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了解更具体的规划,以及陈记将如何评估和应对当前宏观环境下,尤其是利率上行和港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双重风险?」
不愧是玩金融的,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核心。
压力瞬间给到了陈秉文这边。
陈秉文目光扫过三位银行代表,见他们都看着自己,镇定的开口说道:「李德先生的问题非常核心。」
他稍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这笔贷款超过70%将用于完成对屈臣氏的控股收购及其后续的渠道整合。
剩馀资金,用于加速北美丶欧洲市场的开拓以及新品研发。」
说到这里,他示意方文山展示财务图表,「我们的产品属于日常负担得起的消费品。
经济承压时,它并非首先被削减的开支。
这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压力测试,即使在利率上升丶经济增速放缓的情景下,我们的核心业务现金流依然保持强劲正增长,完全覆盖提升的利息支出。」
摩根史坦利的周薇薇追问道:「但收购本身存在整合风险,你们如何确保成功?」
陈秉文点点头,回答道:「我们并非盲目收购。
第一,我们保留了以核心的原管理团队;
第二,屈臣氏的渠道能立刻提升我们的销量,我们的热门产品也能为屈臣氏门店带来新的客流和更高利润。」
高盛的马克接着问道:「如何能够确保未来的增长,会继续国际化吗?」
陈秉文笑了笑,自信地回应道:「马克先生,国际化是我们的基本战略。日本模式的成功,验证了我们通过当地巨头合作降低风险的模式。
接下来,对于开拓北美和欧洲市场,初期会采取授权合作或寻找当地强势经销商,用最低资本投入试探市场。
这笔贷款的重点,是夯实我们在亚洲的绝对领先优势,打造一个坚实的利润和现金流基地。」
最后,他真诚的说道:「三位,我们寻求的不是简单的过渡性贷款。
我们寻求的是与看重长期价值的战略金融夥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业务和资金需求,要与我们的战略金融夥伴分享!」
三位银行代表交换了一下眼神。
李德笑着说道:「陈先生,感谢您的分享。您的视野和陈记的扎实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认为陈记食品完全符合优质借款人的标准。
花旗银行非常有兴趣牵头这笔银团贷款。」
「摩根史坦利同样深感认同。」周薇薇紧接着表态。
「高盛期待参与其中。」马克也点头确认。
三家银行都同意贷款,接下来的会谈,讨论重点转向具体条款。
方文山说道:「关于贷款货币,我们要求使用港币,而非美元。
这能完全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使我们的收入与债务币种匹配,现金流更可控。」
李德微微皱眉:「陈先生,方总监,目前国际银团贷款市场惯例以美元为主。
港币融资成本可能会略高,且额度安排不如美元灵活。
您是否再考虑一下?」
陈秉文毫不犹豫地摇头:「李德先生,感谢您的建议。
但我们深思熟虑过,汇率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测且不愿承担的。
陈记的营收和资产绝大部分以港币计价,使用港币贷款是天然的避险措施。
我相信,对于寻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夥伴而言,一个风险结构更清晰丶更可控的借款人,更具吸引力。」
三年后不但贷款利率会涨到20%,港币兑美元同样贬值近20%。
要是借美元,换成港币使用,还的时候再用港币换成美元来还,陈记要亏到姥姥家!
两相权害取其轻,陈秉文只能坚定的选择港币。
周薇薇沉吟片刻,问道:「那麽利率呢?
目前市场预期利率进入上升通道,贵司倾向于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
这次陈秉文回答得更加果断:「固定利率。
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完全锁定资金成本。
即便因此需要支付略高于当前浮动利率的溢价,我们也认为非常值得。
清晰的财务规划对我们执行长期战略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将核心战略的财务成本暴露在利率波动的风险之下。」
「三年期?」
高盛的马克确认道,「收购整合一家像屈臣氏这样的公司,周期可能很长。
三年后,万一市场环境不佳,再融资可能会面临挑战。」
「三年足够了。」陈秉文肯定道,「三年时间足够我们完成对屈臣氏的深度整合,释放协同效应,使公司整体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届时,我们有充分的再融资能力,或是用自有现金流偿还。」
三年要是连三亿贷款和相应的利息都赚不到,陈秉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重生人士。
会议足足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陈记的盈利能力,渠道整合能力,以及对抗风险的能力,让三位银行代表,对陈记的还款能力充满了信心。
最终,李德代表三人表态:「很好,陈先生。
三亿港币丶三年期丶固定利率贷款10%。
虽然这与市场惯例有所不同,但花旗理解并尊重贵司基于自身业务特性做出的审慎财务决策。
我们会基于此框架,尽快出具初步的条款清单。」
「摩根史坦利同意此框架。」周薇薇微笑颔首。
「高盛亦无异议。」马克补充道。
送走三位银行代表,方文山难掩兴奋:「陈生,成了!他们完全接受了我们的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