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后生可畏啊!【为胖凛凛龙盟主加更!】
陈师傅当然觉得李悠南是在讲一个有趣的笑话。
这些玩自媒体的年轻人真是有意思,他怎麽就想不出来这麽好笑的笑话呢?
还「哪里报名修复国宝」,「国宝」和「报名」这两个词语能放在一起吗?
但他很快就觉得气氛有些古怪,因为自己的孙女和办公室的小张两人都没有笑,反而带着一丝惊讶。
惊讶是合理的,但问题是,他的孙女接下来竟然一本正经地问道:「除了画画,你还会其他的呀?」
这句话一时间让陈师傅有些疑惑起来,什麽叫「除了画画」?
此时他忽然注意到了桌子上那个已经做好的品,眼神有些意外,拿起来这个练习用的仿品和旁边的真品对比了一下:「嗯?什麽时候做出来的?这个彩绘—?嗯,还行,算是已经摸到了门路,就是打底还需要再提高一下。」
陈诺诺摇了摇头:「不是的爷爷。」
她不好意思地说,「这个是他画的。」
一边说着,指了指李悠南。
陈师傅愣了一下,望向了李悠南。
李悠南淡定地说:「陈师傅,实不相瞒,我除了是一个自媒体博主以外,平时也涉猎一些瓷器丶雕刻丶绘画这些手艺,另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感兴趣。您可能不认识我,但是央视曾经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导过我。」
事实上,李悠南也是回到中国以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偶然间上了央视这件事情。
不得不说,哪怕对于李悠南这种不追求名利的人来说,这也是非常爽的一件事情。
这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来装一下了。
听了李悠南的叙述,陈师傅眨了眨眼睛,试探地问了一句:「小伙子,你——学什麽专业的?」
离谱,离了个天大的谱。
此时,陈师傅正将第三个颇有难度的瓷器真品拿来放在桌子上,随后又从箱子里取出和这个瓷器造型一模一样的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模具,让李悠南尝试着将这个真品的图案丶颜色等方面复原出来。
而旁边的陈诺诺则一脸兴奋地拿看李悠南的拍摄设备,将这一幕给拍下来。
李悠南拿起真品,认真观察了一下。
这是一个景德镇传统粉彩的瓷罐,整体有褪色,釉面有脱落,甚至有一个部位的边缘还脱了一点壳,把手的位置还有一道细细的裂缝,总的来说,要仿画出这件瓷罐难度极大。
陈师傅认真地说:「要是连这活儿你都能这麽快复制出来的话,那我也得叫你一声老师了。」
这话并非抬举,因为他自己当初学艺的时候,老师给他出的题目就是这个瓷罐。
当时的他花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认真研究调配颜料成分,以及那道裂缝该如何复制丶那些褪色的地方该如何处理丶釉面脱落的地方又如何仿制。
当然,如果是他现在来做的话,肯定不需要那麽长的时间了。
一方面是现在的科技发展,有很多高科技手段可以复原,大大缩减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他现在的经验,能够让他快速找到方案。
不过科技归科技,要把这东西原原本本地仿制出来,有一些步骤是没办法用到科技的,如果让他现在来弄的话,大概需要三天时间。
就在刚才,听到陈诺诺说李悠南只花了几十分钟时间就完成了那件碗的颜色调配以及绘制,做出来的成品已经有了九成九的相似度,让一般人来看,还真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不信邪的陈师傅立刻就给李悠南出了几个难题,全都是关于彩绘的,难度自然是递增的。
没想到李悠南一点都不犯忧,直接上手,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关键是李悠南并不是那种一边尝试一边调色,更没有事先查阅什麽资料。
他直接笃定地弄来那些颜料一顿配,就好像这孩子的脑袋里装着所有配色的成分比例而画画的水平更是高得吓人,胸有成竹这个词在他身上得以具现。
这个过程当中,陈师傅心头不断被震惊。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浸淫修复瓷器多年的手艺传承者,尤其是画瓷这门技艺,他很清楚,要达到李悠南的这种水平,没个十年八年的训练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越看越心惊,随后才搬出了这道最困难的题,这道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画图彩绘步骤了,而是真正的仿制一件有难度的真品。
涉及到的工序除了第一步打型,其他的所有工序都包含在内。
如果李悠南真的可以仿制出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那他至少在修复瓷器这一门技术上,可以直接上岗了。
这会儿李悠南也观察得差不多了,早已胸有成竹。
他对陈师傅说:「方法我大概已经找到了,不过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弄出来的。」
陈师傅暗自好笑:我都得三天时间呢,要是让这小子一两个小时就弄出来了,那也太没面子了。
不过表情还是很严肃地说:「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李悠南伸出三根手指。
陈师傅的眼皮子顿时跳了一下。
三天时间?
一时间甚至有一些惊喜,如果说李悠南真的可以三天时间就把这件瓷器给仿制出来的话,那他的水平甚至比自己还高,因为要知道李悠南可是第一次接触这件瓷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