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1 / 2)

第174章 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

次日,克里木半岛最东北端的占科伊城。

鲁路修昨晚在敖德萨的集团军司令部,和鲁普雷希特公爵最后复盘了一遍后续战役计划,并且参加接风宴丶接受了大家对他普升准将参谋长的庆贺后。

他都没时间在敖德萨过夜,便再次踏上火车,颠簸了一整夜,于今晨来到最前线的占科伊城。

他魔下的作战部队已经被提前部署到了这里,并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适应训练。

数日后,如果基辅罗斯战役如期全面发动,他们就会从这里北上,穿越一道连接克里木半岛和基辅罗斯大陆的狭窄险要通道,直插敌军南翼防线的后方。

不过现在,他还需要先熟悉一下自己的部队,了解一下最新的编制和装备变化。毕竟后方的兵工厂每天都在造出新的半履带车丶卡车和装甲车。

战役每拖后一天,他的部队就有可能领到几辆新的装甲车,这个数据一直在动态变化,哪怕战役开打后,这个数字也不会定格。

「长官,欢迎您归队。『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已经集结完毕,齐装满员,您随时可以验收。」

上午九点,在鲁路修抵达位于占科伊城市中心的师部时,他的副师长埃尔温.隆美尔上校已经整理好了全师的编制清单,请鲁路修审阅。

如果鲁路修需要的话,他也可以随时去营地,实地验收全部装备,并且看看士兵们的风貌。

鲁路修拿起隆美尔递过来的清单报表,先大致浏览了一下。

「大德玛尼亚师」已经是一个加强师了,足足有4万人,其中约7千人是巴里亚系的老兵,还有3万3千人是利沃夫战役时救出来的普热梅希尔要塞投降士兵。

之前鲁路修本人手下,至少有7千多名巴里亚老兵,4万2千名救出的投降战俘。

但经过利沃夫战役丶德涅斯特河口战役丶敖德萨战役丶尼古拉耶夫战役—一系列的战役厮杀。

半年多的持续血战,让这支部队累计蒙受了近万人的伤亡。

有超过1500名巴里亚老兵损失,其中400馀人直接战死,还有1100馀人重伤未愈或是残废退役了。

还有8000名普热梅希尔要塞救出战俘伤亡,光是当初利沃夫战役就造成了相当于累计总损失三分之一的伤亡。迄今为止,有2900人战死,5200人受伤。

两部分加起来,半年里全师已经累计战死了3500人。但活下来的都是经历了血火考验的精锐。

而「大德玛尼亚师」这个名字,也是基于该部队的人员构成特徵命名的。

因为这个师象徵着德玛尼亚全民族的团结力量,不分国界。象徵着德奥齐心一致丶互相援护救助。

这个师的战斗人员非常充沛,但新式武器的配给就完全跟不上了。

至今为止,斯柯达和保时捷公司只生产了不到400辆装甲战车。

鲁普雷希特公爵本来觉得鲁路修应该是最懂装甲战术的,想把大部分的车配给他用,这也是为了笼络鲁路修。

但鲁路修并不是为了揽权就自私自利的人,他考虑到装甲战力的效果发挥,最终婉拒了这种安排—

如果今天他拥有的是布国人正在研发的那种正面硬冲堑壕战筑垒地带的「马克1

型」坦克,那或许还适合一线平铺抗伤害带队冲锋。

但鲁路修造的是高机动轻装甲的战车,要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至少也要凑出「钳形突破」必须的两只「铁钳」。

所以,最终鲁路修建议公爵把现有的装甲力量分成两股,鲁路修的「大德玛尼亚」装申教导师只占总装甲力量的一半。

剩下的一半里,拿出四成组成另一个装甲师,最后一成留作预备,或是作为指挥系统配属的装甲车。

「大德玛尼亚师全师共计分到180辆一号装甲车,分配给两个装甲团,每个装甲团配备80辆装甲车。

剩馀20辆装甲车,配给全师7个团的团部每团2辆,师部留6辆。这些装甲车都是特制的指挥型装甲车,和普通装甲车相比会少运载1名战斗人员,但架设有车载无线电台。

全师另有400辆半履带运输/牵引车,800辆卡车,4200匹挽马和300辆重载马车(6马牵引1)丶1200辆普通马车(2马牵引1)。」

「全师编为2个装甲团,2个机械化步兵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摩托化炮兵团,还有2个替补的加强步兵团。

装甲团每团3000人,机械化步兵团和摩托化步兵团每团都是4000人,普通的步兵加强团每团8000人,炮兵团2600人,合计40600人。

装甲团装备80辆装甲车,80辆半履带车,80辆卡车,确保足以运输全团人员丶武器丶

必要随军辐重,以25公里以上公路时速丶或12公里以上越野时速推进。

机械化步兵团装备80辆半履带车,160辆卡车,同样确保运载全团快速机动的运力,但没有装甲攻坚战力。

摩托化步兵团每团配备160辆卡车,30辆重载马车,200辆普通马车。以及1个团属105

炮连丶含4门炮,2个77毫米炮连丶含18门炮。

普通步兵团每团配备30辆重载马车丶400辆普通马车。团属火炮为4门105毫米炮和24

门80毫米迫击炮。

炮兵团配属80辆半履带车,180辆重载马车。拥有12门150毫米加农炮丶12门150毫米榴弹炮。48门105毫米榴弹炮。」

鲁路修大致授了一遍自己手头的直属兵力,也清楚了自己后续能够担任多大规模的战斗任务。

他这个师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实际上有2个超编的加强步兵团,是无法跟随机动部队快速推进的,只能是跟在后面填线丶加强前锋部队突破后新产生的防线侧翼。

可以投入机动作战的实际兵力,大约在2万4千人。

而整个第6集团军,还把剩下的另外一批装甲车辆和半履带车,集中起来,筹建了另一个装甲师,暂时命名为「第2装甲师-帝国师」,师长也由刚刚晋升为准将的费德勒.冯博克担任。

这个师满编2万1千人,比鲁路修的师规模小一些。装甲车丶半履带车的配给量都只有鲁路修这边的七到八成。卡车丶马车和火炮倒是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最终这个「帝国师」实际编有2个装甲团合计130辆装甲车,1个机械化步兵团丶2个摩托化步兵团丶1个摩托化炮兵团,总计6个团合编为1个师。

博克此前晋升上校之后,也多次立功,包括匈牙利战役期间对戈尔利采的决定性突破丶对塔尔努夫的包抄合围。以及后来罗马尼亚边境战役时的追击战。

冯.博克距离进一步普升准将,原来也只差半步之遥了。在鲁路修被调去北线的那大半个月里,冯.博克的部队在克里木半岛上又进行了一些攻城略地,把半岛上的露沙军队挤压到了最后两座城市丶也就是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

换言之,随着如今历史的车轮转入9月下旬,露沙军在克里木半岛上就只剩两座孤城了,分别有2个军和1个军被包围在城市里。只是因为当地本来就是重要的军事基地,物资储备很充足,被围的部队武器弹药和军粮都不缺,这才没有投降。

本来冯.博克的舅舅法金汉总参谋长,是打算等外甥攻克塞瓦斯托波尔城后,再给他提报晋升准将的。

但因为鲁路修那边被皇帝特许晋升了准将,开了先例,法金汉那边操作的压力也小了很多,最终他私下开绿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算是把外甥扶上去了。

所以截止到本次战役开打之前,当初被鲁路修挖来的丶合理调动来的嫡系军官团,目前的人事任命情况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