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丶阿维(三)(1 / 2)

唐洛氏出身显赫,是四品工部侍郎的嫡亲女儿,自幼在书香门第中长大,受尽父母宠爱,才情与品貌皆为京中贵族圈所称道。

然而,她的婚姻却并未如外人所想那般美满。她被许配给了一个既无文采也无武功的男子,这桩婚事本非她所愿。这个男人虽然出身高贵,却声名狼藉,为人放纵不羁,既不学无术,又无所作为,京中无数世家皆不愿将女儿嫁给这样的纨絝子弟。但他却是当今皇后的亲侄儿,他的父亲与唐皇后同母所生,父子二人在宫中颇受唐皇后的宠爱与庇护。

最终,唐皇后亲自过问了这桩婚事,亲自为侄儿物色门当户对的良配。

唐洛氏是在一场春日赏花宴上被皇后相中的。当日,京城贵女云集,人人都怀着被皇后垂青的希冀,她也不例外。只是当她得知皇后为她牵的红线,竟是要她嫁给唐家那位声名狼藉的四爷时,心中满是抗拒与无奈。

但她的父亲曾是唐家老爷子的门生,与唐家渊源颇深,这桩亲事根本无法推辞。

唐家人之所以选中她,正是看中了她温婉的性情丶良好的家世丶清白的门风,以及易於掌控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她容貌清丽,气质恬淡,并非那种会惹事生非的妖媚女子。

唐皇后或许希望,洛氏嫁给那个不成器的侄儿後,能以自身的品行与学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丈夫,让他走上正途。可惜,这枚棋子最终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她的丈夫对她漠不关心,甚至时常冷淡相待。更糟的是,他依旧我行我素,经常在外闹事打架,沉迷於吃喝嫖赌,声名愈发败坏。

有一次,他在军中值勤时竟聚众赌博,因而耽误了军情,导致京城神机营的差事被撤。若非出身唐家这样的外戚世族,换作旁人早已身败名裂,甚至难逃牢狱之灾。唐家世代为外戚,权倾朝野,这样的庇护让他屡屡逍遥法外。

即便在军中犯下大错,他也未被革职,仅是被外放至桐县驻守。那段时间,他似乎有意在姑姑和姑姥姥面前表现,收敛了许多,也难得安分与洛氏共度日常。就在那时,洛氏怀上了孩子。

她天真地以为,这样平静安稳的日子能够持续下去。可惜好景不长,怀胎七月时,丈夫又故态复萌,这回更是闯下大祸——他侮辱了一名良家女子。若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或许只能哑巴吃黄连,无处申冤,但那女子却是他上司霍将军的良妾。这位霍将军家世显赫,为人刚正,妾室的父兄皆为国捐躯,霍将军坚持要为妾室讨回公道,丝毫不惧权贵。

为此,连当朝嫡长公主穆易湮也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停。

洛氏因忧惧过度,怀孕七月便早产。当时府中上下都在关注丈夫的风波,无人顾及她,等到发现时,她已经产下早产儿,自己也昏迷不醒。

等她苏醒後,才得知丈夫已被释放,而霍将军因冲撞公主,导致身怀六甲的公主受惊,在破庙产子,霍将军被指大不敬,已经下狱。如此一来,自然再没有人追究她丈夫的责任。

洛氏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明知丈夫行为败坏,却对霍将军的遭遇生出几分幸灾乐祸,仿佛这是命运对她的报应。

随着时间过去,洛氏渐渐将霍将军的事抛诸脑後,将心思全放在照顾早产丶体弱多病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就是如今站在她面前的少年。少年玉树临风,唇红齿白,容貌极为出众。洛氏曾不止一次怀疑,这样精致的孩子,真的是她的骨肉吗?

尽管心中有疑惑,母性的本能让她选择忽略这一切。直到孩子四五岁时,长得更加标致,无论是府中的夫人还是外来的贵女,都争相抱着这个小宝贝,夸他漂亮可爱。

所有人都喜爱这个孩子,唯独她的丈夫对他冷淡。起初她以为丈夫天性冷感,直到家中妾室陆续产子,她才惊觉,丈夫不爱的只是她的孩子——因为这孩子根本不是她亲生的!

原来,长公主所嫁之族乃是大诏赫赫有名的南陵王。唐皇后担心南陵王有了亲子後,会分心对皇子辅佐,也担心公主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对娘家不再尽心,因此设计偷天换日,将公主的儿子与洛氏刚出生的女儿掉包。

她可怜的女儿,刚刚降世便被抱走,换成了别人的孩子。

洛氏悲愤难平,与丈夫理论,丈夫却冷笑道:「姑母也是疼爱我们的孩子,有你这样的娘,孩子能有什麽出息?如今我们的女儿,已经被皇上亲封为郡主,这有什麽不好?」

这番话如利刃划在她心头,她却无力反抗。

彼时,唐皇后已经成为太后,权倾朝野。洛氏身为後宅妇人,根本无法与太后抗衡。

虽然心中悲凉无奈,但孩子已经在身边养了五年,情感早已深厚。

正当她决定认命时,唐家却突然派人将孩子抱走,对外宣称孩子染上痘疫,不幸夭折。

无论她如何哭喊哀求,家族的决定无法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