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皇帝在前方开疆拓土,他们在後方疯狂墙角(2 / 2)

在一次总督赴宴的空档,那位密探将这份名册抄了出来。

册子开篇便是洋洋洒洒的千字长文,歌颂皇恩浩荡,而他们设立「公中」正是为了「上应圣意」,激励沿途官吏尽忠职守,保障漕运畅通。

字字句句,冠冕堂皇,仿佛这不是一本分赃的黑帐,而是一份表彰忠臣的功劳簿。

只是,当李朝钦的目光再次扫过后面的名字时,他的瞳孔依旧骤然收缩,连呼吸都停滞了半拍。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驻扎在扬州府的锦衣卫千户张成,名下「督办辛劳银」三千二百两,附注「治下安靖,船舶通行顺畅」;常驻瓜洲渡的档头王景,名下「通济银」一千八百两,附注「通报及时,调度有方」;甚至连他认识的几位兵部派驻的巡江武官,也赫然在列,领取的「护航车马费」远超他们一年的俸禄!

这些人都是朝廷插在运河上的眼晴和牙齿!

可现在,这本金光闪闪的名册,如同一纸卖身契,将他们所有人都变成了这夥人的看门家狗。

李朝钦知道这种设计的恶毒之处。

纳贿,总有清廉之人会拒绝,总有胆小之辈会畏惧。

但这「维护公中」,却将这事摆上了台面,订成了规矩。

它以搞赏辛劳为名,将毒药包装成蜜糖,公开发放。

你若不领,便是与所有人为敌,是不合群的异类,明天就可能意外落水,尸沉江底。

你若领取,便等于交上了投名状,从此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釜底抽薪!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它腐蚀的不是一两个官员,而是整个督管体系的根基!

它让皇帝的耳目鹰犬心甘情愿地蒙上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甚至反过来对真正忠于皇帝的人吠叫丶撕咬!

夜色渐深,舱外江涛拍岸之声不绝于耳。

李朝钦拿起最后一份,也是最薄的一份卷宗。

然而,这薄薄的几页纸,却比之前两本加起来还要沉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整合了前两份卷宗的情报后,李朝钦根据汇总的赃款总额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夥人所聚敛的财富,远远超出了耗折与公中所能解释的范畴。

那是富可敌国的,源源不断的巨额银流。

「银子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在他脑中盘旋了数日。

他将整个漕运的流程在心中反覆推演,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返航的空船。

他当即密令,将全部监视力量都集中在那些空载南下的漕船之上。

果不其然,缇骑们很快回报:每逢漕船返航,总有一些船只会在固定的码头,悄然装载一些用油布严密包裹的私货。

这让他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接下来的行动,便是顺藤摸瓜。

通过对私货的秘密盘查,一张伪造的「奉旨为内帑采办江南织物」的公文,以及背后那条庞大的影子水道终于浮出了水面。

他眼前的卷宗里,附着那张抄没的公文。

行文滴水不漏,甚至连上面的印章都与宫中流出的印信样式有九成相似。

若非他这种常年在宫中行走,见过真正印信的人,根本无法分辨真伪。

凭藉这张伪造的大内通行证,一支庞大的影子船队就此诞生。

这些返航的漕船在官船的掩护下,成了规模最大,最安稳的私货载体。

大量的私盐....朝廷严令管制的暴利之物,违禁的铁器与军械,甚至还有绕开市舶司严苛关卡的海外奇珍,如西洋锺丶玻璃镜丶各色香料,就这样畅行无阻地在帝国的大动脉上逆流而上。

它们畅通无阻,因为沿途的关卡卫所不是被「公中」喂饱了,就是被那纸伪造的公文唬住了。

谁敢盘查为皇家办事的船只?

李朝钦无奈摇头。

他的思路在这一刻,与那位高居庙堂之上的年轻天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皇帝为何要力排众议,强开海禁?

不正是为了打破走私豪强对海外贸易的独揽,将这笔泼天大的财富从世家大族和海寇的手中夺回来,变成充盈国库的关税吗?

为此,皇帝设立市舶司,整顿卫所,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关税章程,可以说这是皇帝登基以来最为重要的国策基石之一。

然而·.

李朝钦看着卷宗里的私货清单,苦涩地笑了。

皇帝辛辛苦苦与天斗与人斗建立起的防线,却被这群蛀虫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从内部狠狠地刺穿了!

他们利用大明的漕船,大明的航道,国家的官吏保护,进行着最大规模的走私。

皇帝在前方开疆拓土,他们就在后方疯狂掘墙角。

这条影子水道的庞大利润与市舶司收上来的关税相比,恐怕不湟多让!

这哪里是贪墨,这是在动摇国本!