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 第 69 章(1 / 2)

食明 春溪笛晓 5465 字 1天前

第69章·第69章

顾闲踩着宵禁的点回到张居正家,张居正都吃完晚饭了,正在考校张敬修他们的功课。

一听到这架势,顾闲快活的脚步都慢了几分。

没办法,他比大外甥还小一岁呢,这时候送上门只有跟大外甥他们坐一桌的份!

张居正把自己孩子挨个教育了一遍,余光就瞥见在外头探头探脑的顾闲。他说道:“鬼鬼祟祟的做什么?进来。”

顾闲咕哝:“我才没有鬼鬼祟祟。”为了不叫张居正连自己也一并教训,他麻溜把自己带来的文稿塞到张居正手里,“您要的两广策论来了!”

张居正纠正道:“是你自己说要写的。”

他边说边接过顾闲递来的文稿,一入手便觉沉甸甸的。

……这小子到底写了多少?

顾闲才不管张居正震不震惊,他感觉这屋里弥漫着老子教训儿子的可怕气氛,便说道:“您先看,我弄点吃的。路上遇到我朋友,一时间聊忘了,我都没吃饭!您要吃点当宵夜吗?”

张居正知道自己要是说“不用”,顾闲这小子是真的可以做到略过他给每个人分一份,当即决定诚实地应道:“也好,去吧。”

顾闲麻溜应道:“好嘞!我去去就来!”

张简修最是想念顾闲(做的食物)的,屁颠屁颠地说:“我去给舅舅打下手。”说完没等张居正答应就跟着顾闲跑了。

张居正摇了摇头,让张敬修他们也退下。

张敬修主动说:“我也想看看舅舅的文章。”

当哥哥的开了口,当弟弟的当即也跟着应和。

他们是真的好奇,绝对不是想在这里等宵夜!

张居正眉头动了动,“嗯”地应了一声,让他们坐到一边等着传看。

顾闲领着跑得足够快的张简修去厨房找吃的,张府的蔬菜瓜果和肉类基本每天都是派人出去买新鲜的,剩下的并不多。

他瞅来瞅去,找到根适合熬粥的山药,决定来碗健脾固肾的山药粥。再弄点儿瑶柱下去,整锅粥都是鲜的!

粥得慢慢熬才香,顾闲把需要依次放进粥里的食材都备好了,才琢磨再做点什么来就着粥吃好。

等瞥见旁边摆着的秋梨,他便来了灵感,捣鼓起香喷喷的秋梨酥来。

中国人入秋后是惯爱吃梨的,大多是觉得它能滋阴润肺,非常适合干燥的秋天。

这秋梨酥也是宋明时期人们爱吃的秋季糕点,普通的做法是把梨肉做成馅裹进酥皮里,讲究点的做法则是……把酥皮做成梨子的模样!

顾闲想着张居正可能要看挺久,便决定来个讲究点的秋梨酥,与张简修一起捣鼓出一只只圆润可爱的小小秋梨酥。在秋梨酥新鲜出炉后,他还用乌梅条插在上头当做梨梗!

张简修亲眼看着秋梨酥做出来,眼睛都睁圆了,没想到那么一团面团儿摆进去,能弄出这么多香喷喷的梨子酥!

听顾闲提议说把品相稍微差

顾闲的很多想法都颇具可行性,只是内容太多了,须得有个主次先后。

他与张瀚关系不差,可以适当地提一些建议,但也不可能把张瀚的整个任期全安排了!

像张瀚这样的文官,有几个是愿意给人当提线木偶的?

说到底,真要论资历,张瀚还是他前辈来着。不过是他侥幸通过了馆选,又侥幸站对了队,才有了如今的高升而已。

张居正道:“你的很多想法都不错,只不过眼下怕是还不好推行。”

张居正锐意改革,但不是那种处处标新立异、务必要改个天翻地覆的革新派,相反,他的很多举措都是从现成的经验中挑拣出来的。

比如那一条鞭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近年已有人在地方上推行此法出了成效。

比起推翻一切旧制度缔造新大明,他更像是想把眼前这艘破船缝缝补补继续往前开。

只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掌好这艘破船的舵而已。

顾闲听张居正也说不好推行,不由嘀咕:“您是第三个这么讲的了!”

张居正挑眉,好奇地问:“你都给谁看过了?”

顾闲立刻给张居正数了一遍,除了帮忙誊抄的郑大和王宜玉,就只有王世贞和刚才半路上遇到的沈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