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也还以颜色,用手枪对着敢露头的随车步兵反击。
一番血战后,这群顺利贴身了的骑兵终于被渐渐肃清,而远处鲁路修的装甲团主力也赶到了,开始用大群的MG15机枪对着围堵战友的敌骑疯狂猛扫,彻底结束了这场遭遇战。
「侦查连损失情况怎麽样?」鲁路修一赶到战场就关切地问。
「2辆装甲车全毁——最后反击的时候,有士兵打开舱盖探出去用轻机枪和冲锋枪反击,结果被敌人丢的手榴弹灌进来了。
还有5辆传动系统被炸坏了,都是手榴弹滚到车底下炸的,估计需要更换传动轴和差速齿轮。我军战死8人人,受伤27人。战死者都是探出去扫射敌骑时被子弹击中头颈等处,受伤者多是在车内被爆炸震伤的。
一共毙伤敌军骑兵至少一千馀人,相当于全歼了至少6个骑兵连。」
身边的军官很快把战损和战果统计了出来。
鲁路修听后也不由感慨:「这些哥萨克人也太野蛮了,比布列颠尼亚的骑兵更不怕死得多,以后要加强侦查连的规模,缩短部队之间的行军间距,不能再前出太远。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我们推进得那麽快,敌人的普通援军追不上,就只能让哥萨克骑兵来迟滞我们。后续可能还会遇到更多的骑兵,几个师的规模都有可能。」
那名侦查连的连长也受了点轻伤,此刻也忍着伤痛过来向长官汇报:「报告师长!原先我们也没觉得装甲车有问题。
但是这种运动战,被敌人从四面八方冲过来,重机枪不能旋转实在是太吃亏了,原先的固定机枪,还是只能正面攻坚战好用。这个还能改麽?」
鲁路修摇摇头:「目前改不了,要加个旋转机枪塔,那结构就复杂太多了,吨位就不是现在的车体扛得住了。起码六七吨的车体改十吨的,才能全面升级。
不过你们说的也确实要重视,原先没想到过会遇到这种四面八方都有敌人骑兵冲上来丢手榴弹的打法。这样吧,我紧急向后方申请300套防弹钢甲,还有300顶重型带护颈的特制钢盔,到时候给那些从车顶探出上半身操作机枪的机枪手穿着。」
1915年的时候,德玛尼亚军其实已经有纯钢质的防弹装甲了,钢板厚度在4~8毫米不等,最厚的8毫米板其实已经跟坦克侧甲差不多厚了,能挡住机枪子弹持续扫射。
这种奇葩武器存续了整个一战,后来才被淘汰。这玩意的防弹效果绝对是没问题的,就是太重,好几十公斤呢,只能给固定火力点的重机枪手穿,穿上后根本走不动路。
(注:有图的书友可以在评论里上图,我没找到这种防弹钢甲的图)
不过如果是车内作战,人本来就坐在机枪位上探出上半身,那也无所谓机动不便了。
而且给车载机枪手穿的版本,可以不要考虑下半身的问题,只穿上身的胸背甲即可,重量也可以压到20公斤以内。
鲁路修说干就干,立刻又一条电报发回去,层层接力。
最后公爵收到还给他特批,要求48小时内搞定防弹钢甲并用火车送到前线。
这48小时是包含了运输的在途时间的,已经不可能再快了。
也就是鲁路修是公爵最信任的部将丶又刚刚立了大功,才给他这样特事特办。否则换做别人根本没如此待遇。
电报发完后,鲁路修也不可能干等着,继续带领装甲部队持续进攻。
下午的最后几个小时,遇到的敌人抵抗也确实越来越厉害。
4点整的时候,鲁路修遭遇了一场3个哥萨克骑兵师全力围攻的血战。
他的一整个装甲团,遭到了敌人悍不畏死来去如风的围攻。
猛烈的机枪弹雨,把成片的敌骑扫倒在大草原上,流血涂野草,形成一片夸张的暴力美学景象。
打到最后,鲁路修都有些担心,自己的装甲团机枪子弹会不会不够用——他毕竟只能同时动用60多辆装甲车,每辆车也就装几千发子弹。当20多万发机枪子弹打光后,那可怎麽办?
幸好,最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在鲁路修只用了十几万发子弹的时候,后面的机步团就跟上来了,合力帮鲁鲁修解了围。
看着地面上又多出来的数千具尸体,鲁路修也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太慢了,怎麽总是有那麽多不怕死的人,不知道友军已经吃过同样的亏了呢?
这些哥萨克人是不识字还是听不懂谣言?
好在这也是最后一次骑兵对装甲团最悍不畏死的决死冲锋了。
25日傍晚的这场血战后,当天晚上开始,哥萨克人就调整了战术。
他们开始绕过鲁路修的装甲团这块绝对的硬骨头,然后对他们身后的机步团丶摩步团发起偷袭。
或是乾脆派出以骑兵连丶营为单位的部队,破坏鲁路修身后的铁路线。
当天半夜,就有一辆从后方来的丶给前沿装甲突击部队运送补给物资的军列,因为铁路破坏脱轨,还有几节车皮刚好被露沙人埋的炸铁路炸弹给炸了。
机枪屠杀骑兵虽然高效,但子弹的用量也极为惊人,对着远处的敌人扫射,可能要上百发甚至数百发子弹才扫死一个敌人——
对这个数字有怀疑的人,打一把吃鸡就知道了。可以看看自己用不带瞄准镜机瞄机枪,花多少子弹才能扫死一个开车或者骑摩托的敌人。
打死好几千个哥萨克骑兵,背后就是上百万发的机枪子弹消耗,鲁路修随军根本运不了那麽多子弹。
他只好稍稍放慢进军的速度,等后面的部队拉上来更多填线步兵,把整条铁路线沿线都布防控制起来。
同时,他也不得不把原本「两班倒」的进攻计划,改为一支部队专注于进攻丶累了就休息。
而另一半装甲车和半履带车,全部改为机动防御部队,沿着铁路线巡逻,随时待命准备救援。
一旦某处放哨警戒的扛线部队丶遇到敌大股骑兵全力猛攻,就第一时间通知装甲部队过去援护。
如此一来,只要哥萨克骑兵出现,半小时之内就有装甲车团狂飙赶到救场。跟防守铁路的填线部队前后夹击,把哥萨克骑兵干掉。
哥萨克人又吃了两次血亏后,终于不得不渐渐放弃这种战术。
最终,原计划26日上午抵达扎波罗热的进度,被硬生生拖到28号才赶到扎波罗热。
德玛尼亚人的铁路被破坏了三次,损失了好几列补给火车。守卫铁路的士兵也付出了一两千人的伤亡代价。
但三天下来,哥萨克骑兵至少战死了2万人以上,完全是用人命硬撼硬生生拖住了鲁路修的脚步。
不过,虽然速度上放慢了一点,但德玛尼亚军也打得更扎实了。
多出来的两天时间,让更多的步兵师得以顺利跟进,让这一支突破铁钳的侧翼,变得更加坚实宽厚。工兵部队也没日没夜地沿着铁路线两侧挖掘临时堑壕,好让他们遇到敌人骑兵突围和袭扰时,防御能更加有力。
「本来还想开战80个小时丶累计推进260公里,打到扎波罗热城外。最后变成了120个小时,才推进260公里,还被炸了几列补给火车。」
看着扎波罗热城南郊的建筑群,出现在炮队镜的视野里,鲁路修的内心也是颇为感慨。
不管怎麽说,包围圈还是合拢了。
短短两天的时间差,并没有给位于赫尔松-亚米安斯克前线的露沙主力部队回撤突围的机会。
这3个露沙第6集团军的主力军,自己是围歼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