你。」
苏明立刻反应过来了,知道该抱谁的大腿了。
宣冲一副大哥做派,拍了拍新收小弟肩膀,示意他一方面要小心谨慎,一方面不用怕。自己会盯着他的工作,不会让他一上来就翻车。
宣冲给苏明很清晰的指示:「兵家防守事情和这两位将军多沟通。你是咱自己人,既然你去了那儿,那就代表着我。蔡丶恒二将固然会和你亲近,但是你得明白,他们会把你当作监视他们的眼睛。故,你作为眼睛,就有被重点蒙蔽的可能。
若是昊国大军来袭,你要有自己的主见,蔡丶恒的家人扣在我手中,不一定会反覆,但是万一局势严峻,他俩决定反覆,必然诱取你的头颅。」
苏明心中咯噔一声,这些风险,他老爹可没和他说。
宣冲立刻循循善诱的宽慰道:「莫怕,留着点心,这些事发生概率极小。这五年内你要经得起历练,即可以独当一面。」
苏明得到了画饼后感激涕零。
宣冲说道:「去北边镇守边疆,除了在兵事上用心,还要在民事上注意。北边缺茶,我专门给你拨一条商路,唯独你来专营。钱货由你个人支配,如果缺了钱我再给你报销,切记,收复当地人心不要害怕花钱,但不要直接发钱,而是花钱办事,让那边的以你为中心办事。「
苏明从将军府出来后,已经是从原本略带抗拒的竹派,变成了受宣冲知遇之恩的人了。
虽然现在还谈不上死忠派,但是只要宣冲这五年,每个阶段都兑现提拔,他成为死忠是迟早的事。这就是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谓:「盖追先帝之殊遇」
苏大河听闻了儿子转述后,感慨道:吾家道不落矣。——随后断绝和竹派其他成员的联系,庆幸自己调转得早,竹派其他那些转不过来弯弯绕的,迟早会被玩死。
…宣冲是按照「加法」来做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