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拿起帽子,语气变得有些生硬:「我明白了……莱昂纳尔。
很遗憾你不能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荣耀。打扰了。」
莱昂纳尔也站起身,将他送到门口:「感谢你的来访,蒂波。」
法朗士没有再说什麽,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莱昂纳尔关上门,轻轻吐了口气。
他并非不尊重雨果,也并非不认同共和理念,只是他本能地对这种将个人神化的宏大叙事保持警惕。
他知道,狂热,无论源于何种崇高的名义,往往都潜藏着危险。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雨果的八十岁生日庆典果然成为了整个巴黎,乃至全法国当之无愧的「主旋律」。
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相关的报导和评论,舆论机器全力开动,将公众的期待值推向了顶峰。
「公共教育与美术部」率先宣布,庆典当天,全国所有小学放假一天,以便让孩子们也能参与到这场盛事中来。
这一举措被普遍解读为共和国从小培养公民对共和价值的认同。
最高兴的当然是佩蒂,毕竟可以多放一天假。
不过她也被选入了学校的游行方队当中,到时候会从雨果的窗下经过。
这假放了,又好像没放……
——————
就在法国为了一个伟人的生日庆典陷入狂热的时候,海峡彼岸的英国,也有一场狂热的风暴即将席卷伦敦。
不过,伦敦人民的狂热,是为了一本杂志。
一八八一年二月十五日,伦敦。
晨雾尚未被朝阳完全驱散,各大书店和报刊亭门前,却已经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空气中弥漫着等待的焦灼,比《血字的研究》连载时的盛况更为热烈。
「来了!来了!」报童清脆的吆喝声划破清冷的空气,人群骚动起来。
崭新的《良言》杂志被一捆捆卸下,迅速摆上柜台。
硬币与柜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被急切地取走。
几乎是在拿到杂志的瞬间,人们便迫不及待地翻找起来——啊,《四签名》!
新的冒险开始了。
在圣詹姆斯区一家绅士俱乐部的阅览室里,几位早早到来的会员人手一本《良言》,沉浸在莱昂纳尔构筑的世界里。
室内异常安静,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间或响起一两声压抑的惊叹或会意的低笑。
一位鬓角斑白的老绅士对邻座低语:「瞧瞧,我们的福尔摩斯先生又开始『折磨』可怜的华生了。
仅仅通过一枚金币上的磨损,就推断出它的主人经历了什麽……」
邻座用手指点着杂志上的段落:「关键是,他写得让人信服!你看这段对伦敦码头区气味的描写……太准确了!
我上周刚去过那边,就是这味道!比起那些只会让侦探开枪追女人的冒牌货,这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
类似的讨论,在伦敦无数个角落上演着,《四签名》的开篇再次成功地抓住了所有读者的心。
神秘的委托丶来自东方的遗产丶诡异的木腿……莱昂纳尔铺设悬念的技巧愈发纯熟,挠得读者心痒痒。
而这股狂热的风潮,甚至吹到了帝国权力的最高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