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祈福(2 / 2)

「取名了吗?」

「嗯嗯,叫王浩博。」

「浩博,名字不错。」

陈拾安笑了笑,又低头对娃儿说,「你母亲今日托我为你祈福,愿你往后岁岁无忧,平平安安,知善恶,明是非,浩气存于心,博识润于身,若遇风雨,你可想起今日这满院祥和,想起有人为你祈过平安,护你前路。」

襁褓里的娃儿懵懵懂懂。

而一旁的罗秀珍却是听懂了的,听着陈拾安这由衷的祝福,这位母亲心里满是感动。

「来,秀珍姐抱好。」

「嗯,谢谢拾安!」

「举手之劳而已。」

另一边,刚刚让王大爷去准备的东西也已经准备好了。

陈拾安将八仙桌摆好,先净手焚香,垂眸诵经。

声音低沉舒缓,宛如山中清泉。

王大爷丶大娘和抱着娃的罗秀珍站在一旁安静。

待香燃至半寸,陈拾安取笔画符。

笔尖游走间,朱砂晕开的纹路似有微光流转。

画罢符纸,他将其迭成三角状,用红绸布包裹好,放进娃儿的襁褓当中。

又用艾草在碗中荡三遍清水,接着陈拾安伏身,用指腹蘸了一点清水,在娃娃的眉心轻点,继续颂念经文。

待到罗秀珍也按照陈拾安的要求上了柱香之后,这简单的祈福仪式便结束了。

祈福仪式的意义无法简单地用『有用』或者『无用』来概括,陈拾安毕竟不是神明,桃木剑画不出实质的屏障丶诵经声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

但当他净手焚香时,青烟缭绕间藏着的,是对生命最虔诚的敬畏;当他用指腹轻点娃娃眉心时,那抹清水不仅是平安印记,更是秀珍姐的牵挂与期许。

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陈拾安的每一个动作丶每一句经文,都在将平安和祝福的信念具象化,让他们在迷茫中多了份笃定,这份情感上的慰藉,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有用』。

当然了,陈拾安画的那道符籙,还是跟其他道人不同的,毕竟用上了法力,有一定的庇佑作用,而且他还将此间的情感,用以物载意的神通承载了上去。

正如他刚刚对娃儿说的那句话一样——『若遇风雨,你可想起今日这满院祥和,想起有人为你祈过平安,护你前路。』

再也没有什麽比他母亲这种最纯粹真挚的爱,更能成为他的成长力量丶度过困难的东西了。

……

「拾安啊,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王大爷淳朴,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还拿着个红包往陈拾安兜里塞。

「王大爷这是作甚!」

「要的!拾安你收着丶收着……」

陈拾安无奈,来回地跟他格挡推辞。

「王大爷言重了,都乡里乡亲的,举手之劳而已,更别说我还指望你帮我看车呢,这个使不得,王大爷还是收起来吧。」

「哎呀……拾安你可真是跟你师父一个性子!我们那点东西跟你们的恩惠比起来算的啥哟……!」

「王大爷要实在过意不去的话,那正好,这会儿也快到饭点了,我厚脸皮在大爷家讨个午饭吃,行吧?」

「哪有不行的道理!我这就去备饭!拾安,这个你拿着丶拿着……」

「王大爷,你要再往我兜里塞的话,我转身推着车就走了啊?」

「……」

王大爷无奈,只好收回了红包,上屋里取了年节才舍得吃的烟熏腊肉丶又去鸡舍里逮了只鸡,找来之前从山里挖的珍品野生菌,用山里人最高规格的待客方式,来给陈拾安做顿午饭。

饭桌简陋,桌上四人,桌面却足足六个大碗菜。

一碗山笋炖的腊肉丶一锅菌子炖的鸡丶一碗黄豆焖的溪鱼丶一碗姜醋烧的猪蹄丶一碗山野杂蔬……

腊肉两肥两瘦,三线五花,夹起来透着光一看,肥肉部分透明又透金,这是年前杀的土猪肉,用松枝熏了半个月,笋乾则是去年山上挖的冬笋,剥去外壳只剩嫩白的笋心,切成滚刀块与腊肉一起放在陶罐里,在柴火灶上慢炖一个时辰,揭开盖子时,肉香混着笋香能飘满半个院子。

那碗溪鱼则是王大爷今日清晨时在山溪里笼子捕的,巴掌大的溪鱼不用去鳞,只需剪子剖去内脏,用热油煎香,再和黄豆一起焖煮,入口没有半点腥味,骨头都软得可以直接吃,嚼着还有淡淡的回甘,这是只有山里的活水才能养出的鲜,寻常宴席难寻。

至于那锅菌子炖的鸡更不用说了,刚刚鸡都还在面前跑呢,现杀现炖,慢火煨到鸡肉脱骨,鸡汤呈淡淡的金黄,撇去浮油喝一口,鲜得让人眯起眼……

四方的桌子不大,几个粗陶的大碗菜就摆得满满当当。

大爷和大娘还在一旁不停地拿着锅往大碗里添菜,才不过少了半寸,立马又添得满满当当。

嘴上念叨着『多吃点,都是自家种的丶自家养的,没什麽好东西』,可这满桌的山野鲜香,早已是山里人能拿得出来的待客最高规格了。

在外头吃了一个月,回到山里吃到最熟悉的这些食材和味道,陈拾安和肥猫儿吃得那叫一个香。

完事儿,走的时候,王大爷还给他拿了一袋新米丶两条腊肉丶半只鸡丶一大包自己种的菜。

「拾安啊,带上山去吃!」

「……」

无法拒绝。

入个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