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41【汹涌】
太和十九年,七月十五。
历书曰,鹰始鸷。
卯时三刻刚过,薛淮便已起床穿衣盥洗完毕。
李顺带人将早饭送过来,粳米粥丶插酥烧饼丶酱腌菜和咸鸭蛋,与其他官吏的餐食并无区别。
薛淮招呼李顺和江胜一起坐下用饭,两人也没有过多推辞,这段时间他们跟着薛淮将兴化县跑了个遍,很多时候吃住都在一起,没办法讲究过多礼节。
这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薛淮咬了一口烧饼,咽下之后看向江胜问道:「这两天县内状况如何?」
江胜道:「回少爷,根据沈家那些好手送来的消息,具体情况和你的预料相差无几。」
薛淮微微颔首。
李顺如今负责薛淮的衣食住行,他逐渐明白自家少爷与外面很多官员的不同,因此有些话敢于出口,此刻不禁皱眉道:「这个罗知县怎会有这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般明目张胆地欺上瞒下。」
薛淮不置可否,淡淡道:「江胜,你觉得呢?」
这段时间江胜能够感受到薛淮对他的器重,不再只是把他当成一个看家护院的护卫,一些机密要事会交给他处理,这显然是对他有不小的期望。
江胜自知并非聪明绝顶之人,但他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优点,那便是选定恩主之后矢志不移决不动摇。
以前他在公主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护卫,即便他的武艺十分出色,但是因为出身清贫无法进入姜璃身边的核心圈子,她显然更信任那些追随她多年且出身大族的下属,而如今来到薛淮身边,江胜很快就体会到被人信任和器重的滋味。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江胜说不出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只能拼命学习来报答薛淮的赏识之恩。
此刻听到薛淮的提问,他认真思考片刻说道:「回少爷,罗知县肯定是因为这些年不法事做得太多,他知道无论如何都求不来少爷的宽恕,所以才会用这种铤而走险的手段。」
李顺插话道:「那少爷为何不直接将罗知县拿下治罪?虽说县衙的帐册卷宗看似做得天衣无缝,可王经历等人都是眼光毒辣的经年老吏,而且本县百姓对罗知县积怨已久,只要少爷像在青山镇对待胡家那般……」
江胜望着薛淮平静的面庞,鼓起勇气说道:「少爷应该不只想对付罗知县一个人。」
薛淮登时来了兴致,他拿起手帕擦擦嘴,微笑道:「说下去。」
江胜斟酌道:「罗知县盘踞此地多年,但即便他和县衙官吏早已沆瀣一气,他也没有那麽大的胆子针对本府同知,除非他背后有人支持。从当下局势来看,整个兴化县就像将要沸腾的滚水,光凭罗知县一人恐难办到,暗地里必然有很多人在煽风点火。」
薛淮便问道:「你觉得会有谁?」
迎着他鼓励的眼神,江胜道:「至少有盐运司丶本地几大豪族和府衙那些官儿。」
李顺恍然道:「我明白了,少爷要对付的不只是罗知县,还有幕后的那些人,所以才会暂时同他虚与委蛇。」
薛淮笑了笑,对于江胜的成长速度很满意。
他要做的当然不止他们说的那些,除了要清扫整个兴化县衙,掌握背后那些虫豸的把柄,他还想尽早抚平兴化百姓心中的怨恨和怒意,既然罗通愿意帮他搭这个台子,他不介意趁势唱一出大戏。
三人刚刚用完早饭,一名书吏快步走进来禀道:「厅尊,出事了!」
薛淮抬眼看去:「何事?」
书吏快速道:「目前据说是负责徵发徭役的胥吏与城郊村镇的百姓发生冲突,导致出了人命,上百名百姓抬着死者聚集到外面,要……要厅尊您给他们一个说法。」
李顺只觉荒唐,寒声道:「徵发徭役由县衙负责,就算出了意外那也是县衙胥吏所为,他们为何不去旁边的县衙鸣冤?」
书吏不知该如何回答,薛淮起身道:「走吧,我们去看看。」
江胜取来自己的佩刀,脚步沉稳地跟在薛淮身后。
虽然他已提前得知薛淮的安排,这一刻仍在心中告诫自己,无论今日局势如何危险诡谲,哪怕拼了自己这条命,也不能让薛淮伤到一根汗毛。
片刻后,大院门外。
十馀名府衙衙役手持腰刀拦在阶下,对面是一大群神情悲痛披麻戴孝的百姓,最令人感到心惊的是中间有数人抬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白布盖着一具尸身。
薛淮带着王贵等人来到阶上,众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他们为官多年久经风雨,深知最棘手的便是当前这种状况,民愤二字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不能顺利平息事态,朝廷一定会追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