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需要平卧在平台上面,头部置于半环形头冠的专用传感器阵列装置中,全身保持放松状态以确保信号采集质量,设备外观简洁,传感区域呈现深蓝色,工作时会发出柔和的近红外光。
脑机终端的核心工作流程就是「读取」与「写入」两大项。
关于读取,用户躺下后,系统启动,传感阵列开始工作,海量数据被实时采集并融合,建构出大脑皮层及潜层深处的神经活动地图,通过预先训练好的解码算法,将神经活动模式翻译成指令或数据。
关于写入,当需要向大脑输入信息时,如提供虚拟视觉或听觉,系统计算目标脑区,专用阵列会被激活,在目标区域场上精确控制的超声刺激,调制该区域的神经元活动,从而使用户「感知」到并不存在的图像或声音。
以陆安的能力,脑机终端设备是可以进一步小型化的,做成可携式行动装置,也就是制作成小型化的一个头盔。
第一代产品选择做成居家中大型固定设备,一方面是能更快推出产品,另一方面是防止高端晶片丶传感器等部件被卡脖子。
设备进行小型化就意味着晶片丶传感器等器件需要高度集成,就得要最先进工艺制程的晶片。
作为重生者,陆安是知道不出意外,佬镁距离打晶片牌和贸yi战已经进入倒计时,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就算佬镁到时候不在晶片等问题上卡脖子,时下最先进的晶片工艺制程是12纳米,距离3纳米还差好几代,按照晶片领域的叠代速度,还得要个七八年。
为了推出脑机终端设备,还要花费力气去自己搞定晶片半导体,为此又要搞定光刻机等半导体制造设备。
陆安显然没这个时间,精力也有限,每天就24小时,不会凭空比别人多48小时。
需要突破的技术和领域多了去,陆安不可能都要去掺和一手,那样早晚把自己累死。
晶片半导体产业链的突围,就让国内桦为等厂商去搞就行,花点时间总归是能攻克的,佬镁这麽一卡脖子,反倒是加速了国产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只要不影响自己要做的技术产品,陆安不会主动去掺和。
先做中大型设备,定位是智能居家产品,不去追求小型化做成可携式头盔行动装置,那就不需要太先进的制程晶片,这样既不用陆安区耗时耗力折腾半导体产业链,也不存在被卡脖子的潜在隐患。
大也有大的好处,尺寸跟电冰箱一样的个头,空间冗馀就大,甚至能整合一个伺服器进去。
手机整个就巴掌大,晶片要做成指甲盖大小。
而两米多长的脑机终端设备,那空间资源都可以塞几箩筐手机进去。
先不做小型化,就不需要过于苛刻的集成度,对关键的晶片丶传感器等部件的要求就没那麽苛刻。
佬镁到时候可以卡仲兴丶桦为这些科技公司的脖子,但偏偏就是卡不了元界智控的脖子。
但凡能卡元界智控的脖子,佬镁早就对小元机器人丶武装人形机器人拉清单了。
元界智控旗下的产品,不论是武装机器人丶小元机器人还是脑机终端设备都是属于大型设备,关键核心部件都能实现国产替代,即便是仿生义肢,也远大于手机电子产品。
……
不知不觉,陆安在这个实验室里待了两个小时。
脑机终端设备的外观建模初步搞定,完成了大的框架定型,后续就根据其外形进行布线和器件布局即可。
这时,灵曦的声音响起:「主人,到点该下班啦。」
陆安闻言,瞅了眼时间确实到下班点了,他二话不说工作都放下,伸了个懒腰就转身离开实验室。
到点就准时下班,只要不是天塌下来的要紧大事,都放到明天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陆安给自己安排的主要开发工作就三个:其一是仿生人躯体制造丶其二是星流工具开发丶其三就是脑机终端设备。
而今有灵曦的辅助,陆安的工作开发效率也是得到了史诗级提升,三个主要项目同时推进也没什麽压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