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青牛的指点(2 / 2)

他喘了口气,脸上的神情真正严肃起来,看着陈光蕊,一字一句地强调,

「老弟,我丢下金兜山的清闲日子,特意跑这麽远寻你,就为递个准话,那罗刹女铁扇公主和那小崽子红孩儿,你千万别去招惹!里头的水太深,因果太大,不是咱们能趟的。沾上一点,老主人也未必能保你周全!」

陈光蕊沉默了。

青牛精见状,察觉到了不好,小心翼翼地问,「已经招惹上了?」

陈光蕊点了点头,「我的事应该快成了。」

青牛精听后,脸都青了。

……

愁云惨澹,败军之相尽显。十万天兵天将早已不复出征时的旌旗蔽日丶铠甲生辉,此刻丢盔弃甲,战袍染尘,默默地跟随着主帅撤退。

托塔天王李靖端坐在神骏的天马背上,腰杆依旧挺得笔直,但那托着玲珑宝塔的手,指节却捏得发白。

他的脸色阴沉,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虚空,一句话不说。

压抑的沉默压在每一个将领和兵卒的心头。没有人敢说话,连喘气都小心翼翼。

哪咤骑着风火轮,慢悠悠地跟在队伍侧翼,与中军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他手里拿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有一口没一口地啃着,发出清脆的「咔嚓」声。这声音在死寂的队伍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俊俏的小脸上没什麽表情,眼神却饶有兴致地扫过前方李靖那僵硬如石雕的背影,又瞟过巨灵神等将领那一个个垂头丧气丶如丧考妣的模样。

心里反倒是把陈光蕊又夸了一遍。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刻,也许是半个时辰。李靖紧抿的嘴唇终于动了动,从牙缝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声音不大,

「陈光蕊……好一个陈光蕊,他定是早已知晓,故意离营,便是要看本帅的笑话。」

这句话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激起了微弱的涟漪。巨灵神等人下意识地互相看了一眼,脸色变得更加灰败难看,头垂得更低了。

他们清楚地记得,正是他们这些将领,之前又是私下串联造谣,又是集体排挤,才硬生生把那位副帅逼走的。现在说人家算计他们?

而且,放出不是陈光蕊极力反对去豹头山麽?

这念头一起,心里头那点残存的怨气,瞬间被更大的羞惭和懊悔淹没,堵得人胸口发闷。

只有哪咤,嘴角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嘲讽弧度,又啃了口苹果,声音依旧清脆。

难堪的沉默再次降临。又过了许久,一名负责殿后的将领驱马稍稍靠近李靖,声音乾涩地请示,

「天王,眼下,我等是……是回天庭复命麽?」

「回天庭?」李靖猛地扭过头,眼神锐利如刀,

「陛下旨意是荡平下界作乱妖魔,扬我天庭神威,此乃只许胜丶不许败的钦命,如今这般光景,如何有脸回去?」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和屈辱,环视四周将领,沉声道,

「必须再寻一处作乱妖魔盘踞之地,速速荡平,方可戴罪立功!」

将领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写着茫然和为难。再找一个?仓促之间,去哪里找一个既能彰显天威丶又不会像豹头山那样踢到铁板的山头?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气氛再度凝滞之际,天际忽然洒下一片柔和而圣洁的七彩霞光。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足踏莲台,宝相庄严地徐徐降临。

众将愕然,随即慌忙下马,李靖也立刻收敛怒容,翻身下马,恭敬地躬身行礼,「参见观世音菩萨!」

菩萨垂目,慈悲的目光扫过这支狼狈不堪的天庭军队,

「天王请起,诸位将士免礼。尔等豹头山之困厄,贫僧已然知晓。」

李靖起身,面露愧色,「让菩萨见笑了,末将无能……」

观音菩萨微微抬手,止住他的话头,语气依旧平和,

「天王不必自责。那九头狮子神通广大,非寻常妖魔可比。眼下当务之急,是重整旗鼓,再立新功,以慰陛下之心。」

她目光投向远方,

「贫僧此来,正为指点迷津。取经人一行,不日将行至金兜山地界。那里有一妖魔,自号兕大王,盘踞金兜山金兜洞,法力高强,劫掠过往生灵,正阻西行之路。」

她看向李靖,眼中带着一丝鼓励和期许,「天王若能率领将士,助取经人降服此獠,既是为民除害,亦是护佑佛法东传,功德无量。如此,既降伏了作乱妖魔,又襄助了取经大业,两全其美。大天尊闻之,必定龙颜大悦。」

金兜山?兕大王?

李靖眼睛猛地一亮,去这里降妖,既能找补回天庭的面子,又能卖给佛门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他心中瞬间转怒为喜,脸上却努力维持着恭敬和凝重,对着观音菩萨深深一揖,

「多谢菩萨指点迷津,末将谨遵法旨,必定戮力同心,荡平金兜山妖魔,助圣僧西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