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四面网定 徐徐合围(2 / 2)

天启大明 破贼校尉 5251 字 4天前

再请皇上传诏三伯五都护,调集蒙古左翼骑兵三支,分别进逼宣府丶阳和丶大同和云丰一带。

锦衣卫通报,云丰丶阳和丶大同以北的土默特大首领素囊台吉丶那木儿台吉丶下石兔各部,宣府关外的东土默特首领鄂木布楚琥尔部,以及喀喇沁首领火奴寻部,心怀不轨,与普商和大同逆党有勾连。

现在大同叛乱,各边兵卒人心惶惶,必须提防这些蒙古人伺机寇边抄掠,并与叛军连兵一处.::

再请火速传诏轩篆公(王家桢),调集宁夏丶延绥丶陕西三镇兵马,东防叛军西窜,北压河套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蒙古各部,休要伺机寇边抄掠。」

卢象升静静地听完,发现洪承畴把大同叛军东西南北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俨然是平叛主帅。

他并不介意。

人家本来就是宣大总督兼山西巡抚,平叛就是职责。

卢象升还更欣赏这样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同僚。

但是他发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彦演,大同城里的叛军,如何剿除?」

「四面网定,然后徐徐合围。」

卢象升眉头一挑。

围城!

大同城什麽情况,他不大清楚,但能推断得出来。

制置司内参资料《制置方略》,整合过多方资料,对宣府丶大同丶山西三镇边军进行过评估,最后的结果,一个字烂,两个字,很烂!

卢象升率兵破张家口堡,横扫宣府镇各关和卫所,亲身体会到它的稀烂。

也就各将领用来保命的家丁,多少还有些战斗力。

大同被普商腐蚀拉拢得更严重,想必更烂。

大同镇边军造反,在卢象升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他亲率一支六千人的轻骑,其疾如风丶侵掠如火,冲到大同城下。

叛军十有八九会不战自乱,被一举击溃。

现在洪承畴却策划出四面网定,徐徐合围的方略,这让卢象升觉得匪夷所思。

洪承畴巡抚宁夏丶延绥两镇,整伤边军兵马不算,还曾经把盘踞白城子丶红盐池丶乱井子等套东地区的鄂尔多斯蒙古部落,收拾得叫。

虽然俺答汗去世后,土默特部都一不振,战力直线下降,鄂尔多斯部更是四分五裂,衰败得更厉害。

可蒙古人就是蒙古人,能收拾他们,至少边军被编练出战力,全军上下也能遵从军令别的不说,大同三镇的边军,北边的土默特部再衰败,也没法去收拾他们,只有被他们收拾的份。

洪承畴率兵打过鄂尔多斯蒙古人,规模不大,但看得出是懂军略的人,怎麽还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出徐徐合围的方略?

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麽药?

卢象升在心里揣测着,慢慢地猜出一二。

这个洪彦演,还真是心狠手辣丶视人命如草芥的人物。

大同镇突然造反,搞不好有他的手尾在里面。

他进入宣府后,一直行踪诡秘,谁也不知道他做了什麽。

卢象升不喜欢洪承畴的这个方略,但他没法反对。

他在制置司参加高级军略学习班时,听到过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是皇上给他们授课时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承畴的方略是最佳方案。

大同三镇的边军收拾整反而更简单。但是如何根除三镇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却是最大的问题。

当初在张家口堡时,洪承畴说要放一把火,再深耕翻土,斩草除根。

看来他正在按此方略执行。

卢象升轻轻长吸一口气,正色答道:「好,本官今晚拜发上奏的题本。

同时派遣满桂丶孙锐丶黑云龙和虎大威为主副将,率轻骑一万,明早天亮出发,抢占平刑关,再占雁门丶宁武和偏头三关。」

「好,多谢建斗相助,洪某敬你一杯。」

「彦演客气了。」

过了几天,更详细的消息逐渐传过来,上任的大同巡抚李瑾,被叛军杀了祭旗,一同被祭旗的还有在大同城没有跑掉的张光前。

这两位死得冤。

一位是替韩为首的晋党断尾,一个是奉赵南星之命搅乱晋党阵脚,结果双双殒命。

然后是朱鼎渭称晋王,权知大明军国事。

四下传播文,说天启帝亲信阉寺丶任用奸侯,倒行逆施丶穷兵默武,搞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朱鼎渭感念上苍有好生之德,又做梦梦到太祖皇帝授他天符..:

一通胡扯,宣布起兵奉天靖难,清君侧,匡正国政..

授池仰圣为中书省左相兼兵部尚书,肖延德为中书省右相兼吏部尚书,杨振威为靖难大元师.:.反正就是伪职官帽一通乱发。

从逆之人,各个不落空。

据说就是大同城里的地痞流氓,去伪晋王府大门口磕个头,作个揖,也能捞个知县伪职。

当然了,只是给你发了一份文书,外加一颗临时刻的木章,证明你是「从龙之臣」,等到靖难成功,再一一履行。

城中聚集了近两万叛军,先是把城中抢得一乾二净,还日夜出城,抄掠应州丶浑源丶

等州县。

大同城里有百姓六七万,多是军眷家属和商贾行旅。

军眷家属是自己人,肯定不能抢,于是对城中商铺大抢特抢。

范丶王丶靳丶梁丶田丶翟丶黄等晋商几大家,在大同城都有商铺,全被叛军不分青红皂白悉数抢光。

被李瑾关押在大狱里的王登库父子和靳良玉,以为叛军跟他们是一夥的,还暗自庆幸,结果被叛军抓了出来,连同没来得及逃出去的梁嘉宾丶田生兰父子兄弟,一并被叛军拷掠。

要钱还是要命!

几位大贾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把埋在大同商铺后院里的「紧急金」都给挖出来,依然满足不了叛军的贪婪,继续拷打,叫他们写「血信」,送回太原丶汾州老家,让家人筹集金银,送到大同来赎人。

王登库丶靳良玉把老熟人池仰圣骂得狗血淋头也无济于事。

池仰圣虽然是谋逆造反的主谋,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自保,同时也控制不住近两万叛军。

只能各自顾各自!

洪承畴和卢象升上疏后第八日,八百里加急送来朱由校的密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