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确实是个不仁无礼之徒。
至于奚骥,则需要再等一等。
只看修为提升到速度,他其实隐约表现出比宁山更迅猛的态势,宁山修持第二把「义」之古剑有藉助灵物振声铁来缩短时间,奚骥全靠自身生啃。
但不过一年时间,他就已经八品三才阁全满。
之所以当前不能参加晋升七品的典仪,是因为他还有儒家相关历练没有完成。
诚如徐永生所料,奚骥在三关五相上的选择,就是有「义」选「义」,无「义」选「仁」,其他三个都只修持一层,仿佛顺带的。
九品境界,他选择了义丶仁丶智。
而八品境界,他的选择是义丶仁丶信。
并且先后顺序上,非常随性。
一般而言,第一层「信」之印章的相关历练,需要为旁人守密一年,考虑到节约时间的因素,
碰上类似情况的人,大家都会选择先修持第一层「信」,然后早早开始相关历练,并在这一年时间内开展其他修行。
但奚骥依然是先「义」后「仁」,把「信」放在了最后。
所以,时间进入盛景十四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奚骥都需要耐心等待保密时间期限到来,其本人则停留在八品境界。
奚骥对此倒不后悔,趁着这段时间,他或是结交众多新朋友,经常和欧阳树一起跟着和挺转悠,或是自己认真习武,不断熟稳当前掌握的诸般武学。
即便如此,他进步的速度在四门学的学生中仍然出类拔萃。
一个宁山,一个奚骥,展现出来的潜力,在儒家武者中,莫说四门学,便是太学里也罕见,唯有国子学那边有少数世家子弟可以相提并论。
结果这两个人全部蹲在四门学不挪窝,叫太学那边的助教丶直讲之间颇有些非议。
甚至还有人拿出先前徐永生也曾正常升学的旧例来说事,酸味满满。
「徐恒光准备一下,今年春社日的儒家提前入品典仪,由你主持。」韩帼英随口吩咐道:「这段时间,熟悉一下典仪流程,先演练一番。」
明年盛景十五年,学宫将再次举行三年一次的正式纳新,从学宫外院中选拔合格人才入读学宫正院。
按照惯例,今年二月春社日将召开一次专门针对儒家武者的「提前批」考试。
去年崇玄学博士刘深便希望道家能有相同待遇,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徐永生有些意外自己成为学宫助教不久便得到主持提前入品仪式的机会,不过他面不改色,应诺下来:「是,学生这就回去准备。」
武学宫乃大乾官方修习武道的最高学府,除了自己纳新之外,还会源源不断接收下面地方上州学丶县学输送的人才。
徐永生这一丶两年来去正文坊学宫外院那边去的少了,但也有所耳闻。
接下来这一批将在盛景十五年入学的新生中,也有一个出色的苗子。
这位跟徐永生没什麽缘分,乃是下面县学发掘,很快惊为天人,直接越过州学向武学宫打报告东都学宫占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快帝京学宫那边一步,将人才收入囊中。
既然是先在县学就读,那这孩子的出身不用多问也知道较为普通,
事实上,今年将要参加「提前批」入品典仪的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庶民子弟。
和上一届的宁山一样。
正常情况下入学,便是入四门学。
徐永生接到韩帼英通知后,便即正常着手准备。
三年前那次「提前批」考试,他刚刚为人师表,成为东都学宫的六品直讲。
那时便曾经参加过相关典仪,只不过是从旁辅助,如今则轮到他主持整个仪式。
盛景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春社日。
身为五品助教的徐永生,带着几名六品直讲,见到了今年参加「提前批」典仪的外院新生。
徐永生视线一眼扫过去,很难不注意到其中一个人。
不过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方站在人群中,明显矮了一截。
虽然神情显得颇为沉着,少年老成,但这个名叫尹兰舟的孩子,面目五官依然稚气未脱。
他身高比周围其他的同学,平均矮出大半个头还多。
因为他今年还不到十二周岁。
一般而言,入学宫外院,通过或早或晚的考核同培养,等到参加正式入学试的时候,学生大都在约莫十五丶六岁年纪。
像徐永生那样接近十九岁才正式入学的人,就属于进学相对较晚的。
而像尹兰舟这样,则属于进学明显偏早的。
周围同学,少说比他大三岁,并且别人都正好是快速拔身高的年纪,他却还没到时候。
于是眼下站在人群里,尹兰舟自然被衬成小萝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