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酒色?是钱财?是家族显赫?
」
张汤主动提及了可能的私欲内容,供赵周选择,「亦或者,全都有?」
如果沉迷酒色,大多是能在身体上有表露,如果家财万贯,这倒是看不出来,而家族显赫,张氏一族并无族人入仕,包括张汤的两个儿子,张贺丶张安世现在都没有入仕。
御座之上,百官之首,一君,一臣,都有了轻微的动作,也都明白张汤在做什麽。
玩弄智谋驾御他人。
看似给了赵周很多选择,但这就和「快手戏法」一样,张汤总是会让赵周选择他想让赵周选择的答案。
短暂的沉默后,赵周再次开口道:「在兰台丶廷尉署治狱中,大司空是否诈取了财利?」
赵周似乎选择了一个永远不会错的进攻方向!
钱财!
同为大汉官员,他不相信公卿大夫的家底能经得起调查。
只要张家有来源不明的钱财,哪怕不是治狱中诈取的,一个贪赃枉法的罪名,也能置张汤于死地!
御座上,百官首,君臣不约而同地露出笑意,张汤也笑了,转身行礼,「上君,臣请廷尉卿丶
御史中丞丶司隶校尉会审臣与府邸,彻查臣的家财!」
三法司会审!
三司。
源于战国时期太尉丶司空丶司徒三法官,也称三法司。
秦之一统,太尉丶司空丶司徒不常设,便转为朝廷中三个主要的司法衙署,在大汉,一廷尉卿,二御史中丞,三司隶校尉。
本来,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以三法官的级别,是没有资格会审皇太子和三公的。
就像北军亏空那案,刘据入兰台受审,是得了天子诏令,不然,时任御史大夫的李蔡也不敢审案,也不会事后丢掉性命。
眼下,张汤主动要求三法官会审自己,是另外一种会审之事。
但和北军亏空案一样,不论审没审出问题,都要死人。
是张汤的问题,张汤授首,张汤没有问题,那就有人要授首了。
张汤,搏命了!
赵周和所有皇臣都变了颜色。
「不论是家财,或是酒色,或是家族,或是其他问题,臣都愿意接受会审,有任何问题,臣都无怨无悔。」
张汤没有再看赵周,「臣是什麽人,典属国说的不算,对我在这数十年为官生涯中的是非功过,上君和百姓自有评价,史书自有评价!
百年之后,站到高皇帝丶孝文帝面前,臣也敢向先帝们汇禀说:臣张汤这个御史大夫为了上君,为了朝廷尽心了,尽力了,也拼了老命了!
臣智谋短浅,有着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为官中犯过很多错误,以后免不了还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有一点臣俯仰无愧,臣从没背叛过一个大汉公卿的良知!」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让所有的人心中同时升起一个问题,「谁背叛了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