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为啥要便宜卖给你啊?」
「他说买多了,便宜处理了……」程万范羞赧道:「我还买了好几张,寻思匀给你们呢。」
「谢谢啊。」同窗们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领了。」
「唉,现在知道咱俩谁傻了吧?」李奇宇叹气道。
「你俩都够傻的。」程万舟哼一声。
「不行,我找遍全城也要找到那家伙!」程万范气得直呲牙。
「别去了。」马斋长也拦住他道:「你找到他有什麽用?还有几天就考试了,跟人起了纠纷,吃亏的是你自己。」
「没错,人家就是算准了你不敢报官,才会这样乾的。」苏录从外头走进来,「就当买了个教训吧。」
「我这教训买得有点多……」程万范看着手里的五张请柬,欲哭无泪。
「这样吧,明天我去朱家的文会,你跟我一起不用请柬也能进去。」苏录说着又对其他人道:「谁还没请柬也可以一起去。」
「不大合适吧?你这样会落埋怨的。」马千里担心道。
「去别人家的不合适,但去朱家不要紧。」苏录笑着摆摆手,又低声道:「但我也只能帮到这里,再多了确实不合适了。」
「明白明白。」同窗们便打住了话头。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都对这里头的门道一清二楚,知道想要获得引荐,至少得付一百两的润笔之资!苏录的面子还没那麽大。
而且他们尽管会毫不避讳买请柬的事儿,但绝对不会交流买字画的经验。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傻到拿出来说的……
谁买谁没买,只能靠猜的。保险起见,只能假设所有人都买了,所以到最后,自己也得咬牙求上两张字画才能安心进场。
至于实在掏不出这个钱来的,那就只能像两年前的春哥儿那样,重在参与了……
其实那些高门大户根本看不上这每人几十两银子,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将寒门士子排除在外……以此保证自家子弟取中的机率。
就像苏录当初所言,士族门阀虽然早已消亡,但总有人在想方设法恢复它。
黑吗?确实黑,但这已经是这年代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
第二天,苏录便带着程万范等四个同窗到朱家参加文会。
文会在环境清雅的朱家族学中举行,共分两段,前半段由乡先生们指导答疑,后半段命题作文,所有与会的考生,皆能获得一次单独指导。
一声清脆的磬响,文会开始。
『乡先生』居上席,考生行拱手礼致敬后,端正坐于下首蒲团上,聆听前辈指导。
指导者皆有真知灼见,抑或独家消息,均令考生获益匪浅。考生凡有请教,他们也都认真作答,尽显对晚辈的提携教导之情。
一个时辰后,前半场结束,考生们行礼致谢,令人尊敬的乡先生们转到隔壁休息。
仆役又端上茶水和精致的茶点,供考生享用……
考生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构思着乡先生们留下的题目。窗外竹影摇曳,暖风送香,真是高雅至极!
茶歇结束,考生们便开始伏案写作。写完之后,便有人将他们一一领到隔壁,接受乡先生们的单独指导。
乡先生们对每个考生的文章都认真点评,至于点评之外还说了什麽话,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苏录拿着文章进去时,一句过分的话也没听到……
朱二爷拉着他的手,笑道:「这是老翰林的高足,舍弟的弟子,犬子的师兄。」
「原来是苏案首,失敬失敬。」一众乡先生都站起来与他拱手见礼。
朱玠又向苏录重新介绍了几位乡先生……之前在外头,只是介绍了他们的学历,这回又介绍了他们的身份。
其中就有贾知州的幕友,他对苏录笑道:「弘之,咱们一起去过合江,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苏录也赶紧拱手笑道:「冯先生对晚生多有照拂,岂敢忘怀?」
「哈哈哈。」冯幕友便笑道:「我听说你好像已经取了合江县案首,还来参加这种文会作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